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中学生网络迷恋行为的矫治策略

2015-09-10薛秀珍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行为矫正中学生

薛秀珍

摘 要: 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对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产生负面影响。作者结合我校实际就中学生网络迷恋内涵、主要成因进行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矫正策略。

关键词: 中学生 网络迷恋 行为矫正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网络具有超时空性、虚拟性的特点,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产生巨大影响。但中学生网络迷恋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学业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网络迷恋已成为这个时代的话题。

一、解读网络迷恋

网络就是虚拟世界,中学生可在网上浏览动画影片、玩游戏,经不起这种种诱惑,就会驻足凝神,甚至废寝忘食。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将自己的课余时间、休息时间虚度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迷恋网络不能自拔。可见,若对因特网有过份心理依赖,有可能发展成为网络迷恋。

由此可以这样认识,网络迷恋指在个人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持久和频繁、反复发作的上网行为,已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损害。网络迷恋是一种心理障碍,不仅不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还会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迷恋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形成有潜在的负面影响。互联网虽然内容丰富,但比较复杂,诱惑也多,中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改变,潜移默化中致使中学生人生观扭曲和错位。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虚拟世界,长时间脱离现实,将荒废学业。对中学生的性心理也有消极影响,有的中学生虽然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的色情信息,但自制力较弱的中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会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二、中学生网络迷恋原因分析

中学生网络迷恋成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就感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而且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等级或水平,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网络迷恋的中学生由于自身人格特质的关系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在虚拟网络世界里更容易追求到虚拟的成功,使他们富有成就感,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因此网络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使不少中学生迷恋网络。

2.家庭因素是造成网络迷恋的重要原因。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很多家长由于教育不当,把孩子亲手逼进网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有的家长只知道限制子女上网,而没有采取更好的方法引导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其他爱好。有的孩子生活在离异家庭里,不能同时得到父母的关爱,会寻找虚拟世界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从而导致这些孩子迷恋网络,最终造成网络迷恋。

3.学校因素是造成中学生网络迷恋的重要原因。

在很多老师眼里,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采取成绩排名形式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挫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就在一个能得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虚拟网络世界尽情挥洒、尽情玩乐。虚拟世界里没有人说你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他们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找到自信。他们认为自己能在网络世界里找到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也是造成学生网络迷恋的重要因素。

4.中学生迷恋网络社会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网络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现在管理制度不尽完善,很多网吧仍然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而且24小时营业,甚至有的不法网吧还为孩子们提供吃住。这就为中学生上网成瘾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网络迷恋行为的矫正策略

网络迷恋是目前中学德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是学校急需研究的课题。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尤其是网络迷恋行为矫治及心理疏导是当前广大中学教师迫切需要的。在学生网络迷恋行为矫正方面,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家长要以身作则,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在上网时间、上网内容、上网方式等方面,家长应为子女做出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应首先做到。家长常常因工作忙等原因,忽略与子女的沟通,造成孩子的孤独性格。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及亲密的亲子感情,促进亲子互动,充分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关怀,是预防学生网络迷恋的最有效方法。孩子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可以宣泄或化解自己内心烦恼、孤独、痛苦等不良情绪,可能避免孩子通过上网弥补真实生活中的缺憾。

2.网络监控指导,共享游戏乐趣。

家长可以采取查上网历史记录、设开机密码、装过滤软件等方式监控孩子上网。家长最常用的关注方式是“陪伴上网”。闲暇游戏不仅可以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而且能让孩子品尝到与家长共同上网的乐趣。同时起到必要的监护作用,有利于良好上网习惯养成。

3.参加课外活动,转移学生注意力。

直接把学生兴趣从网络游戏转向学校学习难度是很大的。克服学生网络迷恋状况,可从培养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开始。让学生参加一些体、音、美等方面的活动,能有效转移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奋点,这样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4.关注孩子异常表现,及时发现问题。

教师要与家长经常电话沟通,如果学生出现说谎、晚归或不归、作业应付、学业成绩下降、不明原因的花钱增加、过度疲劳、对原来爱好的事情失去兴趣、不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等异常表现,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疏通,以适当方式和他们谈心,及时发现学生是否迷恋网络。

总之,面对中学生网络迷恋,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想方设法分析中学生网络迷恋的原因。多角度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帮助中学生走出网络迷恋误区。

猜你喜欢

行为矫正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小学生行为矫正中的运用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爱心烘托姊妹花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及行为矫正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