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11岁儿童自卑感的消除措施

2015-09-10陆文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自卑感儿童

陆文娟

[摘   要] 儿童在6~11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如果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就容易形成自卑感。面对班上具有自卑感的学生,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学生自卑感形成的因素,认识自卑学生群体的客观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学生的自卑感。自卑学生群体具有客观存在性、不可忽视性和可转化性,教师需要理性对待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现象,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灵活的策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转变。

[关键词] 儿童;自卑感;人格培养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的内隐行为并区别于他人行为的稳定的综合心理特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第一个阶段(0~1.5岁)是基本信任感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第二个阶段(1.5~3岁)是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第三个阶段(3~6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第四个阶段(6~12岁)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笔者具体探讨下第四阶段中也就是6~11岁儿童的人格培养。

6~11岁儿童,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以及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受到嘉奖为荣,有利于形成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就容易形成自卑感。长期以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是教师竭力解决的问题。

随着“减负”的大力推行,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无心研究学生的人格培养。有些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歧视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犯错,教师宽大处理;而成绩差的学生犯了错,教师对其横加指责并加倍严惩。这样就导致后进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的现象。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一些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的方法。

一、分析学生自卑感形成的因素

(一)教育因素

一是学校管理,一些学校的教学计划唯升学率马首是瞻,教师把精力放在有希望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身上,忽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二是教师素质,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学技巧、教育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家长溺爱放纵,子女养成自私任性、放肆蛮横的性格,在家是小皇帝,在外是小霸王,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任性撒泼;心理承受能力低,遇到挫折容易产生自卑感。有的家长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给子女的成长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表现为“三重三轻”,即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物质满足轻思想教育。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以打骂代替思想教育。尤其是单亲家庭,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对其人格形成造成消极影响。

(三)学生因素

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大大抑制了与人交往中的自信心。另外,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都可能使学生产生自卑感。

二、认识自卑学生群体的客观状况

了解和研究自卑学生,是做好学生人格培养工作的前提。为此,接手一个新班后,笔者都会向原来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本班同学了解班上存在自卑感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他们的智力知识、学习习惯、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结构等作详细调查,并做好记录,为接下来的转化工作做好准备。

(一)明确自卑学生的特点

1.客观存在性。十个指头不一般齐,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经历不同环境的孩子组成的群体。他们中间有接受能力强、善于感知和理解、能够用较短时间掌握较多知识的勤奋学生,也有慢智型、非兴趣型、无目标型的中间生,也不乏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表现均很差的具有自卑感的学生。再优秀的群体也会存在群体成员差异,自卑学生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

2.不可忽视性。自卑使人丧失自信心,缺乏荣誉感,出现离群、性格孤僻行为。自卑感严重的人,大多性格内向,多愁善感,常常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因此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不敢抛头露面,害怕当众出丑。教师的本职就是教育学生,培养每一个学生成才,在实施教育中本着“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对自卑学生绝不能放任自流。

3.可转化性。俗话说:“没有转化不了的学生,也没有改变不了的差班;只有教得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话虽然过于绝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自卑感的人当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如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表现很平庸,甚至被人怀疑是个“低能儿”,遭到讥笑与讽刺。他的情绪十分低沉,害怕上学,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还有心理学家卡耐基,童年时由于贫穷很少买新衣服,成天穿着一件不合身的破旧夹克,这使他在伙伴面前自惭形秽,甚至怕见老师和同学……他们后来的成就,正是自卑学生转化的典范。学生处于可塑性极强的发展阶段,自卑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相对的,是能够通过外界力量参与加以纠正的。

(二)研究自卑学生心理类型

作为教师,只有知道学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即明白其病症,才能开出正确的药方,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正、反两面研究自卑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些心理异常现象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策略。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行为表现和心理状况上各有不同,应区别对待,做好转化工作。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畏惧型。这类学生总感觉处处不如别人,表现为处事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的行为特点。他们对外界的生人和新环境有一种畏惧感和不安感,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不参与任何竞争,不愿冒半点风险。纵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听之任之,逆来顺受,过着离群的生活。

2.无主见型。这类学生因为自卑不敢有独立的主张和与众不同的行为,尽量使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跟在大家的后头。大家做什么他也做什么,以此带来安全感和踏实感。

3.认命型。这类学生属于多次努力过、拼搏过但都失败了,或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于是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和自卑感。他们失去了再次奋斗、改变现实的信心和勇气,将一切归结为命中注定。这样,他们便心安理得地隐藏起心中的自卑感,消极被动地接受命运的摆布。

三、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学生的自卑感

人的性格和气质一般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但自卑却可以通过个体正确的认识和行为方面的有意识注意而得到改善。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及时转化一名自卑感学生和培养一名优等生同样重要。从教师角度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密切师生关系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教师对有自卑感的学生要做到“三记”“三多”,即记住他们的姓名、性格特征和座位,多接触,多谈心,多面批作业。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才能让学生喜欢教师、信任教师,才能让自卑学生大胆地向教师提出问题。

(二)建立学生档案

做好自卑学生的情况记录,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注意信息反馈,定时小结或总结差生情况,并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

(三)注意指导方法

首先,帮助具有自卑感的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树立学习信心,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具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遭到冷落,他们自己也怕回答错而不敢举手。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指定这些学生回答难度不大的问题,在他们回答卡壳的时候稍加提示,一旦他们回答出来就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渐渐地,这类学生克服了自卑心理,上课举手积极,发言踊跃。其次,指导学生改变认识问题的方法。学会多与自己比较来获取自信心,不以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进行正面教育,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不当众公布成绩,不讽刺挖苦。注意发现这类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批语鼓励或当众表扬。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地与他人交往。通过与人交往,倾吐自己的心声,了解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在比较中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我转变。

(四)理性对待“反复”现象

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卑学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允许这种正常的反复现象的发生。针对自卑感学生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灰心丧气或满足现状的情况,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注重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灵活的策略,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自卑感儿童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你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浅析语文在塑造职校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优势
留守儿童
创建校园文化,丰盈学生人格
六一儿童
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格的养成途径探析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