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媒体盘点年度歌剧文

2015-09-25唐若甫

歌剧 2015年2期
关键词:威尔第威尔士电讯报

唐若甫

年底已过,迎来了每年尾牙阶段的总

结。在媒体上,则是对过去一年演出的各类盘点,以“十大”的形式横扫英美各大媒体。“十大”的含义多种多样,既有褒奖也有吐槽。在这方面,恐怕没有媒体像英国报纸那样煞有介事地一件一件列出2014全年上演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歌剧。英国的两大日报《卫报》和《电讯报》分别在201 4年末回顾了过往一年的歌剧亮点和槽点。然而正如口味是极其个人化的情绪表达一样,这些正负榜单的枚举也代表着屠榜乐评人的自我审美情趣,当然也有作为歌剧大国的英国的整体发展水平。比如从榜单中可以看出,现代制作大行其道,20世纪作品备受关注。相反,在国内叫座的威尔第、普契尼和瓦格纳不仅在优胜榜上毫无建树,威尔第的歌剧还进了最差榜。因此,这份榜单代表着英国歌剧界独特的品位,就像英国在地理上的中间色彩一样,介于激进的欧洲大陆和保守的美国之间。

英国《卫报))在年度盘点的代表性和严谨性上一向起到示范作用。该报12月17日刊发《年度最佳歌剧时刻))J精选2014年整年上演的九部歌剧制作,每个上选制作都附加一张高清剧照,以及一篇在《卫报》发表的首演乐评,极为缜密。

2014年为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50周年,歌剧中必有理查。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制作的理查-施特劳斯《无影女人)》_上选,导演是克劳斯一古特。给予四星的乐评写道:“在古特的处理下,整部歌剧充满了风花雪月的场景,回荡在埃米莉-麦基(Emily Magee)演唱的皇后的幻想中。”此外入选的其他八部歌剧制作包括由泰利·吉利安执导,英国国家歌剧院制作的柏辽兹《本维努托·切利尼)),“幽默的导演风格和有力的处理使得这版制作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荣膺五星乐评的嘉辛顿歌剧院制作的亚纳切克《狡猾的小狐狸》,“阵容无弱将,头牌主角更是大抢风头”;亨德尔的《罗德琳娜》,英国国家歌剧院的新版制作,理查·琼斯导演,“打造出一出让人忐忑不安的戏剧场景,探索亨德尔这出尖锐的政治角力,极具智慧”;威尔士国家歌剧院上演的汉斯·维纳-亨策的《孤独大道》:“震撼人心而又丝丝入扣”的由位于利兹的英国北方歌剧院制作的《波佩阿的加冕》;“有着时髦的演唱和富有想象力的制作”根据迪伦-托马斯著作改编的同名歌剧《牛奶树下》:上演长达20年之后迎来在格林德波恩谢幕的格拉汉姆·维克执导的备受好评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不过“九大”中最不可思议的便是来自伯明翰歌剧团的《霍万兴纳》,由格拉汉姆·维克执导,这也是他的制作又一次出现在这一榜单中。维克把这部歌剧从舞台上搬到了露天的公园里,让听众以游园的形式欣赏歌剧,并成为剧情的一部分。这部讲述群众运动的歌剧与维克的群众路线相得益彰,英语的演唱清晰明了,制作简单粗暴,发人深省。作为英国和俄罗斯2014年文化年的重头戏,这部制作一经上演便获得了《卫报》《电讯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的四星乐评,其中更有三篇来自报纸的首席乐评人。

与此同时,英国《电讯报》首席乐评人鲁伯特·克里斯蒂安森在悲叹了英国皇家歌剧院、英国国家歌剧院和格林德伯恩的高清电影放映无益于开拓新观众,反而造成了现场观众的流失之后,还将此归结于导演的缺乏“戏剧概念”。他在文章中提到,伦敦之外的北方歌剧院、英国巡回歌剧院、威尔士国家歌剧院和格林德伯恩歌剧院都不愿意公开票房数据,相信较为惨淡,连高清影院直播也应该是“打肿脸充胖子”似的跟风之作,还一并批评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高清电影转播的耗资巨大和回报微弱。

《电讯报》同时评选出了五大最佳歌剧制作和五大最差歌剧制作。在最佳歌剧制作中,《卫报》上榜的柏辽兹和《叶甫盖尼·奥涅金》同样上榜,此外还有荣膺玉星乐评的理查-琼斯在英国国家歌剧院导演的《西方女郎》:BBC逍遥音乐会上由德意志歌剧院带来的音乐会版<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均为五星乐评;威尔士国家歌剧院的《威廉·退尔》。

在犀利的五大最差歌剧制作中,皇家歌剧院推出的一系列新版制作歌剧诸如多明戈演唱的《福斯卡里父子》实属令人大跌眼镜。乐评人孔嘉宁当时正在伦敦观看了此剧,事后他在发表于“潮人谈”的观后感中这样写道:“尽管《福斯卡里父子》是部早期威尔第,尽管许多核心的威尔第式矛盾冲突(比如家/国,责任/感情)尚处于雏形状态,许多地方尤其是围绕总督(男中音)的几个场景都堪称杰作。多明戈作为一位在歌剧舞台上有着几十年丰富经验的演员(他的演技有不少亮点,比如强调佛斯卡里总督的无奈以及丧子的悲痛)大师级的声乐家(虽然有颇大的退化,但是很多关键的东西还没有丢失),今晚的演出在我看来却是毫无说服力的。”然而克里斯蒂安森所提的皇家歌剧院的一系列最差歌剧是否包含去年引进国内的《玛侬·莱斯科》,不得而知。其他四部登上最差榜单的歌剧有威尔士中部歌剧院的《卡门》、英国巡回歌剧院的《月球上的生命》、歌剧集团制作的HK格鲁伯的《荣耀》、威尔士国家歌剧院的《纳布科》。从这些榜单分析,英国国家歌剧院以净胜优势名列英国歌剧院之冠,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和威尔士国家歌剧院两极分化,制作水平良莠不齐,最佳和最差均有斩获,威尔第和比才一上榜就进最差。一些地方上的小型歌剧院要么打造出惊天动地的制作,要么身败名裂。可见,歌剧制作更多的是一门昂贵的艺术品位豪赌,考验的是新鲜感和能否自圆其说,赌注则是大众和评论界的好恶程度。

猜你喜欢

威尔第威尔士电讯报
英国皇家威尔士团第1营正在进行实战训练
威尔士国家博物馆运营模式及治理结构观察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0∶6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品牌的意义:内容永生——访英国《每日电讯报》有感
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威廉·莎士比亚情节
外媒“眼”中的中国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以英国每日电讯报关于中国人在英消费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