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盘游戏在福利院自闭症儿童治疗中的运用

2015-09-10赵小焕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沙盘游戏治疗方法自闭症

赵小焕

摘 要: 本文总结介绍了1例儿童福利院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通过十多次沙盘游戏治疗及陪伴后,该儿童状况明显改善。

关键词: 自闭症 沙盘游戏 治疗方法 儿童福利院

一、沙盘游戏介绍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荣格)。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自由与保护空间”(卡尔夫)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创建。沙盘中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及心灵与自性的)发展[1]。

沙盘游戏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学校和幼儿园儿童心理教育和治疗方面。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2]。引发因素有遗传、围产期、免疫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目前能通过训练干预方式、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等方法预防和治疗。

福利院的孩子由于亲情缺失、正常家庭环境破裂、自身残疾困扰,导致他们孤独、脆弱、自卑、缺乏自信、沟通能力较低,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偷盗行为等,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问题,迫切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笔者曾参加2008年四川震后江苏团省委选派“绵竹计划”心理援助服务队,在灾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针对儿童惊恐症、抑郁症及自闭症的治疗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和初级社会工作师证书。

目前通过与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多次接触,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参与对其进行沙盘游戏治疗,经过十多次治疗后,该儿童症状有明显改善。现将治疗过程呈现如下,希望通过此案例治疗,为其他自闭症儿童治疗工作开展打开新路子,为我院社工部工作更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相关资料

自闭症儿童,A,女,7岁左右,某市儿童福利院特教学校苗苗班。来院时身体状况欠佳,生活不能自理,经过护理员的精心照顾,两年后能独自吃饭、大小便,但几乎不与其他儿童交流,不讲话,简单的词句也没有讲过。后来院内志愿者长期陪伴后,情况有所好转,能讲出简单的词语,如“做早操”、“一二一”、“我要吃”等。但不会与他人有眼神接触,她的讲话只是学他人的话语,而不是积极主动地说出来的。活动中多为独自行动,躲在角落里,较为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大多为重复性简单动作,如揉搓自己的衣服、反复摸耳朵、摆弄手指等。

沙盘游戏中,游戏者的无意识会自动流露在沙盘之中,沙盘分析师能根据沙盘游戏场景洞察游戏者的潜意识内容。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因此,沙盘游戏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不需要太多指导,儿童能进入游戏过程之中。根据该儿童实际情况,起初推测为自闭症儿童,通过运用专业的评估量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该儿童周围护理员、特教老师、志愿者等的观察描述,综合诊断为儿童孤独症。

三、治疗过程阶段

1.第一次(某年5月14日上午)

A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沙盘游戏治疗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老师都陪伴在她身边,稍一离开,会表现出强烈的焦虑、不安。治疗者用格式的沙具吸引她,开始没有什么反应,自己用手指交叉,扬起沙子,认真看尘土飞扬。由于初次接触,在场人员较多,A很关注自己的信息,只听到旁边老师和治疗者有交流,就会抬头去看去听,这也是初次游戏治疗中准备不足的地方。

2.第二次(某年5月28日上午)

A由老师带入沙盘游戏治疗室后,老师坐在旁边观看并陪伴,其余老师及学习人员均在玻璃门外面观摩(里面看不到外面),由治疗者及助手带领她进行游戏活动,开始治疗者将沙子铺平之后,拿火车轨道模型来拼接,A看了一会儿之后,很感兴趣,一把夺过去,自己尝试拼接,几次尝试失败后,不是站立在沙架旁,而是蹲在地上自己摸索。此次游戏治疗,A已经较为熟悉环境,老师没有紧紧跟随,能与治疗者一起活动,但还没有融入沙盘游戏中。

3.第三次(某年6月4日上午)

A进入沙盘游戏室之后发现那个火车轨道的模型,继续拿起来拼接,几次尝试没有成功后,主动求助旁边治疗者,并且说了一个词“接上”。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令在场人都惊呆了,主动说出自己的要求。

活动后,治疗者告诉我们,在沙盘游戏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如果被治疗者没有求助,我们都不要急于帮助。从另一个侧面阐述沙盘游戏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无意流露,是人们自我治愈的重要环节。

4.第四次(某年6月11日上午)

按照每周一次的计划顺利开展游戏治疗活动。这一次因为特教老师临时有事,没有全程陪伴,可能是与老师分离的缘故,此次活动A没有完全投入游戏中,在沙盘游戏治疗室活动时,不时向门外张望。

治疗者指出,这种治疗过程是漫长的,必须有耐心,还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过程,不能加速治疗进程,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其他伤害。此外,由于A和特教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满足她的安全感,因此暂时将她和老师分开,与治疗者单独游戏的时候,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5.第五次(某年6月18日上午)

A这次活动依然由特教老师带入沙盘游戏活动室并全程陪伴。除了之前拼接过的火车模型之外,还放上一些小汽车,但是往沙盘里面放的时候是无规则的,没有放到火车轨道上,过了一会儿,对沙盘又不感兴趣了,后来看到老师拿的本子和笔,就过去拿起来在上面涂鸦,看不出来是什么形状,就是无规则的乱画,几乎画满了每一页。她似乎对成形、有规则的车辆视而不见。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程序化、过程缓慢的治疗方法,在过程中出现反复或者倒退也是正常的,所以要求治疗者有足够时间和耐性对待,不能急于求成。

6.第六次至第十次(某年6月25日至7月份,每周一次)

A从开始的紧张、焦虑状态,逐渐放松,每一次摆放的沙具逐步增多,第七次时出现了小树、桌子、凳子等。颜色搭配逐步和谐,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沙画中出现了人物,正面是朝向自己的。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7.第十一次(某年8月6日上午)

经过多次沙盘游戏治疗后,A已经能做到不需要特教老师陪伴左右,单独和治疗者一起在沙盘室游戏。在治疗者的陪伴下,A单独主动去沙架上拿沙具,够不着的沙具还要求治疗者抱着去拿,在沙盘中摆的沙画逐渐丰富起来,几乎可以摆满整个沙盘。

8.第十二次(某年8月11日上午)

这次游戏治疗活动,A主动去沙架上拿沙具,摆出了小房子、树木、桌椅等。而且较为明显的变化是,这次是由A独自完成的沙盘游戏,治疗者只在旁边陪伴观看,在需要的时候帮忙拿下沙具,已经能从起初的漠不关心到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

表面上似乎不言而喻,对习以为常的自然过程漠不关心,甚至是蔑视,还会渗透对人类身体的漠不关心和蔑视。应当说这是有害的。身体变成了心理不受重视的附属物,而心理很明显享受着特权[3]。

四、效果评估

1.特教老师的评价:A进行了十多次沙盘游戏治疗后能主动与人打招呼,和同伴玩耍,对象还不是很多,相比以前,能说简单词句了,如“这是我的”、“我要吃苹果”、“早上好”等。

2.保育员的评价:以前吃饭的时候A都是闷着头吃,现在和其他孩子一样脸上带着笑容。以前还经常把小便拉到裤子里,现在慢慢知道有了小便就会告诉我们,让保育员省心很多。

3.治疗者的评价:A看人的眼神不再是胆怯的,而是主动与人交流,能在老师没有陪伴的情况下,在沙盘游戏治疗室呆半个小时。

五、结语

本案例通过运用沙盘游戏治疗,并结合A身边的特教老师、保育员及志愿者的多方努力,帮助自闭症儿童A在社交、生活等方面有较大进步,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同时,笔者在总结此次案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体会到沙盘游戏治疗活动的使用应该较为严谨、细致,尽可能保留当时资料,为以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儿童福利院的孩子都较为特殊,还应该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且不能完全依赖量表测试结果对其进行诊断评估等。

我们通过一沙一世界,让孩子充分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儿童没有能力确切说出发生在身上的事情,成人经常无法用适当词汇描述自己的感觉,而沙盘游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他们内心想法和感觉的途径,因为沙子可以开发语言期之前的潜意识。基于这个理由,我们采取沙盘游戏治疗,此方法还可以几个儿童一起做,启发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合作精神等。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沙盘游戏的治愈是靠接受分析者自己,而不是靠别人。通过接受分析者的创造和他的态度,内在正发挥作用的能量在外界显示出来,被人看到。

参考文献:

[1]申荷永,主编.沙盘游戏疗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百度百科,自闭症.

[3]申荷永,主编.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楠.沙盘游戏在自闭症儿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沙盘游戏治疗方法自闭症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