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015-09-29秦卫红

文理导航 2015年27期
关键词:意识培养探究

秦卫红

【摘 要】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充分地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实际,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让学生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知识、能力向觉悟的转化,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本文试图从在课题处引导学生探究,在貌似矛盾处触发学生探究,在结论处、观点处诱发学生探究,联系时政热点开拓学生探究意识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意识;学生;探究;培养

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的今天,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前教研活动中的热点。目前,在教学领域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早已被公认,但它往往却得不到很好的遵守,结果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充分地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实际,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让学生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知识、能力向觉悟的转化,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那么在思品课堂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笔者现结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观察反思谈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一、在课题处引导学生探究

思品课的课题一般是本节中的重大理论观点,是学生应该理解、内化的理论。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探索,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意识。例如“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课题中,学生一看课题,就应有相当多的感知。诸如:关于理想的名言、关于典型人物事例及其产生影响;关于本人:“同学自己有理想吗?”“它对你有影响吗?”“你实现了吗?”“你是怎样实现的?”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能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已经具备。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好三大情境:分组找材料、讨论形成统一意见、汇报等三大步骤,就能澄清“一个人要不要理想”“理想能一下子实现吗”等关键问题。仅靠说教未能达到有效果的思想教育,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在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甚至辩论中得到了强化,同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当然,不是思品课中每一个课题都能引导学生探究,其一,内容的生活性。文本内容是学生已经在其他学科或是在学生生活经验中能够感知、体验的。其二,理论的浅层性。本身的理论观不涉及国家的重大政策、战略和理论,仅仅涉及学生成长中的规范、品德等相关方法论。其三,过程的生成性。本课题内容在学生探究中,可以对文本进行改造,创造动态生成,师生可以对教材进行前后颠倒处理。内容的深浅可以根据个人的差异性、多样性进行诠释,这样的课题在思品课中,教师应充分地挖掘,努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调查、收集,去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

二、在貌似矛盾处触发学生探究

从学生学习动机来看,教材中的貌似矛盾地方是触发学生思维交锋,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大好时机,从而诱使学生学习动机上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探究过程中。从思品课本身有思想教育性这一课程任务和学生心理特点来看,教材文本中貌似矛盾处,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

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思考力,相对于教师的说教,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思考中进行辨别、比较得出结论,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在辩论中、探究中明确的道理比老师的说教要好得多,印象深刻得多,因此,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和活动空间,设计好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探究意识。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在处理材料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将内容由外在内化为一种认识,由感情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间探究创新的积极性,由于采用辩论等方式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辩论中可能出现“一边倒”等情况,教师要适时地肯定、引导、调整、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意识。

三、在结论处、观点处诱发学生探究

其一,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列举生活的实例来表明或说明教材中阐述的道理和要求,根据各自的所见所闻和切身体验,对教材中的理论和观点发表看法。

其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认识、解释、说明具体的事实;依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来观察、分析、辨别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和事例。例如教材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即可以从历史史实“香港回归”认识“一国两制”,从中国近代史关于台湾问题充分认识“中国领土不容分割”。同时又可以根据这一理论、政策,认识到当前我国对台湾一系列政策符合科学理论。从而使学生在这一探究中,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现实。充分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探究思想的培养和观点内化。

四、联系时政热点开拓学生探究意识

在思品课中,教师注意把最新的最贴切的时政材料,恰当地引入课堂,努力开拓学生的探究意识。作为时政材料,其开拓作用如下:其一,富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具有趣味性。其二,答案灵活多样,不图千篇一律,具有开放性。其三,适合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抒己见,体现差异性。其四,以个人和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寻求方法,具有实践性。

布鲁斯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在思品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真正改变了“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获得了其发展的一片天空。

“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唱主角的过程,教育应该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思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独创性,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个性,千万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所谓理智去律令孩子们。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意识培养探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设问引导探究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