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实践活动和语文教学牵手

2015-09-10杨颖

考试周刊 2015年105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杨颖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活动突破了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发展观的教学模式创新。本文以实践活动课课例《说不尽的桥》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完美整合,让实践活动助语文教学一臂之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实践性很强,首先表现在语文是一门语言,语言贵在交际和运用,其次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新课程标准把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实践活动是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发展和培养的“沃土”。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略实践活动,忽视语言实践和运用,与新课改不相吻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说不尽的桥》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实践活动,让实践课为语文教学效力,使语文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完美整合。

一、教学设计意图和流程

1.课前活动——拉开活动序幕

(1)小组划分。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指导短文,围绕“桥”这个事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研究方向,结成兴趣小组,每五人一组。

(2)任务布置。教师按照桥梁知识、桥梁文化及家乡的桥等把学生分为三大组。学生可以从桥的历史、桥的分类、桥梁之最、桥的传说、桥的文化等方面选择两、三个任务,任务可以自选,不必硬性布置和安排,否则,学生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3)开展活动。学生分好了小组,选择了任务,接下来活动是顺其自然的。各小组同学利用工具书或网络资源查询资料、制作知识卡片;自行拍摄、收集地方桥梁图片或绘制家乡桥梁美术作品;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制作手抄报或自定展示形式。当然条件许可的话,可以让学生以课件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2.课堂展示——活动主体

(1)活动导入。教师以下面一段话引入,引导学生投入到活动中。提起“桥”,你眼前浮现的是什么呢?是那造型各异、形神兼备的现实生活中的桥梁,还是神话里的鹊桥?抑或架在你我心间的沟通之桥?古往今来,桥以独特的美感和带给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让多少文人墨客、丹青名笔为之倾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桥的世界,用慧眼发现桥、感受桥。

(2)活动过程。首先由“桥知识”小组主持:展示本组收集的资料成果;组织同学抢答赛。问题设计有:桥从形式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桥从功能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子、钢筋水泥、钢铁……)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连拱石桥是哪座桥?(江苏苏州的宝带桥)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紧接着,由“桥文化”小组主持。写出已知桥的对联、诗句、成语、俗语等。如“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范与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枯誊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我欲追寻万里桥,三花风叶暮萧萧。”——苏轼;“长桥卧波”、“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走我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等。再说说与桥有关的故事、传说:杭州断桥的故事(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当阳桥的故事等。

如果说“桥知识”、“桥文化”小组表现得精彩的话,那么“家乡的桥”小组更要刮目相看,几位同学走访了家乡的桥的历史,拍摄了许多家乡的“桥”;还有一组同学将查询、走访到的家乡的桥制作了幻灯片,并展示给同学们,获得了掌声。

3.教师总结——升华活动

如果说活动到此该谢幕的话,就未免有点戛然而止之感,活动开展正值高潮,骤然停下不免给人留下遗憾。此时,教师巧妙“喻桥”将活动再次推向高潮。

桥是普通的、平凡的,但有些时候赋予它更多内涵,正如一些俗语、俚语、诗句、成语中所说的桥,不是实实在在的真正的桥,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桥,不在水上,不在路上,不用任何建材,无需一石一砖,但的确发挥着桥的作用,如班干部,发挥着联系教师和学生作用的桥,电话联系着沟通的桥。那么,请你们展开想象和联想,以?摇 ?摇是一座桥,如友谊是一座桥。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想过要搭建这样的桥呢?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题材不限。

二、教学感悟

教学《说不尽的桥》时力图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为主要形式,并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使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包括三部分:课前活动、课上活动和课后活动。这节课一切活动都围绕“桥”这一中心开展,从课前活动布置,学生活动开展,到课堂上活动的展示,以及活动后布置的作文题,都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体现和发展,尤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发挥和发展,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将实践活动和语文学习完美结合,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又发展学生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总之,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语文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势在必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实践活动和语文教学完美结合,让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彩翼,让实践活动为语文教学推波助澜,从而打造更精彩、更靓丽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海兰.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几点看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7).

[2]臧红霞.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03).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