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

2015-09-10杜润青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8期
关键词:美感想象素养

杜润青

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中语文教学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一生发展需要的审美素养。而一个客观现实是:我们中学生的整体素养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因自身审美辨识能力的不足而有所下降,同时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整体贫乏。学生面对某一美体的存在时,其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能力明显不足,如对诗歌的鉴赏动机更多的是缘于考试,而非获得美的享受,鉴赏过程只拘于考点程式的囹圄,并不是学生审美的自觉行为,面对写作,也大多只是格式化作文的套版,很少有抒写性灵之创造。

那么,如何理解审美素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素养是语文素养中非常重要的更高程度上的一个要求。这里的审美素养仍然可以界定为: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即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完成这一培养过程。

一、审美对象(审美教育文本)的确定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审美的对象,即在教学中确定一定量的教材篇目作为审美教学的对象,而选择的原则标准应该是:有审美的层次性和审美的典型性。当然这里的层次性应该是逻辑上的有序性规定下的灵活的方式。比如,可以是时间向度的,可以是空间向度的,可以是审美特征类型向度的等等。

下面就在时间向度上,以审美类型为标准,以人教版高中教材中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如果我们借用李泽厚的观点,大致把中国古代审美发展历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先秦两汉的礼乐人道之美,六朝隋唐的自然、深情之美,宋元的境界之美,明清近代的生活之美。那么,对应教材内容可以梳理归纳出如下表的审美对象。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上表规划,充分深入地对具体作品做审美的关照与探究。

二、美感的培养

美感是审美感受或审美意识,包括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诸多审美因素。在审美对象确立之后,要通过自主、讨论、探究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交流的能力。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分类举例加以分析。

1.感知

感知,主要是一种对文学作品形式的领悟。比如对诗歌作品的审美感知主要是就其语言风格、意象意境的特点等外在形式展开分析。读了屈原《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让学生感知到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读了杜甫《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感知到诗句所描绘的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读了《岳阳楼记》,感知到整首诗宏丽阔大的意境;再如陶渊明诗歌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等。

这样,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从作品语言、意境等外在形式特点上进行品味与感悟,从而培养一种对作品美感感知的能力。

2.理解

理解,是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却又保持客观地对作品进行内容的品赏,在与作品内容、情感产生共鸣中又客观地分析题材、人物、故事、艺术技巧等。比如我们学习苏轼的《赤壁赋》,与作者一起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在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时,又能客观地领悟作者正是运用以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艺术手法给我们创造出这一如画似幻的审美境界的,同时作者又是因壮志难酬而寄情于山光水色中的。由此,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容与手法有一定的理解。这就是审美理解的引导与培养。

3.想象

想象是审美的关键,正是读者借助于审美的想象对作品进行的再创造,才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和永久绚丽的色彩。在审美欣赏中,对内在意义或者作品思想主题的理解靠的不是概念,而是靠想象来完成的。尤其在中国古典诗词教学中,由于古典诗词具有含蓄凝练的特征,所以审美想象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李商隐的《锦瑟》似无主题,但在每个读者心中却有着自己理解的合理主题,这一主题毫无例外地可解读到一种自然而又深情的落脚点;同样,《湘夫人》主题可以由读者自己借助于想象进行合理的解读,可以认为是一首暗喻政治理想的作品,也可以认为是一首爱情的绝唱等,最终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

在对所确定的审美对象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广阔的艺术境界中,感受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无穷魅力。

4.情感

审美中的情感,其实在审美想象中已经产生,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审美的愉悦与快感,亦即审美的满足感。如宋词中,对写人的感觉、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的艺术境界,总能给我们带来真切的情感触动,如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等以感觉表达内心情感世界的艺术境界,总能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灵的满足感;再如《边城》中,可以借助湘西景物,表达一种对美景的欣赏,可以借助翠翠、傩送表达一种对爱情的赞美,也可借爷爷、天保、翠翠等人物表达一种对至善至纯的人性的呼唤,也可以借湘西人物关系表达一种对民风淳朴的渴盼……总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想象的拓展中,要能真正使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审美的愉快。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进入审美的世界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以上四个因素的培养,可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具有一种审美的意识,即对文学作品解读出美感,从而产生审美的渴望。显然,美感的培养是审美素养培养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美感。

三、审美动机的自觉与审美能力的形成

当我们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审美意识)、对文学作品有了审美的渴望之时,就要及时引导学生自觉的审美动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自觉,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审美的积极性,要调动审美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在对教材审美对象解读之后,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经验得到运用与发挥。所以,我们应该在学生审美经验前提下拓展审美对象,这是培养审美动机自觉的一条有效途径。

例如,学习完杜甫《登高》、《蜀相》诗作中的忧国忧民、人生迟暮,风格的沉郁顿挫后,要引导学生运用这种认识,去解读杜甫的其他诗作,如《秋兴》、《秦州杂诗》等等;学习了李白的作品,就要拓展欣赏课本以外李白的其他诗作;学了《林黛玉进贾府》,就要推荐阅读《红楼梦》原著。

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使阅读审美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借这种审美的自觉落实写作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创造美产生动机,这是语文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在审美动机的自觉养成之后,即可完成“不教”,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美感展开审美经验的自我提升,从生活、自然、社会中发现美,在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独立感受美、丰富美的经验,进而陶冶自我情操,最终形成美的品质。

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经过了教师对所确定的教材审美对象的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的美感的培养之后,才能培养起学生审美动机的自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进入实质性的多读多写的审美能力的养成与提升阶段,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朱光潜《谈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黄桂林《让母语融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施教艺术》,西南师范大出版社,2011年版。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普通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研究》系列论文,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442 )

(作者单位:文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美感想象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快乐的想象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生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