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2015-09-10孟姗姗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电子书包信息化教学模式

孟姗姗

摘 要:大数据时代,由于新媒体、新技术的加入,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改变。通过一系列的媒体、技术支持,使教师能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以学生为本,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启发和引导学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书包;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6-0021-03

新媒体、新技术的加入,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极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极大地拓展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性。不论是课前平台上的信息分享、交流,课中的小练习,还是课后的作业上传及课外拓展阅读,都无不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学生获取的信息更为多元化,互动性也更强,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因此,如何更好地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个电子书包实践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1.教学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一个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就好比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容器,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则为学生的语文课堂提供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仅仅组织、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课前的预习练习,就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依据,使教学目标更明确。同时,一些新的媒体手段,也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课堂的活力。在课堂评价方面,学校特色项目——“评价魔法棒”的使用,同样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老师让我说”为“我想说我要说”。

2.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聚焦在课堂的35分钟之内,很多问题都会放在课堂上解决,从而造成一节课往往内容过多,但却无法深入。而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之后,则大大扩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如此一来,在35分钟的课堂内,教师能对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反映的问题做重点突破,学生也可在课后,针对课堂的教学重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

下面就以笔者上的一堂三年级语文电子书包实践课《威尼斯小艇》为例,谈谈笔者对于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一些探索,见表1。

(1)课前:探索“任务——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

实施先学后教策略,就是通过发布自学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感知教材,梳理问题,然后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尝试解决学生的主要问题,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进行引导或拓展讲解,促进学生综合理解知识,逐步形成以自学为主,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如:在本课的预习任务中,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制作关于威尼斯风情的小报。让学生在搜集、分享和筛选资料的过程中,能对威尼斯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身处大数据时代,学生缺少的已不仅仅是更多的信息量,而是缺乏对有用信息的筛选及获取能力。因此,小报制作的过程,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筛选、组织及应用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了网络教学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

本课的另一大预习任务是,请学生在自读课文后,梳理出关于本课的思维导图。相对于前一个预习任务来说,思维导图的任务设计则更偏重于考查学生个体对课文的把握和理解情况,为后面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2)课中:探索“问题——解决”、“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

实施问题策略,把学生在预习任务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梳理。用问题引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理解知识,使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往往是通过教师抛出一个大问题,学生思考后交流、回答来完成的。而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技术手段,让这一问题能在课前预习中得以很好地解决,让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从本课的预习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概括出围绕“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介绍了小艇的样子和小艇的作用。但是,学生对于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与课文中心之间的关系是存在困难的。通过思维导图,捕捉大部分学生的疏漏之处,进一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通过展示学生预习时提交的思维导图,让每个学生能开阔思维,了解其他学生对于课文的解读。

实施活动教学策略,把本课重点的学习内容设计成实践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动手、动脑,逐步形成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探究的教学方式。

本课中,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威尼斯小艇,通过让学生读读、拼拼和说说,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拼的过程中对小艇的外形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能更好地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是如何抓住小艇的特点描写的。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新媒体新技术的操作性和互动性。传统的课堂,学生没有见过威尼斯小艇,教师一般是通过出示小艇的图片来进行教学。而通过新媒体、新技术,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看上,而是直接动手尝试拼出小艇,并且在拼的过程中,进一步去读、去品作者关于小艇的描写之精准、到位。

(3)课后:探索“迁移——拓展”式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环境,通过闵行区e6平台,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量。通过课后网上的主题研讨,使学生在上传课后习作后可以互相交流、评价,从而真正体现互动性。特别是学生课后上传的习作练习,使学生将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知识。同时,通过平台,可以更好地让习作在学生间交流、展示、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此一来,相较于传统的书面形式的作业交流,在线平台大大提高了作业交流的效率和广度。

如此一节课下来,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于课堂之上,同时也更好地扩展到了课前预习及课后练习这两块。思维导图在课前的应用,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对于课文架构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以往课堂上的人云亦云。通过课后的习作上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课堂练习。如此一来,既能更有效地利用好技术,又能较好地保留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3.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回答无法给予一定的量化标准,从而缺乏对于学生的指导性。而在信息化语文课堂上,不仅在课上可以通过我校特色项目——蓝尺魔法棒的使用,大大激发学生的说话训练的兴趣,同时也可对学生的表达习惯及表达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有效评价,从而使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再流于形式,更具学科指向性。

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也使得多种评价方式得以全面展开。如:课前预习中,采取教师评价及生生互评的形式。课中的小练习,教学平台对于学生客观题的实时批改、评价及反馈,则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后,学生习作的上传互评,也大大增加了学生间的作品的交流及评价面。

二、 取得的实施效果

1.学习方式的多种呈现

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各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开展。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课前预习的独立学习中得以培养;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互动学习、合作学习中得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大方交流和展示,则通过展示学习得以展现。这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这一教学主旨。

2.学习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原本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无论是课前的预习任务,课中的小练习,动手小实践,还是课后的小练笔,都立足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 结语

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我们只有立足语文这一学科的学科特点,将学科与技术有效整合,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回归教育的本源。

参考文献:

[1]朱小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28).

[2]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电子书包信息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