APP下载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公式模型分析

2015-10-09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商业会计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应付账款进项税额应付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421002)

采用分析填列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计算公式为:营业成本+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特殊调整业务。本文逐项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并以实例说明。

一、基本公式模型推导

模型一:若企业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全为现金结算,会计分录为:

借:有关存货账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现金账户

此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计算公式可表述如下:存货增加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公式1)。全部现购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笔者暂且称其为假设,实际计算支付的现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调整。

模型二:若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部分以现金结算、部分赊购,会计分录为:

借:有关存货账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现金账户

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增加会使支付的现金减少,与公式1不符,故应在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时减去应付账款的增加。此时,计算公式表述为:存货增加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公式2)。

模型三:若企业当期支付以前期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欠款,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等现金账户

应付账款的减少会使现金支出增加,故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要加上应付账款的减少。此时计算公式可表述为:存货增加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减少(公式 3)。

模型四:若购买商品企业开出的是商业汇票,由于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均是因赊购产生,故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同应付账款(分录见应付账款)。此时,计算公式表述为:存货增加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减少-应付票据的增加+应付票据的减少(公式4)。

模型五:若企业以预付款方式购买存货或接受劳务,账务处理如下:

1.预付款项时,会计分录为: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现金账户

预付账款的增加会使支付的现金增加,故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要加上预付账款的增加。此时计算公式可表述为:存货增加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减少-应付票据的增加+应付票据的减少+预付账款的增加(公式 5)。

2.收到所购存货时,会计分录为:

借:有关存货账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的减少并未支付现金,与前述公式1中所有存货增加均支付现金相矛盾,故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调减预付账款的减少。此时计算公式可表述为:存货增加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减少-应付票据的增加+应付票据的减少+预付账款的增加-预付账款的减少(公式6)。由于: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本期增加额-存货本期减少额=存货期末余额,所以:存货本期增加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本期减少额,将本表达式代入公式6,可得到:存货的期末余额-存货的期初余额+存货的本期减少额 (此处假定本期存货减少均是由于已销售所致,同时结转营业成本)+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减少-应付票据的增加+应付票据的减少+预付账款的增加-预付账款的减少=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营业成本 (替代存货本期减少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减少-应付票据的增加+应付票据的减少+预付账款的增加-预付账款的减少=营业成本+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公式7)。至此,公式7即为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时的基本公式模型。

二、常见的特殊调整事项分析

情形一:在生产成本中核算的工资、折旧费用等,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

这部分金额先计入生产成本,完工后使库存商品增加,前面我们根据(1)式假定存货的增加是支付现金的,但该业务并未支付现金,所以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流量时作调减处理。

情形二:接受捐赠、接受投资的存货,会计分录为:

借:有关存货账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营业外收入

此处存货的增加并未支付现金,与前述(1)式中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调增存货的增加相矛盾,现在应作调减存货处理。

情形三:盘盈的存货,会计分录为:

借:有关存货账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此处存货的增加并未支付现金,与前述(1)式中计算支付的现金时加上存货的增加相矛盾,现在应作调减存货处理。

情形四:对外捐赠、对外投资、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在建工程等领用存货以及存货的非正常损失(此处不考虑相关税费),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长期股权投资/应付职工薪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溢等

贷:有关存货账户

此处存货的减少不影响现金流量,与前述(7)式中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调减存货的减少相矛盾,故现在作调增存货处理。

情形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存货的账面价值减少,与前述(7)式中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减去存货的减少相矛盾,故现在作调增存货处理。

情形六:冲减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该业务使存货账面价值增加,但未支付现金,与前述(1)式中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加上存货的增加相矛盾,现在作调减存货处理。

情形七:对于企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此处应付账款减少并未支付现金,与前述(3)式中调增矛盾,故应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作调减处理。

情形八:享受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偿还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现金账户

财务费用

由于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使实际支付的现金额小于应支付的现金额,与前述(3)式中调增应付账款矛盾,故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调减应付账款。

情形九:当期以非货币性资产清偿债务,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由于应付账款的减少并未支付现金,与前述(3)式中调增应付账款矛盾,故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调减应付账款。

情形十:带息应付票据计提利息,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票据

此处应付票据增加不影响现金流量,与前述(4)式中调减应付票据矛盾,故应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调增应付票据。

三、应用实例

某企业20×4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一)资产负债表有关资料。

单位:万元

(二)利润表有关资料。主营业务成本4 000万元(假设无其他业务成本)。

(三)其他有关资料。(1)本期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00万元;(2)本期以固定资产偿付应付账款10万元;(3)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4)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60万元,其中消耗的物料为5万元;(5)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生产的产品1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析填列法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

1.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1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应付账款减少,未支付现金,与(3)式不符,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作调减处理。

2.计提本期生产工人工资10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1 0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 000 000

产品完工入库后,完工产品成本应由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生产成本中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最终会使存货增加,但并未支付现金,与(7)式不符,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作调减处理。

3.本期发生制造费用60万元(其中含消耗的物料5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600 000

贷:原材料 50 000

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 550 000

制造费用分配后转入生产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600 000

贷:制造费用 600 000

完工产品入库,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600 000

贷:生产成本 600 000

将以上三个分录合并,得到:

借:库存商品 600 000

贷:原材料 50 000

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 550 000

制造费用先分配计入生产成本,产品完工后生产成本再转入存货,但是累计折旧和应付职工薪酬都与购进商品无关,原先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是将增加的60万元存货全部加上的,而其中真正是因为购进而增加的存货只有5万元的物料,所以现在应将以前多加上的(60-5)万元从支付的现金中减去。

4.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100 000

贷:库存商品 100 000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使存货减少,与(7)式不符,在计算支付的现金时作调增处理,计算过程如下: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 000+600)+(100-120)+(40-20)+(90-80)+(80-100)-10-100-55+10=4 435(万元)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看出在采用分析填列法计算填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金额时,复杂之处就在于对存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项目需要进行多次调节。在上述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公式模型推导过程中,多次运用了现金流量反向调节原理,这是灵活运用该公式模型的关键之处。

猜你喜欢

应付账款进项税额应付
关于企业应付账款管理的思考
Task 6
不动产用途变更前后进项税额问题解析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基层微信工作群手中应付工作、心中应付群众
营改增后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营改增不动产进项税分期抵扣会计处理
大中型医院呆滞的应付账款分析
预付账款业务会计核算的改进建议
浅议新会计准则下的应付职工薪酬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