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中医诊病四法,减少体育课堂伤害事故

2015-09-10秦宏文

考试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伤害事故

秦宏文

摘 要: 体育课堂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但会对学生造成身体损害,而且会让学校和体育教师背负很大责任。如何减少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目前中小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都十分关心的话题。“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优秀成果。作者将中医诊病的四法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医诊病 体育课堂 伤害事故

体育课堂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体育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伤害事故不但会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伤害,而且会给学校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引发体育课堂伤害事故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体育设施器材带来的伤害、教师组织和管理的不善、教师运动负荷安排不当和学生自身疾病等方面。如何减少体育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目前摆在体育教师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优秀成果,至今仍被普遍使用。体育课堂中巧妙借用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可以让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体和练习状况,及时调控体育教学过程,减少体育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望”——即观察

1.要观察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

近几年来,因体育设施、器材而导致的学生伤亡事故屡有发生。如2008年,上海某校学生章某在上体育课期间,被突然倒下的足球架砸伤,导致“右胫腓骨远端骨折”。2014年12月,淮北同仁中学一堵年久失修的墙体瞬间倒塌,致正在上体育课的5名学生当场死亡。体育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就是在平时要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多检查,多维护。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并尽快解决。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杜绝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带来的伤害事故。

2.要观察学生在安静或练习过程的中表现

体育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神、色、形、态推断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及身体状况等。如在上课集合时发现某学生脸色惨白、目光无神,可以判断该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好,很可能存在疾病,要及时安排学生休息或就医。如发现某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满头大汗、面色发白,说明是学生运动负荷过大而产生“虚脱”症状,体育教师要及时停止该学生活动,安排其休息或补充生理盐水。除了观察面部以外,体育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形与态”——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方向、动作速度及动作节奏等。如果发现学生的“形与态”明显出现力不从心或动作变形的情形,则应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很有可能引发课堂伤害事故。

3.要观察学生的组织、练习队形和活动表现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严格地执行教学常规,整齐、有序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一般很少出现伤害事故。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学生的队伍混乱,不服从教师或小组长的指挥和管理,擅自行动做一些危险动作等情形,就必须提高警惕,及时对学生行为进行干预,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否则极易发生课堂伤害事故。

二、“闻”——即听声音

1.听学生讲话的声音

学生精神良好时讲话声音清晰洪亮,如果学生生病或身体不适则声音含混不清或沉默不言;学生在活动时情绪高涨,充满喜悦时,往往会伴随欢愉的笑声、欢呼声、加油声,而当学生情绪低落,不耐烦,甚至厌恶时,往往会发出不满或大声的争吵甚至出现扭打场面。教师要通过学生声音的变化判断学生身体、机能的状态,及时做出合理调整。

2.听学生呼吸或喘气的声音

无论安静还是运动状态下,一个健康的人,其呼吸肯定是清晰、有节奏的。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安静或活动过程中出现呼吸重、急促、气喘等现象,则说明该学生可能存在呼吸系统的疾病,或者是体力透支的预兆,这时教师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中断该学生的活动过程,及时了解情况,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问”——即询问或了解

1.课前询问

一些学生或家长由于担心自身疾病或缺陷被他人知道而产生自卑心理,往往会故意隐瞒。然而这种“善意的谎言”却极易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或体育活动中发生危险。如辽宁某中学的小芳(化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为了能被该校顺利录取,她和家长都向学校隐瞒了病情。在开学后不久的一次体育课长跑测试中,她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幸亏送医及时,才避免了不幸。这一事件也提醒体育教师,在课前应向班主任或校医了解学生的特殊病史,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可与学生或家长私下进行交流,既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合理请求,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病情状态,以便在体育课堂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课中询问

教师在上课中要多询问有无身体不适的学生,防止学生带病上课;在耐力、力量等强度较大的练习中,教师要多询问学生的机能感受,防止出现低血糖或昏厥状况;在技能技巧项目练习中,教师要多询问学生的肢体感觉,防止发生扭、搓伤和关节疼痛。

3.课后询问

教师在下课后也应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对于特殊学生或体质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询问和了解,必要时可以让其短暂休息,观察并无大碍后再让其离开。

四、“切”——即测定脉搏

测定脉搏能简单而快速地反映人体健康。一般包括安静时的心率、运动时的心率及恢复后的心率。体育教师应该知道这三类情形下心率的正常范围,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测定学生脉搏,或指导学生自测自报脉搏,及时了解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大小及学生的生理反应,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休息时间,保护学生安全。

总之,在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病原理,加强体育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完全能够有效减少体育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体现体育课强身健体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竹平.让体育课远离伤害事故.中国学校体育,2007(11).

[2]安徽淮.北同仁中学年久失修墙体瞬间倒塌已死5人.新京报,2014-12-1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伤害事故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高中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和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