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5-09-10吴炯麟

考试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

吴炯麟

摘 要: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使语文学科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新知识,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每天都在增加和更新,多媒体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制约,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激发兴趣 降低难度 多媒体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鲜明,直观、丰富,生动、逼真,综合、便利,信息量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就成为了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保证。经过课堂实践,我认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在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和参与教改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多媒体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把全班同学分成6—10个小组,针对课题,设计从上而下的问题,既有需要全班共同解决的整体问题,又有具体到每个小组和每个同学的子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及其他手段查找资料,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大多活泼好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多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三、易于理解课文,降低教学难度

在语文教学中,理解课文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学到的古诗词充满诗情画意,如果我们只是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则很难描绘诗情画意。多媒体中图片、声音的巧妙组合,使学生有了广阔审美空间,能够尽情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对诗的理解能达到一定高度。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使用课件,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课题从背景为桃花流水的屏幕上飘入,随后作者简介,学生对作者的情况有所了解,屏幕上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几幅春天的图画。随着画面的移动,学生个个翘首凝视,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美的向往进入了课文情景。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又如讲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上,碧绿的菜地,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黄灿灿的油菜花,美丽如画,加只油蛉,鸣蝉高低相鸣的动漫效果。这样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活生生的自然景观与呆板毫无生气的三味书房形成鲜明对比。以上多媒体课件无不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起了突出重点、降低教学难度的作用,使学生易于理解。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使语文学科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新知识,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运用多媒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既陶冶学生情操,又提高审美能力。

四、多种效果配合,提高欣赏能力

《唐诗宋词》是综合性极强的学习内容,涉及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正因为诗词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教学方法必须灵活,所以与信息技术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就可以借助各种媒介为教学提供丰富信息,把单纯的课本知识向课外生活拓展,拓展诗词教学的空间。如《春江花月夜》一诗,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月夜潮水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视听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五、信息量大,拓展教学范围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大量信息带给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新、更丰富的前沿资料。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每天都在增加和更新,多媒体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六、课堂延伸,发散思维

语文没有唯一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一些问题的解答是多样化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利用多媒体不仅在于能有助于课堂上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而且能引导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兴趣,甚至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教学的不好印象。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把知识向课外拓展,把问题向课外延伸,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结合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准备最适合的课件,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多媒体与课堂讲授的关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云海,徐兴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5).

[2]柏晓明,何德肆.浅论多媒体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最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1).

[3]任雁翔.语文多媒体教学利弊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1).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合”乐而“不为”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