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在独立学院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中的应用

2015-09-20向贤海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同伴问卷学院

刘 璇,向 希,向贤海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急救即紧急救治,包括自救与他救,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疾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原则,适当地为伤者进行初步救治及护理,为抢救伤者生命和减少后遗症赢得宝贵时间。大学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但急救知识较缺乏,大多数急救知识来源于网络,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因此,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已是当务之急。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近年龄、相同性别、相同背景、共同经验、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文化适宜性(即能提供符合某一人群文化特征的信息)、可接受性(即同伴间容易沟通,交流更为自然)、经济性(即花费少、效果好)的优点[1-2]。为此,2012年10月至12月,我校利用同伴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2级非医学专业学生,以院系为单位抽取20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0名,其中女生62名,男生38名,年龄17~19岁;实验组100名,其中女生57名,男生43名,年龄17~19岁。两组学生的人口社会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研究方法

2.1 干预方法

2.1.1 实验组干预方法(1)成立讲授急救知识的同伴教育小组。同伴教育小组成员为我院2009级、2010级临床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共10名,组成同伴教育小组。这些成员已经学习了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得到各临床科室主任的悉心指导,并参加过全国临床专业技能大赛,能进行常规的急救处理,年龄与研究对象相仿,易与研究对象产生共鸣,并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本研究干预前对同伴教育小组成员急救相关技能和知识进行统一培训,培训人员为我校相关课程教师及附属医院急救科医生、护士。培训内容包括:①同伴教育的概念、优点等;②介绍大学生掌握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及意义;③急救基本知识;④大学生常见意外伤害如触电、煤气中毒、中暑、烫伤、骨折、手外伤、急性扭伤等的急救处理。

(2)干预过程:干预分为集体干预与自行干预。①集体干预:共4次,每次180分钟,时间是每周六上午。干预前将实验组学生分为5个小组,由两名同伴教育者向小组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纠正和补充他们在急救方面的错误和不足。4次干预的主要内容见表1。每次干预结束后,小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②自行干预时间、地点相对自由,研究对象可针对自身不足,通过网络、书籍或相关专业人员自主学习。研究对象需将所学内容做书面记录,培训完成后上交。

表1 集体干预次数及内容

2.1.2 对照组干预方法 对照组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自行学习急救知识。

2.2 评价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3个部分:急救基本知识(占40%)、运动性损伤急救知识(占30%)、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占30%),共50题,每题2分,总得分60分以下为低水平,60~80分为中等水平,80分以上为高水平。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一指导语,调查对象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作答,要求每题必填,填写完毕当场回收,每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2.3 统计学方法

两次问卷回收完毕后将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包,并由两人仔细核对无误后进行分析。本研究中描述性统计采用(x±s),推断性统计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3 结果(见表2)

表2 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急救知识得分比较(x±s,分)

表2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学生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均处于低水平,且两组学生各项目得分及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急救基本知识、运动性损伤急救知识和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及急救知识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1)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刻不容缓。近年来,地震、泥石流、水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学校园火灾、溺水、车祸、他杀等意外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为伤者做出正确处理,就可以赢得抢救时间,预防和减轻后遗症,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意外事故对当事人、当事人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从院前急救病人的年龄分布来看,14~35岁为主要救治人群,说明学生发生意外事故较多[3]。大学生急救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39.1%),其次是学校(24.4%)、家人(20.2%)及网络(10.3%),只有6.0%的学生是通过书本或报纸[4]获取急救知识的,学习较为被动,缺乏较为正规的培训。在培训前的调查中,急救知识总得分显示处于低水平,与以往调查结果一致。因此,应该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社会和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正规、系统、全面的急救知识培训,从思想和行动上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急救知识。

(2)同伴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本次研究中,同伴教育者是受过严格培训的医学生,参与过全国临床操作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在受教育者眼里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由于与被教育者之间年龄差距小,彼此有共同语言,所以亲切感和可接受性增加。加之采用了游戏、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伴教育者亦能从中得到将知识传授给他人的满足感,提升了个人认同感。

(3)同伴教育是独立学院一种新的教育方法。独立学院是我国教育领域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独特的办学形式,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大突破。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办学体系不成熟,教学管理建设滞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且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独特的特点,对传统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5]。采用同伴教育方式可以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利用同伴间的榜样力量,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既有效学习了相关知识,还在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找到自我,进一步肯定了自我。同伴教育可满足独立学院学生好奇、个性突出、动手能力强等个性特征,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1]徐刚.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2002,8(3):183-186.

[2]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29-430.

[3]焦连清.自救、互救及院前急救[J].四川医学,2002,23(8):881.

[4]黄河,王新刚,杨文海,等.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状调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75-1176.

[5]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92-95.■

猜你喜欢

同伴问卷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问卷网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问卷大调查
西行学院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