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跑瞬间的潜意识过程、杠杆解及其技术干预

2015-09-17任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潜意识

任丹

〔关键词〕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潜意识;杠杆解

一、来访者情况与面临问题

一天下午,一个外表阳光、性格开朗的男生走进咨询室。他叫于于(化名),是一名高三体育生。一次受伤之后,他停训了一个多月。在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他加紧训练,虽然成绩上升很快,但就在几周前有个400米小组比赛,教练嘱咐过赛跑前不能洗热水澡,可是他没放在心上,参赛之前洗了个热水澡。当站在起跑线上,听到发令员的一声枪响之后,他突然出了一身汗,顿了一下,浑身无力,没跑出去。从此以后,他落下了个毛病:一听枪响就跑不出去,即使跑出去了,也是浑身无力,跑不出原来的成绩。另外,于于说以前他还有个毛病,就是经常在合理范围内抢跑,如果抢跑成功,那他就会坚持速度跑出好成绩,如果抢跑不成功,开始时被落下以后就会越跑越没劲。自述可能因为觉得其他人的速度很快,如果自己在起跑时被落下,那一定没希望了。带着这种绝望的心理,他怎么会跑出好成绩呢?

二、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原理进行分析诊断

于于的问题是一种潜意识心理现象。所谓潜意识,即未被意识到的或意识到了调控不了的心理活动现象。元认知心理干预理论认为:所有心理障碍的潜意识心理过程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其核心因素的。于于的问题就是潜意识的条件性反射在作祟。

体育教练不让于于赛前洗热水澡,是因为根据生理的一般规律来说,刚洗完热水澡,人体血液循环加快,表面皮肤舒展,不容易产生紧张感,起跑时不容易产生高度激情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使不上劲儿”。所以在比赛时发令员枪一响,于于的表现就是立即出一身汗,浑身无力,跑不出去。这时他开始害怕、担心,即产生了较高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与比赛时的枪声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射。在以后的比赛中,发令员枪一响(刺激,S),于于便自动地产生焦虑情绪(情绪,E),而这种焦虑则是以出汗和浑身无力感为躯体反应特征的,这种躯体反应特征又对他产生消极暗示——“又出汗了,这次又不行了”,于是他又一次没跑出去(行为反应,R)。这一次的失败经历让他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暗示性思维评价,即一到出汗、躯体无力感等躯体反应状态下,来访者就自动运行的一种潜意识性的程序性知识R,这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思维程序性知识运行又会产生认知性焦虑情绪E,这种焦虑情绪E又加重了赛跑时的焦虑情绪E……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增强循环效应。

而于于在比赛时“只有抢跑才能发挥好,如果不抢跑就发挥不好”也是一种条件性情绪反射,及其伴随下的自动运行的自我暗示性程序性知识构成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过程。

如果抢跑成功了(S),产生积极情绪E,在积极情绪的作用下于于在比赛时能发挥好(R),比赛发挥得好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R,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情绪E,E促进抢跑后产生的积极情绪E,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完全是本人意识不到并且调控不了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过程。

这一切行为都是于于难以控制的自动化了的,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所以本案例选择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其上述不适应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干预。

三、确立干预目标、干预技术

于于前来咨询时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从性格方面的所谓“不自信”、体育考前的“担心”到发令枪响后的“失常”行为。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操作规程中要求运用杠杆解原则,寻找出隐藏在该生问题行为背后的杠杆解因素,即上述诊断分析过程中提及的两组S—E—R所代表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及其伴随的程序性知识运行过程,或者说思维过程。把思维过程表征为程序性知识运行过程,是因为于于的思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而于于在起跑瞬间的两组程序性知识运行是可以精确地设计、输入并使其潜意识运行的。这是使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概念的优势和高效之处。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咨询师与来访者商定本次案例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进行辅导,干预目标如下。

近期目标:来访者在体育比赛中能克服心理障碍,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增强自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体育加试。

远期目标:来访者获得自信、坚强、豁达的个性特征以及积极、上进、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四、进行元认知技术干预

(一)认知调整

向来访者介绍元认知心理干预中的相关原理,并用这些原理帮助他分析症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让来访者相信通过技术干预,他的症状是可以消除的,而且他的状态有可能比以前更好。

于于悟性很高,对元认知的相关原理和技术干预过程理解得比较透彻,并且非常信任咨询师,所以他看到了希望,也很有责任心,很配合辅导。这也是本次心理干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制定干预方案

帮来访者找到赛跑时引起他焦虑的所有刺激点,围绕刺激点设计程序。这套程序完全是根据来访者参赛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并且在每个刺激点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情绪状态、思维内容都是和来访者商量,最后由来访者确定的。可以说,这套程序是为来访者个人量身定制的。

为了调动来访者积极的情绪,帮助他回忆以往经历过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来访者回忆初二时学校开运动会,他们班没有能参加赛跑项目的同学,为了给班级争光,他就报了个100米,没想到自己跑得还挺快,拿到了全校第二名,同学们都很激动,老师还表扬了他,每每想到这件事他都会很激动。故以此作为情感组织者。

让来访者想象一个使他感觉亲切、放松的风景画面,作为放松训练时想象的风景内容。

教给他放松的方法,并告诉他放松的原理及作用。

(三)以暗示学习(放松训练)输入新心理内容覆盖旧心理内容

第一步,通过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让来访者获得宁静、放松的状态,为暗示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步,通过输入风景想象、情感组织者调动来访者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endprint

第三步,在有积极情绪良好状态下,引入刺激情境,让积极情绪(E)与刺激情境(S)建立联结,同时给来访者输入一套正确的应对考试焦虑和克服自我消极暗示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R);

第四,多次训练,巩固和强化新建立的S—E—R反应,并使其能够自动运行;

第五步,借助于实际比赛,让来访者在真实的情境下,运行和使用建立起来的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克服心理障碍,提升心理素质。

本次辅导用了两套程序,一套程序是针对“枪一响,跑不出去”,以及在赛跑过程中几个坚持不下来的关键刺激点;另一套程序加入了“合理抢跑失败”这个关键刺激点。以下是第一套程序及相应的刺激点。

⒈ 听说要比赛了——放松、平静。

⒉ 教练说:“你们准备一下,过一会儿跑400米。”——兴奋、跃跃欲试。

⒊ 站在起跑线上,准备听枪声——宁静、微微兴奋、精力集中。

⒋ 发令枪响——迅速冲出去,感觉全身充满力量。

⒌ 跑几步后——力量逐渐增加,告诉自己“我对自己的力量控制得非常好,对自己充满自信,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⒍ 跑到第二圈时(很累)——告诉自己一定能坚持下去,过了这个点就好了,加油!

⒎ 在跑几步后(坚持不住,想放弃)——坚持住了,想放弃的感觉彻底消失了,为自己呐喊:“我做到了,我真的很了不起!”

⒏ 离终点还有100米时的弯道(感觉有点累)——又有个坚定的信念冒出来:“加油,马上就到终点了,胜利就在眼前。”我加快速度,冲过终点,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涌上心头,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没有什么能阻挡我进步的步伐,我为我自己自豪!

第二套程序是在第一套程序训练了几次,来访者达到熟练、牢固掌握的程度后,在第一套程序的4和5之间加上一个新刺激点和相应的程序,即:“如果没能抢跑——告诉自己‘没关系,一念放下,依然保持兴奋的情绪状态,全身充满力量。”其他的和第一套程序相同。

(四)干预效果

整个心理辅导进行了五次,在两周内完成。

第二次辅导后,来访者在比赛时听到枪声能顺利跑出去,而且顺利度过跑出去之后的几个困难期;第三次辅导后,来访者把前两次辅导的效果在实践中又进行了巩固和稳定,大大增强了自信;第四次辅导后,来访者成功克服了抢跑失败后导致的心理障碍,在比赛中能充满自信,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第五次辅导,在前两套程序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并见到明显效果后,为了适应来访者去参加体育加试出现的这个新环境,又进行了程序的迁移训练。

在心理辅导之后的高三体育加试比赛中,于于超常发挥,考了自己有史以来体育成绩的最高分。考完后他兴奋地向我报喜,非常感谢我,认为这次心理辅导不但帮他克服了心理障碍,还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自信,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坚强。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大连,1164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潜意识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第一眼看到什么,请根据直觉回答
蟋蟀
测试你潜意识中害怕什么
潜意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奥林匹斯神话体系对早期希腊哲学产生?的影响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经营十二条(二)
经营十二条(二)
你缺乏什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