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小学生行为矫正中的运用

2017-09-05张艺馨

新一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行为矫正小学生

张艺馨

摘 要: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T)提倡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事人,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正向方面,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和优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论、技术以及将咨询理论运用在小学生行为问题矫正中,为家庭教育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T);小学生;行为矫正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T)是指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模式,与传统的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方法不同,焦点解决模式提倡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事人,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正向方面,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和优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对学生问题行为地矫正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论、技术以及将咨询理论运用在小学生行为问题矫正中,为家庭教育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一、SFBT在小学生行为矫正中的基本理念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用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矫正更侧重于帮助小学生认识行为正面的部分,把咨询的焦点放在行为空间积极的部分,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如小学生行为系统中有“黑”(不良行为),有“白”(良好行为),“问题解决”传统的做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但SFBT的作法却是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白的部分增加一点点,整个行为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小学生的问题由此也逐渐得到了矫正。

在用SFBT对小学生问题行为进行矫正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谨记和把握以下理念:

(一)当事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具有解决自己问题行为的潜能与资源

教师要做到的是良好的倾听和接纳、同理心。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師的同理与接纳会让其觉得安全,让学生愿意来检视自己的问题或者尝试作出改变。相信学生一定有其道理,相信其已经为解决问题做了很多努力,也相信其自身具备很多解决问题的资源,只不过需要帮助他们挖掘出这种资源和能力。

(二)凡事必有例外,例外是解决问题行为的重要资源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经常会碰到令老师、家长和同学头痛不已的“行为顽劣”或者不良行为或习惯一旦上身,就很难改变的学生,比如学习行为拖延,从来不按时交作业;说谎成性、爱打小报告等。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找到例外,解决就在其中。如果当事人有一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交了作业;说了真话,没有说谎。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这些例外,这些例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来源。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精神在于这是一个包括改变、互动与达成目标的整体模式。

(三)牵一发而动全身,小改变引发大效应

“焦点模式”的经典格言是:如果有效就多做一点(If it works,do more of it),如果无效,就做些不一样的(If its not working,do something different)。“焦点模式”深信,每个当事人都是解决自己行为问题的专家,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与力量,问题学生总有不犯错误或者错误不那么严重的“例外”时刻,无论他们自己是否觉察自已的问题行为,老师真诚的肯定、欣赏和鼓励将成为激发、引导他们改变的动因。

二、SFBT在小学生行为矫正中的具体应用

(一)找到“问题行为”焦点,建立正向目标,进行正向开始

小学生行为矫正一定要找准备“问题行为”焦点,好比是找到“靶目标”,才不会将行为矫正带偏。许多老师发现用尽心思,出尽招数,问题学生仍然不为所动。“焦点模式”强调老师应协助学生建立其希望的改变目标,而且该目标应是正向、具体、明确、小步骤的,让学生既可望又可及,有信心达成。

比如这个案例,小海,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散漫、好斗、成绩差,在学校是出了名的。表现在课堂纪律差,课上经常玩东西,搞小动作,还经常无故招惹其他同学;下课经常动手打人、骂人,稍不留意,不是打同学,就是骂同学;老师见他头疼,同学怕他、躲着他,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往。教师深入了解到小海最想改变自忆的问题行为是上课能管住自已,专心听讲,学习成绩能进步。因此,焦点解决可以从帮助小海上课认真听讲,不搞小动作,不招惹同学开始,一小步一小步地改变自已,有个正向的开始,小改变带动大效应。

(二)事出并非定有因,“问题症状”有时也具有正向功能

了解原因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过程中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解决”的历程。问题的存在,不见得只呈现出病症或弱点,有时也存在有正向功能。比如当事人有攻击性行为,在学校打架滋事、问题不断,看起来这个问题行为很难矫正。但是深入探究其家庭背景之后,老师发现孩子的父母早已离婚,互不往来,只有在孩子出事时,父母双方才会一同来到学校,而孩子的幻想中仍然希望父母有一天能重和于好,所以他通过攻击性行来引得父母的关注。因此,看到这个问题行为的正向功能,下一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和家长商议共同进行有效地行为矫正。

(三)“奇迹式询问”和“振奋性的鼓舞”的合理应用

焦点解决的核心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想像他(她)希望事件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必要做些什么才可以达成目标。学生愿意发生变化,并正在尽全力使变化得以发生,并且有能力使之发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地合理应用“奇迹式询问”和“赞许式鼓舞”。比如,学生改变拖延的不良习惯,有一天能按时交作业,可以这样说“真好!好棒!你是怎么做到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学生也明了如何去做才会使之发生,那么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形式就是“继续做那些起作用的任务”;如果变化还未发生,但来访学生对奇迹图景非常清晰,教师则要求当事人“假设奇迹已经发生了,请关注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以此不断带来行为方面的进一步积极变化。

猜你喜欢

行为矫正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精准干预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爱心烘托姊妹花
我是小学生
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及行为矫正初探
促进小学生行为趋善的“内疚教育法”
代币制在培智学校学生行为矫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