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2015-09-10许海荣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教学措施初中化学

许海荣

摘    要: 每一节课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优化教学措施可以在同样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如果不采取优化教学措施的方法,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只能依靠增加课时量等措施,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不允许的。因此,如何优化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优化    教学措施

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课堂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是由他们自己完成知识构建的,但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如何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结果。每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可能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说了很多无效的话,组织了很多没有的活动,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学不到什么的。不要说组织了很多无效的活动,就算为数不多的无效活动,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措施,让老师的每句话、学生的每个活动都能产生效益,是值得每个老师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不足

教学改革已经推行很多年了,但目前情况看,课堂上仍然存在众多不足。比如,老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主宰课堂,部分老师担心初学化学的学生什么也不会,总是讲解得过多过细,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老师讲来讲去,学生哪有时间自主学习呢?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时间,各种能力无法得到培养与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优劣不是靠老师的讲解,而是最终依靠学生的自我构建。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老师讲解得很多,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与它成正比,相反,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每次讲解都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讲解得不多,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此外,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方面,部分老师仍然不能放手给学生做科学探究性实验,总是在实验前辅导的特别多,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但被老师辅导得过多,对学生而言没有悬念,学生探索积极性不高,无法进行创新思维能力锻炼。总之,当前教学改革存在不彻底性,甚至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起始阶段,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更好地提高。初中化学是中考科目,学生和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升学指标不能成为每个老师唯一追求的教学目标,教学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各种合格人才的重任,一个只会记忆知识,不会运用知识,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新课标已经明确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讲解要优化。老师上课的时候该讲的当然要讲,但要注意效率,语句要清楚,板书要工整。化学上有不少内容,如计算题型,确实是需要老师讲解的,不讲解学生很难掌握。但是,讲解的时候要注意深入浅出,并能结合板书讲解一些解题技巧。比如,例2将w克由NaHCO■和NH■HCO■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和NH■HCO■的质量比。

解析:由2NaHCO■=Na■CO■+H■O↑+CO■↑和NH4HCO■=NH■↑+H■O↑+CO■↑可知,残留固体仅为Na■CO■,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克,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6克×2=212克,故mNaHCO■=168克,mNH■HCO■=212克-168克=44克。这个是巧设数据的解计算题的方法。又如极值法。

例3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摇?摇)A.24    B.40    C.56    D.65

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生H■的质量为=0.25克。由题意知,产生1克H■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答案选A。这个是极值法。化学上有很多巧妙的解题办法,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强化实验教学

随着中考实验题比重的增加,化学老师对实验教学越发重视,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实验教学也需要优化,不是说所有实验都在课堂内开展就是好,也不是说将学校里的实验室都对学生放开就是好,需要讲究策略。比如,在探究铁制品容易生锈的问题时,由于时间比较长,将它放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那是好心办坏事,因为一节课根本看不出铁制品生锈的,耽误宝贵的课堂时间,假如讲究策略,将此让学生回家探索,就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在强化实验教学方面,只知道给学生开放实验室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学生数多,学校里具备的器材是有限的,怎么解决人多器材少的问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组织学生自制实验器材,学生手里有了器材,才能开展好实验,才能达到强化实验教学的目的,巧媳妇不做无米之炊,没有器材谈强化实验教学,就是空谈。

总之,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好教学设计与指导者。如果教学措施不当,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堂课能否上好,看似小事,但积少为多,只有每一节课都得到重视,都取得好的效果,整个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金相成.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瑾瑜.当代外国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教学措施初中化学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