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0年,蒋介石亲手改造国民党

2015-09-10

妇女生活 2015年11期
关键词:陈诚行政院长派系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抵达台湾。痛定思痛,他决定改造国民党。

1950年3月,为了积极改革,蒋介石打算更换“行政院长”,以陈诚换掉阎锡山。陈诚是蒋介石信任的嫡系将领,深为蒋所倚重。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行政院长”提名必须经过“立法院”的同意。蒋介石积极与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沟通,但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尤其是“立法院”最大的派系CC系(这是“二陈”陈果夫及陈立夫领导的派系),强烈地反对陈诚。蒋介石信赖的张群、雷震也有意见;省主席吴国桢干脆提出辞呈,表示他的不满。

蒋介石在大陆惨败后一直压抑在胸中的羞愤,终于在1950年3月6日爆发了。那天原本是国民党要在中山堂举行例行总理纪念会,没想到蒋介石一上台,劈头就说:“中华民国亡了!”在座的党政干部吓了一跳,全场顿时鸦雀无声,空气几乎凝结了。蒋介石接着指着自己说:“我是亡国之奴。”他这个亡国之奴要对“亡国之主”讲几句话。他说,大陆失败是他领导无方,心中羞愧,无地自容。今天大家在台湾,实际上是处于死里求生的状况,退此一步,别无死所,而他也没有脸流亡海外。可是,同志到了这个地步还在计较个人利害、相互攻讦,他至为痛心。说到这里,蒋介石眼泪夺眶而出,言语哽咽,几度中断说话。这是他第一次放下领袖的尊严,把一直隐忍、压抑的羞愤一股脑儿发泄出来。蒋介石的言辞和眼泪深深感动了在场1000多名党政干部,很多人随着流泪,最后唏嘘流涕此起彼伏,“全场多泣下”。

经过这场“中山堂同哭”,改革反对者的态度软化了,人选的事情立刻峰回路转,吴国桢取消辞职,CC系领袖陈立夫也表示支持陈诚出任“行政院长”。当天晚上迅即召开“中央常委会”,出席会议者388人,306人投票同意。这样,便以多数票顺利通过了陈诚提名案。

1950年3月15日,陈诚顺利就任“行政院长”,开始铁腕推行改革。

不过,问题并没有解决。“立法院”和“行政院”之间的对立相当激烈,CC系的“立法委员”经常抵制“行政院”的措施。蒋介石下定决心,彻底改造国民党,首要之务就是去掉派系的掣肘,尤其是CC系。蒋介石提出的改造案是个破釜沉舟的做法,停止“中央执行委员会”以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职权,也就是把当时国民党运作的核心机构停权,由一个全新的“中央改造委员会”取而代之,而新的改造委员会人选一律由他遴选。

国民党内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个颠覆的想法。蒋介石怒从中来。常委会上他威胁说,党的改造不容再缓,否则他不能再以总裁的地位领导这个党。他还负气地说,如果同志不信赖他,不愿意让他领导,大可去另行组党。蒋介石发了大脾气,中常委们只好纷纷站起来表示赞成,改造委员会的原则才得以通过。

1950年8月5日,蒋介石成立中央改造委员会,亲自挑选16名改造委员,包括陈诚、张道藩、蒋经国等。这16位改造委员个个年轻有为,平均年龄47岁,都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其中9位曾出国深造,两位拥有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许多党政重要人士被排除在改造委员会之外。最令大家跌破眼镜的是,与蒋介石关系密切、长期主管党务的CC系领导陈立夫、陈果夫均不在榜上。与此同时,蒋介石很有技巧地把那些党内反对改革的人孤立起来。他设立了一个“中央评议委员会”,把各派系如CC系、桂系、政学系等元老党员任命为评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地位高,但有名无实。蒋介石表面上对他们颇为尊敬,实际上是架空他们,防止他们干扰党的改革。

1950年夏,陈果夫重病在床,早已不参与政治;被任命为评议委员、活跃政坛的陈立夫则什么职务都没有。为避免CC系成员继续纠缠,蒋介石不惜要求陈立夫立刻出国。陈立夫甚至来不及跟亲友道别,匆匆忙忙于1950年8月4日离开台湾。第二天,8月5日,蒋介石宣布改造委员会正式成立。

(摘自2015年7月10日《报刊文摘》)

猜你喜欢

陈诚行政院长派系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陈诚的四年级
狠心的龙虾妈妈
爱情不止眼前的苟且
民進黨派系新動向
台“行政院长”否认与黑道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