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写最美县建设新篇章

2015-09-10毛溪浩

廉政瞭望 2015年8期
关键词:桐庐总书记建设

毛溪浩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是在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夏宝龙书记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主题,作了重要报告。这个报告,主题鲜明、文风朴实,既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的讲话精神高度契合,又与本省实际紧密结合,既体现了“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体要求,又突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使命担当,为我们抓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的工作报告,具体有“三大真切感受”、“五大基本认识”。

所谓“三大真切感受”,一是真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人民的深情厚意。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浙江考察时深情地说,这次来很想多走几个地方,多看看浙江变化,多看看浙江的干部群众。三天的匆匆行程,总书记的一言一行无不显露出对于浙江这方热土、对于浙江的人民饱含的那份情意。二是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浙江发展的殷切期盼。三天两地,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都针对当地发展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最后的座谈交流中,他更是围绕“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总体要求,希望浙江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体现出对于浙江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三是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在浙江讲话的丰富内涵。总书记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要求浙江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做出新作为、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牵引作用、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协同推进。这“八个方面”的具体任务,抓住了浙江各项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工作的要义所在、重点所在、关键所在,既有针对性,又对全国有指导意义,为我省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

所谓“五大基本认识”:

一要保持定力、坚定发展美丽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新建社区考察时,当听到村民说青山绿水可以致富,“现在办农家乐致了富,盖新房、买了车”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就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对于我们桐庐来讲,去年7月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就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的决定》,就是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支撑,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桐庐实体经济升级版。桐庐“美丽经济”概念的提出与实践,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进一步找到了重大理论依据。今后,我们将始终沿着“一个目标、五大桐庐”的奋斗方向(即围绕建设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全力打造风景桐庐、低碳桐庐、人文桐庐、开放桐庐、幸福桐庐),不动摇、不折腾,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大力发展与美丽生态、美丽城乡相适应的美丽经济,全面加快“五美”桐庐建设。

二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谈到改革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推动发展关键是要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近年来,我们围绕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省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县、市城乡统筹示范试验区等试点,深入实施“桐改538计划”,基本完成“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建立了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机制,农村住房确权颁证及抵(质)押贷款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空心村“二次创业”试点模式逐步推广并受到汪洋副总理的积极评价,“三位一体”农村居家养老项目还荣获全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工作荣获2014年度杭州市特色创新项目考核第一名。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从上级精神把方向,从问题导向求突破,从外地经验得启示,从基层首创获营养,积极打造新常态下体制机制、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民生和谐等新优势。

三要以人为本、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我们践行“宁可政府支出紧一点,也要挤钱惠民生”的理念,全面落实“三个不让”保障底线(即不让桐庐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不让桐庐的百姓因大病而过不上温饱生活、不让桐庐的老人因空巢而无人照顾),通过“桐庐百姓日”、“政府开放日”等活动畅通政民沟通渠道,实施农村老年人春节慰问金、城乡公交票价一体化改造、大病致贫帮扶公益金、967000百姓热线等惠民实事。下一步,我们将以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县建设为契机,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党政善治、社会共治、基层自治”的良好治理格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要崇文尚德,弘扬核心价值观念。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积极倡导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推动“最美盆景变风景”,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我们倡导诚信、友善、责任、包容的价值取向,广泛开展“知我桐庐·爱我桐庐”活动,连续两届举办“感动桐庐道德模范评选”,不断丰富“道德讲堂”、“全民阅读·书香桐庐”等载体,扎实推进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美丽桐庐”四大文明行动,呈现出“最美个体”和“最美群体”竞相涌现,由“盆景”转化为“风景”的生动局面。我们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扎实开展文明创建九大专项行动,全面深化“人文桐庐”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传递正能量、唱响好声音”的良好环境。

五要从严治党、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等等。我们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走亲”活动,建立健全“住夜值班”、“四个是否”考评等密切联系群众十项机制,得到省、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做法还在全省作风建设座谈会、全省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会议作经验介绍;深入实施县管领导干部“四比一争”考评、“三诺三比”电视助政和不敢担当情形问责等干部考察制度,出台《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意见》,建立每季度村干部视频交流机制,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今后,我们将积极适应管党治党新常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夏宝龙书记反复强调“学是为了更好地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落实省委全会战略部署,关键是要见行动、见真招、见实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赴桐庐考察指导,作了许多重要讲话。早在2003年4月10日,他第一次亲临桐庐调研指导,就桐庐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提出了“做大做强、强化特色、拓展空间、城乡联动”16字方针。现在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是当年的16字方针,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的桐庐实践,对于我们以“五个美”为内涵的最美县创建,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将以此次省委全会为契机,牢牢把握“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围绕“16字方针”,进一步增强信心、增强动力,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真正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决策部署在桐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在做大做强上谋新篇。习近平同志在桐庐调研时曾指出: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围绕这“三个优势”,我们抓经济转型升级将重点突出“转、育、引”三方面。一是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组合拳,重点推进规上企业“三个全覆盖”工程(就是“四换三名”工程全覆盖、科技活动全覆盖和人才工作全覆盖),大力实施“龙头型和成长型企业双培育计划”,有效提升改造制笔、针织、箱包等传统产业,有效推进国际2?郾5箱包产业园等项目,做大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水力发电设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块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抓住“互联网+”的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在桐庐生动实践。尤其要以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为主攻重点,以电子商务和智慧安防为有效突破,大力培育信息经济、快递物流、乡村旅游、养生保健、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打造健康小镇、智慧安防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察的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龚正书记的推动下,海康威视项目落户桐庐以来,各方通力合作、全力加快进度,今年10月一期建设也完成并投产,二期招拍挂也在6月底实施。我们将以“千亿海康”产业为示范引领,积极延伸智慧安防产业链,促进数字技术、物联网、信息软件等智慧产业协同发展。三是强化创业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坚持敢想敢干、舍得投入,降低创业审批、扶持等政策门槛,推动创新资源向创新主体集聚,激发创新活力。实施工业龙头型和成长型企业“双十”计划,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档次和科技含量,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坚持自主创业带动创新,加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及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拓展科技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园,引导和激发各界人士参与的热情,着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要在强化特色上谋新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始终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的要求,我们将努力在三大领域打造“桐庐特色”。一是生态文明。生态是桐庐最美的底色,我们将在巩固提升“三个率先”优势(即率先完成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率先开展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覆盖,率先实现全域主要河流随处能游泳、随时能游泳)同时,进一步拉高标杆、提升标准,紧紧抓住列入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水利部“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的宝贵机遇,坚持水、气、土三共治,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水质由能游泳向能饮用转变,空气优良天数向优质天数转变,试点县向示范县转变。全面实施“三双计划”(即双减少,减少烟囱和燃煤锅炉;双整治,淘汰整治落后产能和整治黄标车、工程车和工地扬尘;双严格,严格准入项目和查处监管机制),加快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严格落实除特殊情况外的“五个不准”决定(不准砍一棵树,不准填一座湖,不准卖一块石,不准挖一粒沙,不准出让一座石塘),加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保护,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前列。二是美丽城乡。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镇村,着力打造县域大景区。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最美县城首位度,健全完善风景桐庐建设规划体系,注重凸显山水特色和文化元素,有序建设杭黄铁路站场综合体等重大区块,统筹实施城市公建设施类、经济产业类等重大项目。坚持不以规模论大小,而以品质论高低,扎实推进新城区丰满拓展、老城区四改联动,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美丽度。深化县城智慧城管建设,鼓励引导市民参与融入精细管理,有效提升最美县城的品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秀美乡村精品度,围绕“四位一体”,即环境、产业、文化和公共服务,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工程,分类打造一批精品村、培育村和特色村。深入实施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清洁桐庐等专项行动,结合美丽公路、生态河道、旅游绿道建设,努力创建村落景区和精品路线,使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三是社会治理。以纳入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城市为契机,以全省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和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现场考察点为新起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好家风、村风、民风,不断深化桐庐百姓日、政府开放日、电视问政、网络访谈等政民互动做法,健全村级商会、环保协会、慈善分会等自治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楼下书记、和事佬、志愿者服务等民间草根力量,提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三要在拓展空间上谋新篇。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要求桐庐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大开放战略,抓开放型经济、抓市场占有率。我们将重点在三个领域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挖潜内部空间。桐庐目前主要有富春江科技城、富春山健康城、迎春商务区、慢生活体验区及江南古村落风景区等重点产业平台,我们将在促进各大产业平台空间拓展、内涵提升和产业集聚的基础上,以“双低开发”(低丘缓坡和低效资源)为重点,进一步激活青山绿水和低效土地,实现腾笼换鸟、资源唤醒。二是拓展网络空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孕育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将抓好全国首个阿里巴巴农村发展战略试点项目和农村电商全国培训中心建设,在打通网货下乡畅通渠道同时,进一步扩大特色工业品和绿色农产品网销的市场。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办好两项重大活动,一是筹办首届国际快递产业发展大会,二是全国第二届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大会,以举办全国性大型活动来带动信息经济发展、拓展更大发展空间。三是扩大开放空间。紧紧抓住桐庐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极大提升的窗口期、机遇期,筑巢引凤,以美丽环境打造美丽经济,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的双招双引“一号工程”,健全完善县领导联系招商项目和联系人才机制,寻求更大空间、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杭商院二期、九三学社全国学术基地、瑞金—富春山居医疗养生基地等项目,努力争取更多“大、好、高”项目和“高、精、尖”人才落户,切实把环境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

四要在城乡联动上谋新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联动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加快融合融入。主动承接长三角城市群和大都市的溢出效应,抢抓杭州“两区”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城市示范区)国家战略机遇,深化与滨江区、拱墅区两区的区县协作体系,切实做好杭黄铁路、千岛湖饮水配水工程等重大项目保障,谋划轻轨交通、黄金水道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加快融杭融圈发展步伐。同时,立足县域实际,以中心镇、特色镇为城乡融合战略节点,统筹推进规划体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一体化工程,提升县域城乡融合度。二是推动要素流动。以列入市城乡统筹示范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深化农村住房“两权一房”质(抵)押贷款,全面推广“城里人第二居所、空心村二次创业”的试点工作,探索“居农联建、共有产权”、低丘缓坡利用、林地“征转用”等工作,有效推进城乡要素流动、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尤其要坚持既建设农村又经营农村的理念,深入推进“乡乡四个有”(即有村落风景区、有特色产业、有民宿经济、有农村电商),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实现村美与民富互促共赢。三是优化民生保障。切实增强底线、普惠、平安三大意识,健全大病致贫困难群众帮扶公益金等制度,推广“三位一体”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全面筑牢“三个不让”的底线;积极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深化教育卫生双提升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完善平安月报制度,发挥平安网格作用,统筹做好矛盾排查、信访包案、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实现平安桐庐“十一连创”。

猜你喜欢

桐庐总书记建设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