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在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2015-09-10刘锋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专题复习学案导学初中化学

刘锋

摘    要: 在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中,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实施系统化总结,为学生最大化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思考方法,以此显著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则以学案导学在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初中化学    专题复习

引言

初中化学在主题复习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后期提分作用,前期复习中老师只是对前面知识点的组织过程。很少涉及重难点讨论和讲解,而到专题复习中开始加大解题难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思考方法,正是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利用学案导学可以将专题复习内容更具体化和层次化。

一、复习专题的有效划分

目前很多化学老师编写导学案的时候没有认真编写,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直接使用别人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大量题目压得学生受不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需要学案以教案为依据,从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情况及自学教学特点出发,编制合理的学案。学案本身就是为了辅助教案,如果脱离教案,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怎么把学案和课堂知识连接?因此,学案编制应该把教案当做依据,并和教案内容互相吻合。

要想实现复习专题的合理划分,需要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的整合。首先根据化学知识特点,以化学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指导方向,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和程度,设定专题复习方案。目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调整主编,在学案导学的作用下归纳重难点,然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更具有系统化和条理化。

二、初中化学中的专题复习学案导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构建网络

复习前老师要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当然这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不是凭空建立的,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一定程度后构建知识网络。专题复习的首要问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通过对知识的复习、整理和归纳构建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有很多空缺需要学生用相应基础知识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记忆。老师在前期一定要为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具体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作适当补充。

(二)研究中考、明确目的

要想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到更好的成绩,首先了解中考出题方向和出题大致内容。了解中考出题具体动向之后制定相应学案,在专题复习中明确其中重点知识。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复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考试中要求的深度,哪些是考试重点需要提高,哪些作为了解项目等。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做到“识记”,然后“理解”,只有理解了之后才能做到“会用”,最后才具备综合运用能力。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复习中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三)典型例题、难点突破

专题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化学重点难题的具体突破,只有将这些难题很好地突破,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才能得到相应提高。老师可以从历届中考试卷中找出典型例题,筛选突出问题的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老师要对例题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然后把这些例题拿给学生做,对他们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前期记录,然后根据自己收集的问题点,为学生做出解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思考和分析,为他们找出解题方法。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后,就知道往哪个方向思考了。

(四)考点知识、板块训练

专题复习中老师要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检测题。这些检测题要紧扣基础知识,尽量减少难度过大过深的问题,例题形式要形式多样,包括选择和填空,当然包括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的填空和简单计算。同时要求学生训练时严格把握时间,在快速做题中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在这个专题上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如何。这种板块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专题基础知识熟练把握。

三、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的有效实施

(一)出示学案、课前准备

上课前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学案向学生提出来,让学生根据学案找到学习重点和难点,找到需要针对的知识点。在完成基础知识网络构建的同时加强重点问题突破。当然这些都要在课前完成,也就是前期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课堂展示、疑难点点拨

老师讲解经典例题时要做到充分展示,适时对问题难点和疑点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如“二氧化碳与碱液的反应”是中考试卷中比较复杂的题目。如2009年北京中考题,有人用一个装置进行试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洗干净的装置试验,分别量取50ml的上述溶液放入A、B装置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均无变化。此试验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

老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到的结果是一体积的水可以吸收一体积的二氧化碳,而容器中的溶液只有50ml,二氧化碳却有500ml。认为剩余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还有人认为由于两个容器内的颜色都没有变化,所以认为其中A是氢氧化钠,而B是氢氧化钙。以上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一定问题。分析问题时应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分析,通过试题可知道两个容器都没有颜色变化,可以说明的是通入的二氧化碳和A中的液体发生了完全反应,也就不会再到B容器当中了,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结语

初中专题复习在学生化学学习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重新理解和加深印象,第二轮复习是对化学的专题复习。这部分复习主要对重点、难点进行加深理解,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文章以初中化学为研究对象简要探讨专题复习中学案导学的运用和实践,以供参考。总之学案导学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难题,但我们会克服种种困难继续前进。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完善新的模式,最后实现理想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专题复习学案导学初中化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百分数的应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