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批注阅读,突破教学困境

2015-09-10廖妙华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廖妙华

摘 要: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成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受条件限制,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语文能力差,教学效率低下,作者多年尝试利用批注阅读突破教学困境。

关键词: 写作困境 批注阅读 教学方法

这是一段初一年级学生的习作:“那是我读初一的时候,刚来学校不久,正在期中考。考完之后,老师说要开一个家长会,必须每一个家长都到,回去后必须告知父母。听到老师这样说,我就想到,不会吧,爸爸妈妈都在漳州工作,这么远,他们会回来吗?况且爸爸是个很严肃的人。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没有享受过爸爸的宠爱。也许因为我是个女孩,那时爸爸总要个男孩,全都生了两个女儿,也许是他不甘心吧!父亲有时也是很威严的,偶尔会向我说说话,父亲从没打过我、骂过我,对我也不错……”

整篇文章从构思、内容到语言都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这样的作文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却占很大部分。只是因为农村孩子受条件限制,见闻少,视野窄,生活阅历单调,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因此写出的都是流水账式文章。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老方法,就是多读多写。学生平时没有阅读的习惯,导致没有监督就不会阅读,不会练笔。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老师了解到学生既读了又写了呢?经过多年摸索,我找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写批注。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批注方法,养成批注习惯,是检验和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重要途径。批注式阅读指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需精读的段篇,找出课文重点、难点、疑点、精彩词句等,用上一些简明的符号和语言在原文字里行间和四周空白处做上批注,或提出问题,或写下自己的感想,以引起阅读专注,促进阅读深入,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中思,在思中悟,悟中再读,做到鲁迅所说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批注让学生走进作品,或识记,或理解,或质疑,或探究,或抒情,并用笔把这些感受随时在文章旁侧记下来,有效训练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写批注呢?先看看一篇从网上摘录的批注。

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原文摘抄: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批注:今天,恰好是一个雨天。作者的描写怪又恰到好处,好又难以理解。一个“泻”字,一个“灰美人”的比喻,简简单单又煞费苦心地营造出气氛。“轻轻重重轻轻”,作者的文字好似雨滴,毫无节奏地擂在我心里。

粗看,莫名其妙。细看,回味无穷。多看,爱不释手。

雨,落在文章里,落在笔尖上,更落在我们心里。

在一个雨天,“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读读那冷雨,就感觉自己已变成雨,落在自己的心里。

“啪”。纯洁、简单的声音,雨的声音,迸落的水滴。裂为几瓣,砸在这里那里。

以上这篇批注我把它归纳为:

一、感悟理解式批注。阅读别人文章时,往往受到触发,产生精彩的想法,这是独立思考所得,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是自己的东西,是读书笔记中最有价值的。如第一篇,作者读了刘小枫的《苦难记忆》,对活与死有了深切的感悟,并在这本书中体会到了“无辜者负疚”的命题。

二、赏析表达式批注。即针对文章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结构等作出评价,如第二篇批注,作者对余光中写雨手法进行了精辟论述,格外动人。

除了这两种手法,我还鼓励学生写:

联想想象式批注。即在阅读过程中由此及彼,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信息归类整合,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力。如有人在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做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联想,一下子想到这么多悲秋的诗句,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质疑问难式批注。“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走入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各类学生各类文体。如学生在《星星变奏曲》中做出这样的批注:“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做出如下批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

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学习活动,需要学习者全身心投入与思维的积极参与,批注式阅读注重的不仅是知识积累,而且是方法习得与能力提高,学生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了阅读兴趣,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且因为大量阅读,大大扩展了知识面,积累了大量词汇,使阅读与写作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教学效果真实有效。近几年实行的批注式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我也初尝了其中的甜头,对“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坚信语文教学会因学生的批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游彩云.批注阅读推动学生与文本互动.

[2]碟衣片片轻的博文.学习材料推荐——批注式阅读.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