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红船精神打造党建高地连

2015-09-10连小敏

廉政瞭望 2015年8期
关键词:红船青春干部

连小敏

古老的文化在这里传扬,革命的红船在这里起航,94年前我们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诞生,从此这条游船成为永载史册的“红船”。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嘉兴人民为南湖而自豪,因红船而昂奋。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首次凝练概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精神丰碑,是奋进明灯。时至今日,已是十年。面壁十年图破壁。总书记的构想如徇烂夏花,绽放在嘉禾大地。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发源地,始终坚持把弘扬“红船精神”作为人人参与的全民工程、心心相印的灵魂工程、代代传承的基因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八八战略”,自觉担当“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历史使命,努力把建党圣地打造成为党建高地,为红船添彩,为党旗增辉。

一、弘扬红船精神、打造党建高地,必须始终坚定劈波斩浪、栉风沐雨的必胜信念

一条丝网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从当年南湖红船寻找光明的13个探路人到今天8700多万的执政大党,从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到今天屹立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它告诉我们什么叫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四个全面”的生动实践中去,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事业。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靠教育培养、靠思想灌输、靠不断学习。近年来我们把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抓手,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载体,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反思深学和典型领学“三个结合”,把忠诚教育、党性教育、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大力开展红船论坛、知行讲坛、网上党校和电影党课,开展五大革命圣地党史研究党建实践联盟,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广大人民群众学,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知识储备,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在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特别注重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方向前进,这些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核心问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强化红色文化熏陶。一个民族的兴衰总有一种奋进的精神力量,一座城市的昌盛总有一种激昂的文化信仰。信仰是融于灵魂的血脉基因,是心中坚守的精神家园,也是执着笃行的内在动力。红船精神就像血液基因一样根植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身心之中,推动形成思想疏导、精神鼓舞和道德引领的鲜明方向。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保持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担当政治责任,持之以恒地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将党的诞生地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激发热爱嘉兴、建设嘉兴的热情。大力打造“七一”红船节品牌,开展“红船杯·红歌赛”“红船先锋表彰”“红船组织生活”“真情五送”:“一员双岗奉献周”“红船行、看嘉兴”等活动,多次组织开展全国性的以“精神传承、思想升华”为主要内容的红船精神研讨会,组织“红色影视作品展播周”“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以“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党的生日党员的节日”为主题的红船节,已成为嘉兴党建文化的独有品牌。多次举办中国红色旅游交易会、中国红色旅游高峰论坛、中国红色旅游推进会以及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等系列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学党史、强党性、跟党走、作表率。成立全省首家南湖红廉馆,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党90多年来红色廉政历史以及我市近年来南湖儿女的红色廉政文化建设成果。

强化党员志愿服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党员的风采,榜样的力量。爱岗敬业是文明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人人爱岗敬业,整个社会就会拧成一股绳。一名党员就是一个窗口、一座前行的灯塔。十年前“一员双岗”成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舞台,十年后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成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围绕打造红色志愿之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化96345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建立41个“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10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微心愿”2万多个,全市已有5万多名有一技之长党员成为志愿者,市区平均每10名市民中就有一个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平均参加志愿服务超过50个小时,累计服务群众达126万人次。“有困难找党员,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广大党员干部用行动践行承诺,涌现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形成了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服务品牌。他们有年逾八旬依然坚持红色讲台的耄耋老人陈钦甫、“拼命三郎”式女司法所长姚爱根、为大家舍小家的援疆医生罗开涛、24小时全天侯服务的嘉兴电力“红船服务队”,这些感动嘉兴最美人物在南湖之畔已唱响“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的主旋律,实现了一名党员影响一群人,一群人点亮一座城市的灯塔效应,党员志愿者成为文明的窗口,激发全社会向上的力量。

二、弘扬红船精神、打造党建高地,必须始终奔涌逆水行舟、筚路蓝缕的创新激情

从南湖到井冈山、到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这是一条雄关漫道。红船精神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刻舟求剑、因循守旧,必须勇立潮头、敢于创新才能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创造力的必由之路。

网络党建搭建云平台。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嘉兴乌镇契机,主动适应“互联网+”新常态,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工作创新,从开展互联网企业党建、实施“互联网+”行动、营造互联网清朗空间三个方面入手,打造智慧党建工作新模式。红船云平台就是运用现代网络信息云技术成果,通过整合资源,借助卞、系统、网站、地图和手机五大载体,构建了集自愿服务、创先争优、学习平台、党务管理、网络调查、数据对接等多项功能,有效解决基层组织教育难组织、志愿活动难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难管理、党员流转难掌握等难题。探索经济链与组织链、实体链与虚拟链双链融合,在线上开设微党课、认领微心愿、组织微公益,使组织生活嵌入日常生活。这种虚拟的网络党建空间,有图有真相,党务管理住进了“玻璃房”,开启了网上与网下互动、支部与党员联动的新格局。鼓励各级组织应用网站论坛、微信群、QQ群平台,建立网络e支部、红色E家园、党员QQ群虚拟活动组织。淘宝式对接帮扶、点对点在线报到、一体化服务网络,自从有了云平台,全市党员志愿服务驶入了多元式淘宝“快车道”。云平台通过网络自主点学、终端互动助学、站点集中教学,全市68783名党员依托云平台吃上了“空中微课堂”党员教育培训的“自助餐”,顺利取得了自主学习积分。大力培育一批网络诚信达人、经营达人、创意达人、公益达人,团结争取网络意见领袖为我所用。对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热点事件第一时间占抢信息制高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主流声音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传递社会正能量。

青春党建奏响四季歌。青春是最动人的乐章,是最蓬勃的力量。将公益季、成长季、创意季、闪光季的青春党建四季歌从偶发性组织向品牌化拓展,引领青春航向、构筑青春堡垒、创新青春模式、回应青春诉求、释放青春能量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党建于2014年在嘉兴首航并在全省推广。以快乐、时尚、阳光、向善的工作理念,吸引青春领域广大青年党员,先后开展了“青春公益、治水先行”“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希望书库”“公益创投”等主题志愿活动,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组建网络青春党支部,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中有共同追求的青年党员,通过网络和智能手机终端聚集在一起,有效打破时空界限和身份壁垒。在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占一半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探索开展梦想之美、青春之美、形象之美、服务之美、关怀之美的五美青春党建,把中国梦、强企梦、个人梦有机结合起来。秀洲区组建了青春党建E家园、南湖区建立了青春党建6度指标体系、海盐县举办青春蓄力课堂、经开区建立青春e支部、桐乡打造电商创业党建项目,从扶持青年创业到助推青年成长。青春在这里点亮、浪花在这里激荡,生命处处绽放光彩,广大青年党员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三联三会架起连心桥。党组织书记联系企业出资人、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经营管理人员、车间班组与普通党员联系职工群众,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党群议事会、党企联席会,这是我市在2013年“双强百佳”两新党建先行试点基础上,于2014年全面推广的“三联三会”工作机制,打造联系服务企业“最后一百米”,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属性,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和合共同体”,被省委组织部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嘉兴样本”,在全省加以推广。青年职工必联、新进职工必联、外地职工必联、困难职工必联,连心走访、师徒结对、学教帮带已在许多企业蔚然成风。通过开好三会,人人有话筒、事事有说法、件件有着落,及时回应职工诉求,畅通党群沟通渠道,增强员工归宿感。为青年党员组织DIV草坪婚礼、双职工“秀爱之旅”个性化活动,对青年员工提供特殊时期关怀慰问,生日有蛋糕、生病有探望、婚庆有祝福、添丁有祝贺,普及滋养员工企业文化,突出志愿服务主题,开创企业甜蜜党建,不断增强“两新”党建工作的亲和力,形成了企业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增强了企业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人而达人”的社会责任感。

三、弘扬红船精神、打造党建高地,必须始终铭记载舟覆舟、风雨同舟的深刻哲理

画舫当年包孕大,一篙烟雨换人间。94年前红船定格为中国共产党前行历程的最初意象,94年后红船定位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思想坐标。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好比舟与水的关系。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私利,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营造鱼水情深关系。“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拨,以其有本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资源就是有亿万群众的拥护支持,要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市委常委每年下基层不少于3个月,市级领导干部每年到镇(街道)基层联系点至少1次,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联系村(社区)不少于2次,市级机关部门党员干部每年到本部门本系统基层单位不少于2次。开展基层走亲心连心活动,市委书记任期内要走遍全市各乡镇(街道),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要走遍联系对象,县(市、区)书记任期内要走遍各村(社区),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每年要走遍村(社区)。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村里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家庭必访。推行农村党员联系群众“一联三会”制度,全市6.9万农村党员结对联系56.6万多户群众,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党员联户包片全覆盖,一个党员就是一座桥,一个支部就是一张网,每名党员都有一份责任田,每个支部都有一张服务网。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关乎人民群众人心向背的大事情。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去年以来,全市1.26万个基层党组织、22.7万名党员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受了一场见筋见骨的党性洗礼和党性大考,人民群众对解决“四风”问题评价“好”的占97%,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目前,我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全面展开,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续深化,是优化政治生态又一重要举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抓起,国之法,党之纪,是每个党员干部心中时刻要扭紧的戒条。心中有敬畏,才能守纪律讲规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查处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民、心中有戒,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坚守共产党员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底线。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有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群众期盼的好干部,用事业呼唤的好干部。对正职人选实行多轮推荐、储备建库、定向提名、集体票决;对副职人选实行空岗预告、多元推荐、比选择优;对平职干部交流人选预告后,进入民主推荐、初始提名;对后备干部实行竞争式入库考试、动态式分类管理、一线式实践锻炼、比选式提拔使用。推广基础量化赋分、主观开放题测试、差额定性定量考察、聘请群众评委、面试现场电视直播的创新举措。秀洲区王江泾镇、嘉善县干窑镇两个镇试水了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工作。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干部选拨任用工作记实制度。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德才兼备,择优录用,让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

营造学法尊法氛围。法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民的期盼,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的新期盼,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法治的温情。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市场规则的制定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是法治社会的基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终极目标。儒家中庸、佛家慈悲、道家无为,这些传统文化都蕴含着公平和合理念,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讲做事情要一碗水端平。我们需要建设一个法治国家、一个法治社会,这不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领导立法、保障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学法上要有所作为。把党员干部作为“六五”普法重点对象,以法律进机关为主要载体,坚持党委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组织人大常委会拟任干部和非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以及新任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开发网上学法考试平台,每年组织近3000名市管领导干部和全市公务员进行网上普法考试。全面构建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建设,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不断丰富基层治理形式,实现平安嘉兴九连冠“满堂红”,让法治信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最大公约数,实现法治觉醒,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让比太阳还光辉的法治阳光普照千家万户,让法治撑起一片蓝天。

(作者系中共嘉兴市委组织部长)

猜你喜欢

红船青春干部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