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5-09-10黄皆永

考试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培养方法自主学习能力

黄皆永

摘 要: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是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的基础;二是授之以渔——自主学习的工具;三是多元评价——自主学习的激励。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很多学生心里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是“背多分”的课,枯燥的课,认为只要考前背一背就能拿高分。因此,对其失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落实课改纲要?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下面结合自己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的基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而学习的探索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认识的兴趣。”这些话都说明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负担,就会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创编相应的故事、诗歌、小品剧等组织学生读、表演,通过学生亲临其境的投入,从中获取更多知识和道德情感体验;教师也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创设情境和悬念,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促其主动参与学习;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七(下)第十课第1站《认识竞争》时,设计了“查字典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竞争)中真实体验竞争,认识竞争。接着我设计了“七嘴八舌”活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竞争。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对本课的教学内容理解与掌握起到很大作用,学生对此可谓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教学中,凡能引起好奇或悬念、引发认知冲突、学用结合、使抽象概念化为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授之以渔——自主学习的工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方法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学的方法。由此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要善于“授人以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

1.指导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1)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生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预习,指导他们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学生进行预习,有三个层次:一是看。课前看一看课本。课本是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新课标实施后,思想品德课本易读性越来越强,学生只要用些心看,很容易归纳出知识点。二是联。联想起与课本知识点有关的旧知识,联想生活中有关的事件、现象,以帮助理解,把知识联系起来。三是疑。看书要看出问题,有些是课本中的问题,有些是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根据问题查找资料,更深入地研究。大多数学生可以做到第一层次,也有一部分学生达到第二层次,少数学生能达到第三层次。这就需要教师明确预习要求,做好学生预习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有的时候可以当堂给时间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促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2)复习的习惯。复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表现。学生进行复习,有三种情况。一是先复习课本知识,后做作业;二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课本知识;三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复习时间。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向第二第三种做,指导学生在复习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使之结构化、系统化,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2.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思和调控,才能学会学习,才能进行创造性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1)学会看和听。视听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学会用眼看课本、看杂志报纸、看电视新闻、看人、看社会等;用耳朵倾听老师讲,听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分析、解答什么,倾听其他同學的答问、讲演,听师生对答问者的评析,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这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看、听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能力。只有看得清,听得懂,才能有的放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学会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思考是学习的核心。对学习中的每一个问题,要先思考后解答。引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分类比较、举一反三等方法。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中,其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才能交织在一起,这时教师略加点拨、指导,学生便能意开辞达,迸发出心灵智慧的火花,获取更多、更准确的知识。

(3)学会检索。检索是指从文献资料、网络信息等信息集合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资料的过程。现在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不会检索就失去竞争力。学会有效地使用各种工具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是自主学习必备的手段。

三、多元评价——自主学习的激励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随之改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多元的评价激励学生。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赞赏每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多使用“表扬的武器”,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更自觉地自主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是长期的,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地位转至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许高厚.课堂教学的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萧枫,姜忠喆.自主学习有办法[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4][爱尔兰]David Little.邱永忠,林赟,江琴译.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培养方法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