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年龄美称多

2015-09-16刘绍义

祝您健康 2015年6期
关键词:花甲赵明诚耄耋

刘绍义

我国古代,老人的年纪多被文雅的美称所代替。特别是寿诞之日或者是向其问候时,更是多以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敬称相呼。

人们常说,“人生百岁”,五十岁就是“年逾半百”。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之年”就是五十岁的另一种称呼。《礼记·曲礼上》中的“五十曰艾”,是说老年人头发苍白如艾蒿,所以五十也叫艾老。

我国干支纪年是以60年为一轮回的,故有60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又由于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所以60岁又称作“耳顺之年”。其他还有耆年、平头、还历之年、杖乡之年等,也都是对60岁老人的敬称。

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是70岁称作“古稀之年”的缘由。杜甫这句诗不过是说70岁是人生的一道门槛,并没有稀有之例,早在汉代,王充就在《论衡》中说过:“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既然是“下寿”,何来稀有。事实也证明,古代70岁的人并不“稀”,就拿唐代来说,以白居易为首的“香山九老”,人人都在70岁以上。《论语》中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说,所以“从心之年”也是称呼70岁老人的。

“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既然有“杖国之年”,肯定有“杖朝之年”了,这就是八十称作“杖朝之年”的来历。但八十岁到九十岁,还是多称作“耄耋”。耄、耋也是语出《礼记》,但在古代,很少连用,常常分别代表八九十岁和七八十岁。如今的耄耋,是年老、高龄的代名词,是高龄的统称。

“百年曰期颐”,也是《礼记》上说的。 “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居处动作,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老人年龄的美称,有时可以加在一起计算。南宋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参加一位150岁老人的寿宴时,夫妻二人被推举为老寿星写一副寿联。赵明诚提笔写了上联“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岁月”;李清照挥笔写了下联“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上联,“花甲”是60岁,“花甲重逢”就是120岁,再加上“而立”30岁,正好150岁;下联呢“古稀”为70岁,“古稀双庆”应为140岁,再添上“幼学”是10岁,正好也是150岁。天衣无缝,妙趣横生。

不只有整十整百才有美称,这中间的很多年龄都有敬称。郭沫若曾和华罗庚谈论,“顺畅之年”是66的雅称,应源于民间酒令中的“六六大顺”;七十七称为“喜寿”,是因为草书的“喜”字是由“七”、“十”、“七”三个字组成的;88称“米寿”,是因为“米”字里面含有“八”、“十”、“八”三个字;至于99称为“白寿”,是因为“百”字去“一”就是“白”字的缘故。还有一个“茶寿”是108岁。原来“茶”的“艹”字头是由两个“十”字组成的,中间的“八”字和下面的“木”字,正好是“八十八”,再加上上面的两个“十”,恰巧是108。

冯友兰88岁寿诞之日,写了一副寿联自娱自乐:“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心怀四化,意寄三松。” 同时还给自己的同龄人金岳霖也写了一副寿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论高白马,道趋青牛。”这里的“米”、“茶”,就分别指“米寿”和“茶寿”。

猜你喜欢

花甲赵明诚耄耋
花甲亦芳华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婚姻的真相
潘长江:“花甲小伙”逆生奇迹
Egan, Ronald.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李清照,错付了情爱与旧时光
如何挑选新鲜花甲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耄耋老汉的别样绿色梦
育人有方的耄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