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席曼诺夫斯基歌剧《罗杰王》在皇家歌剧院首秀,音乐熠熠生辉

2015-09-22普罗

歌剧 2015年6期
关键词:酒神夫斯基罗杰

普罗

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作于1926年的歌剧《罗杰王》5月1日在科文特花园首演。席曼诺夫斯基让人如痴如醉的音乐焕发出令人眩目的火焰般的光彩,也许是从未听到过的最优美的歌剧音乐。

《罗杰王》在1926年首次亮相华沙,是基于20世纪早期的超表现主义,融音乐、戏剧、音乐剧于一身的综合歌剧。该剧的音乐迷人、先锋又激进、危险的,或许只有席曼诺夫斯基可以写出这样的音乐。

此前,该剧从未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演。此次演出的,是由皇家歌剧院的总监卡斯佩尔·霍邓担纲制作,兼具现实及象征意义,唱演俱佳。

在欧里庇得斯的戏剧《酒神的伴侣》的高潮部分,全剧的核心主角——彭透斯在酒神狂欢节中被狂女们血淋淋地撕碎致死。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深深地被古希腊文化及酒神象征的自由精神所吸引。因而,他的音乐中也洋溢着这种自由不羁的感觉。歌剧《罗杰王》就是这样一部根据《酒神的伴侣》而作的歌剧。

“你的生活不能没有它,但你必须离开你的房门,否则它会把你完全地带走,它会摧毁你,它会吃了你。”这就是波兰男中音歌唱家玛瑞苏兹-库维奇所描述的他饰演的剧名主角的感受,而该剧的曲作者正是他的同胞席曼诺夫斯基。

该剧对欧里庇得斯原作最大的颠覆,可能就是国王罗杰成为全剧最大的主角,而舞台也被一个巨大的脑袋所主导。灯光在该剧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比如暗示人物内心情感、心灵的欲望与折磨。舞台上,巨大的脑袋有一个大眼睛(象征人类的意识),在脑袋下面有一堆书(象征人类的智慧),和一大堆半裸的男性钢管舞者……这些符号的象征意义虽然显而易见,但仍具有一定的内涵。

席曼诺夫斯基和霍尔滕建议,把故事背景搬到上世纪20年代的波兰宫廷。波兰男中音歌唱家玛瑞苏兹-库维奇最近几年一直演出该剧,虽然在幕间休息时他觉得身体不适,但他还是将全剧演唱到底。拥有磁性嗓音的乔治亚-贾曼饰演王后罗克珊娜。小号般的黄金男高音塞米尔·佩格鲁饰演牧羊人,基姆-贝格利出演国王忠实的顾问。

该剧的意识形态是介于保守主义和感性主义之间,教会和牧羊人的形象则代表了正统基督教和异教徒,也正是这个牧羊人把泛神论的诱惑带到了罗杰王的宫廷。这也确实是罗杰王内心的欲望与灵魂的冲突。罗杰王在第二幕中被牧羊人所引诱而发酒疯,但最终罗杰王被自己的责任感和公众形象所撕裂,虽然他最终在结尾达到了双面性格的妥协。

歌剧的结尾,罗杰王突然独自一人,歌唱、赞美太阳王。音乐也变得澎湃激昂、充满动力。这个开放式的结尾,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诠释:罗杰王从梦中惊醒?他已经决定拒绝牧羊人的快乐主义?他已经接受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牧羊人所谓的“土地的永恒的自由与欢乐”?

该剧的三幕音乐,都是歌剧作品中最极致的狂喜。席曼诺夫斯基的音乐-20世纪初最先锋的音乐,同时也是最具有想象力的音乐——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充满了各种焰火般的色彩和丰富的戏剧性。但是当你诠释该剧时,你会发现最终罗杰王“足够强大而得以自由”,正如尼采所说:“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独,这种孤独归因于个人无法与世界达成公识”,也像席曼诺夫斯基在创作该剧时用英语写作的散文的标题的“光荣的孤独”那样。

仅从声乐角度而言,《罗杰王》的音乐堪称完美,我想这或许是我们能在歌剧院里亲身感受到的最完美的音乐,其音乐和戏剧方面的紧张度、吸引力,不亚于任何一部巨作。比如聆听罗杰王和他的随从的唱段,你能从中听到头脑和心灵之间的冲突,你能感受到酒神狄俄尼索斯与太阳神阿波罗之间的感性与理性之争。

在指挥安东尼奥·帕帕罗的掌控之下,该剧的音乐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不时触动人心。虽然欧里庇得斯的原作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让人反胃的结局,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却在90分钟的音乐里让观众深深记住了这些人物和故事,并为之着迷。

猜你喜欢

酒神夫斯基罗杰
月亮高高掉进水里头
假戏真演
假戏真演
权方和不等式的一个推论及其应用
山那边
罗科索夫斯基(下)
罗科索夫斯基(上)
酒神的考验
烤红薯
9月29日,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