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育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突破

2015-09-23何咸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标

何咸

摘 要:初中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核心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同时作为美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较之其他学科来说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就立足于新课标的背景,结合淮安市现有的教育基础,论述在现有体制下,突破初中音乐教育的瓶颈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正在探索中的淮安市音乐教育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 新课标 改善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9-0170-01

新课标的落实,对初中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下,初中音乐应当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前提,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注重创造性的培养,在教育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普及基础的音乐知识,为高层次的教育扎实基础。

1 淮安市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

面对新课标的要求,淮安市积极组织全市音乐教育者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全面改善现有的教育资源等,一系列的活动的确有效的减少了音乐教育者的迷茫的情绪,理清了下一阶段教育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工作,但是不得不说,距离新课标的要求上有一定的距离,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认为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界的唯一教育政策,但无论是学生、学生家长或是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践行仍未有足够的重视,加之初中学习与中考有直接的联系,淮安市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仍会出现音乐课上主课的现象,初三不少学校则根本没有安排音乐课。

其次,教学内容依旧死板。据笔者调查,虽然近些年教育局一直要求充分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全方面的开拓学生的音乐视界。但是仍有不少的音乐课堂上老师依旧完全依赖于课本,没有课外知识的补充,更加注重自己喜欢的音乐的讲解,同时有些课程还局限在演唱技巧的分析上。这种完全无视学生的教育方法在很多乡镇学校中普遍存在。

另外,不注重反馈。在笔者的走访中发现,除上文提到的音乐教育内容上的问题外,初中音乐教育中另一个问题在于其不注重课堂中和课堂后的反馈。很多老师还是管用自己唱一句学生跟唱的方法,在音乐分析上,也更多采用老师说学生记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老师成为课堂的主角,然而新课表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和课堂中来,老师只能是辅助者的角色。硬塞式的教育方法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创作精神,不能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无异于拔苗助长。

上文所提到的淮安市存在的问题并不独特,可以说新课标暴露了长期以来的我国初中音乐教育上的不足,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从淮安市的角度来说,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实践,有以下几条建议:

2 初中音乐教学的突破方法

2.1以法规政策为依据,全面重视初中音乐教育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 21 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也渐渐的深入人心,新课程背景下的城镇初中音乐教育也不断取得进展。《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使我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音乐课程的结构有了突破性的变化,音乐教师的队伍不断扩大,音乐教学设备不断完善,这些都是法规文件得到落实的结果,也是初中音乐教育受到重视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各类音乐教育的法规文件落实不到位,部分的初中学校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初中音乐课的需要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让现有的音乐教育法规建设,落实,还要不断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调整发展新的音乐教育法规,逐渐加强对城镇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2.2强化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

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组织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对城镇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否让音乐教师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真正地接受新课程、热情地投人新课程、积极地实施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我国现阶段存在音乐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例如:(1)聘请一些专业的音乐老师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2)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提高各种教育教学能力,广泛涉猎音乐学科的多种知识做到“一专多能”。(3)适当组织教师团体外出进行研修,提高其业务水平,增强自身素养。(4)经常组织一些全市音乐教师讲课比赛、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比赛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2.3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课堂反馈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作为初中音乐教育的引导者,老师应当在树立新的教育管理,放弃原本照本宣科的陈旧方法,以新的姿态、新的身份投入到音乐教育中。在课前的备课中,老师应当形成发散性思维,以课本为主题框架,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多的融入课外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与效率。在课堂中,除了教授基础的赏析技巧和演唱技巧外,老师应当更多的鼓励学生主动进行音乐赏析和演唱,并给予鼓励和指导。同时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对每个同学的反应建立小档案,挖掘其中蕴藏的能量。课后要与学生保持联系,提前了解在下一课堂中同学们想要了解的知识或音乐风格,以便后期有效的备课,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对课堂反应进行总结,并明确课堂中的不足和优势,汲取教训保持优势。

3 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任务的不断下发和新课标要求的逐渐落实,作为学生美学教育的主导课程——音乐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当然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对比现有淮安市的教育来说,虽然在老师培训和教育资源配给上有一定的优势,但还是存在着重视程度低、上课效率低等问题,说明老师和社会都还未能在新课标背景下找到自身的定位。因此下一阶段,应当继续以提高初中音乐教育为基础,全方位的开拓现有师资的能力,引导其积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反馈和修正,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培养音乐赏析能力,找到自身音乐潜力。

参考文献:

[1]唐艳辉.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1(8).

[2]王千一.论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J].中国新闻社东北亚网站/中华教育周刊.

[3]马红杰.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