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访问太平洋岛国的重要历史意义

2015-09-10汪诗明王艳芬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年24期
关键词:斐济一带一路

汪诗明 王艳芬

【摘要】习近平于2014年11月21~23日对斐济进行了中国国家主席的首访,并且同与中国建交的八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了集体会晤。这次访问意义重大而深远。首先,重视和发展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是对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格局的补充与完善;其次,习近平访问太平洋岛国,有力地诠释了中国一贯所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理念;第三,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最后,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为今后双边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习近平 太平洋岛国 斐济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5.24.00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11月21日对斐济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22日在楠迪同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莫里、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瓦鲁阿图总理纳图曼、库克群岛总理普纳、汤加首相图伊瓦卡诺、纽埃总理塔拉吉等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了集体会晤。①这次为期三天的友好访问,必将对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格局的全面构建、对中国一贯所奉行的外交理念的诠释、对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务实合作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对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格局的补充与完善

习主席对太平洋岛国的访问是构建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外交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某一段时间内,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准绳而制定的对外关系方针路线,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关系到本国生存发展的战略。外交战略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外交战略作用下所形成的外交关系大势。外交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变迁是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分不开的。

就中国而言,自身国力的增长无疑是催生外交战略格局形成与变迁的基础或主导因素。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到了2014年第二次举行APEC领导人峰会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是日本的两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提升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并且成为当今多边国际经济议程的重要设计者和推动者之一。与此同时,国际政治格局与安全局势亦处在深刻变化之中。由克里米亚公投所引发的乌克兰危机导致俄欧、俄美关系吃紧,制裁与反制裁不断升级,大有回归冷战之势。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全面铺开,但并没有给这一地区带来安全平衡态势,潜在冲突系数大大增加,中美互信受到影响。国际反恐战争看似告一段落,但由基地组织延伸并最终独立运作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强势崛起,震惊世界,迫使本已从伊拉克撤军的美国掉头重返,大举空袭“伊斯兰国”。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有喜亦有忧。中国以“亲”、“诚”、“惠”、“容”为理念,盘活了周边关系,但菲律宾、越南在一些国家的怂恿下不断起事挑衅,在南海问题上大有黑云压城之势。③

国际形势出现的上述变化,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以及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空前的挑战。因此,在继承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原则的前提下,明确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和建构中国外交大棋局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就提出发展外交关系的新方针:“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审时度势,总揽全局,通过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为中国外交开篇布局,勾勒出中国当代外交战略的新格局。

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访问太平洋岛国前的短短一年半时间内,习近平主席的足迹已遍布俄罗斯、美国及欧洲国家,东亚、南亚、东南亚和中亚的周边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3月,习近平将俄罗斯作为就任国家主席后国事访问的第一站,此举突显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当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同年6月,习近平与奥巴马在美国加州的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一次不打领带的会晤,目的是探寻一条“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对荷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进行了访问,并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出席了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我们注意到,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是习主席此次欧洲之行的重要目的。

在习主席的前十次国事访问中,有一半的行程是在周边国家,擘划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一带一路”为双翼,习近平在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国密集访问,并对韩国、蒙古国两个东亚国家进行了“走亲戚式”的专程访问。这后两次访问是近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的亮点。与周边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对于确保中国的崛起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实质性地推动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大战略的进程。

对斐济的访问,是习近平2013年任国家主席以来的第11次出访。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访问太平洋岛国。对太平洋岛国的访问,与之前习近平对非洲和拉美国家的访问一样,属于中国外交战略格局中的发展中国家外交,其政治和安全意义不言自明。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属性需要我们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习近平主席对太平洋岛国的访问就是在践行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理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太平洋岛国也是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实践业已证明,发展中国家更容易成为中国的天然伙伴。这些国家大多经历过西方殖民的屈辱,当前又面临相同或相似的发展任务,双方共同点远大于差异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呈现的国家属性决定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需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友好往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国际议程方面有着共同的语言或利益。比如,在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或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方面,双方有着共同的诉求。而太平洋岛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将成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担当大国责任的重要政治依托。目前,太平洋岛国有14个,虽然其总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0.5%,但在联合国大会却掌握着7.25%的票数。这就是说,中国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太平洋岛屿地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④

其次,习近平的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太平洋岛国散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各30度范围内的大洋面上。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外,南太平洋岛屿扼守太平洋的东西、南北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价值,所以历来为大国所关注。

中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其海岸线总长达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显而易见,海洋决定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深度和广度。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进口大国,又是一个制成品出口大国和资本对外输出的重要国家。海洋无疑是中国经济的生命线。因此,海洋战略是中国经济战略和防务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太平洋之大,足以容纳很多国家,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冷战期间,美国在亚太地区精心构筑的岛链防御战线依然是美方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对这一地区有关国家的威慑作用不容小觑。在美国太平洋海洋扩张战略以及应对太平洋西部局势中,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岛屿国家就属于美国第二防御岛链的一部分。第二岛链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韩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因此,第二岛链通常被军事战略家们解读为检验中国海军能否自由出入太平洋而不受到美国封锁的关键地带。而发展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美国从南太平洋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从而为中国海军走向深海提供场域,也使得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多了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或通道。

第三,中国的国家统一大业需要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支持。南太平洋地区的局势不仅事关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而且也关涉中国的完全统一大业。目前,南太平洋地区是仅次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台湾当局第二大“邦交国”的集中地,这种局面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因此,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不可忽视的政治资源。

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争取更多的国家对中国统一大业的支持。习近平主席此次在斐济会见了与中国建交的八个岛屿国家的领导人,而目前仍与台湾保持官方关系的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所罗门群岛、图瓦卢等六个国家的领导人不在受邀之列。这体现了中国在国家主权问题上是非分明的原则立场,但考虑到这一地区岛国较为独特的国情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休兵外交”,所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对此解释说,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忽视”上述国家。中国和太平洋岛屿有更多的合作空间,且未来的关系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将发展得更好。也就是说,目前未与中国建交的岛屿国家,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那么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大门就没有被关闭。这一作法既彰显了大国外交的自信,又体现了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外交战略的独特。只要我们以经贸为纽带加强与该地区的互惠合作,传播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发展、合作”理念,那么我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将会与日俱增,从而缩小“台独”势力的国际生存空间,这对和平统一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世顺称,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与否完全取决于岛屿国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岛屿国家不可能与台湾当局建立了外交关系又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沈世顺还说,与中国建交还是与台湾当局建交是一个关于自身利益的选择,一些岛屿国家改变其外交立场也只是时间问题。⑤

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都有其较为明确和稳定的外交战略及其外交战略格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来说,制定较长时期的外交战略不仅是实现中国国家利益之需要,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所使然。在中国的外交战略布局中,既需要建构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需要把培育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纳入到总体外交战略框架之中,形成一个战略层次清晰、目标相互支撑的外交环状格局。缺少与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一环,不仅让中国的外交战略体系显得不完整,外交战略回旋余地小,而且对中国多维国家利益的实现也是一种损害。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理念的有力诠释

习近平访问太平洋岛国,有力地诠释了中国外交一贯所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理念。“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新中国成立后所确立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写进我国的宪法之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仅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完全一致,而且充实和丰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内容。

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印度和缅甸等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根本宗旨就是反对国家关系间的霸权思想与强盗逻辑,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尊严以及其他国家利益。在残酷的现实国际政治中,一些大国或强国自以为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标榜自己的价值观念具有普世性,对他国内政指手画脚,横加干涉。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大国强权或霸权外交的一种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中小国家尤其是微型国家之间如何相处是检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试金石。因为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需要大国的平等姿态,更需要大国做出实实在在的“让利”。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互利”。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变得日益强盛起来。对于中国未来外交发展战略的走向,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怀疑和猜测,还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忧心忡忡,有的则总是看不惯,因为“强国必霸”的逻辑在西方人的思维中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英国学者马丁·怀特就直言不讳地说:“世界大国这个字眼经常用来指在全世界拥有广泛利益的大国。更确切地说,我们可以将世界大国定义为在欧洲内部有效行使来源于欧洲以外的实力的大国。”⑦但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历来在双边外交中和多边舞台上把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准则,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才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这是一笔宝贵的国际政治资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国处理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时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岛屿民族争取民族独立或自治的过程中,中国就曾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在岛屿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和进行现代国家转型中,中国理解并尊重岛屿国家对其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在这一方面,感受最深的应该要数斐济共和国。斐济是南太平洋地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⑧,也曾是一个政局较为动荡的国度。19世纪英国殖民当局为发展当地甘蔗种植园经济而从印度引进大量契约劳工,从而改变了斐济的种族构成和人口构成。这种独特的二元种族结构为日后的政治纷争埋下隐患。当印度裔斐济人的人口超过土著斐济人人口时,英国殖民给这一地区留下的选举遗产则成就了印度裔斐济人当家作主的政治愿望。这自然引起具有浓厚部族主义情结的土著斐济人的不满。于是,军事政变就成了权力易帜的一种有效手段。⑨斐济现任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就是在2006年政变后于当年9月赢得选举成为国家总理的。他曾在2008年表示,斐济不会忘记中国对斐济动荡历史的理解,“当其他国家在1987年、2000年及2006年事件之后迅速谴责我们时,中国和亚洲的其他一些朋友对斐济发生的事件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更体贴的态度。”⑩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彼得·奥尼尔对此深表同感,他称中国是太平洋岛国的朋友。他说:“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

在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题为《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的文章。习近平说:“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而在主持与太平洋八个岛国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习近平就新形势下发展和提升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提出了五项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尊重各岛国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支持岛国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和决定地区事务,支持岛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政府之所以一如既往地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在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深受西方大国干涉之苦之痛;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非常清楚,新兴民族国家在其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在本质上纯属一国内政。每个民族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智慧与能力,外部干涉不仅会有损有关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会让问题变得错综复杂,因为有些大国的染指并不怀善意,而是企图施加影响,从中谋利。所以,当斐济国内政治局势出现动荡时,一些国家纷纷高举制裁大旗,不仅中止了斐济英联邦成员国资格,而且斐济在“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资格亦被中止。一些国家原先承诺的援助也随之减少甚至被取消。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劝谈促和,主张有关国家建立基础广泛的包容性政府。这一立场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誉。习主席在此访中多次重申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就是对我国一贯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国际社会本应是一个由许许多多负责任的国家所组成的利益或命运共同体。但是,狭隘的国家利益观往往致使一些大国把其责任和义务抛在一边,肆意地追逐单边利益。那么,何谓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简而言之,就是在双边关系、多边关系或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大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独大,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意志强加于别人;必须树立人类共同体的观念,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尽量去照顾中小国家的利益,公正、客观地对待它们的诉求与呼声,从而体现一个大国的气度与担当。

在习近平所倡导的“中国梦”的语境之下,中国外交不仅向外界传达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而且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坚持原则和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种新的外交战略目标决定了中国在与太平洋岛国发展外交关系时,始终把自己置于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位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是中国外交的权宜之计,而是战略决策”,这一点与一些大国在这一地区的外交战略有着显著差异。冷战期间,太平洋岛屿地区曾经是美苏等一些大国争夺的势力范围,甚至被纳入到各自的全球战略轨道。比如,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影响,美国不仅积极地构建岛链战略,而且以提供援助等手段对有关国家的外交和防务政策施加影响。苏联与美国针锋相对,不甘示弱。一时间,太平洋岛国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争相拉拢和施加影响的对象。冷战的结束不仅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总格局,而且凸显了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超级大国从此退出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竞争与角逐,对这一地区的援助也随之减少,甚至关闭了驻一些国家的使领馆。可以看出,一些大国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是因为冷战的需要,是出于一时的国家利益之需,而非从国家关系的本质以及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出发。随着中国在这一地区影响的扩大以及合作机会的日益增多,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忽视”这一地区的美国和日本又“回来”了。2012年8月31日,第24届太平洋岛国论坛在库克群岛举行。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方面罕见地派出由国务卿希拉里率领的多达50人的团队高调与会,并动用一艘航母负责后勤保障。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最高级别的官员参加太平洋岛国论坛。美国此举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一方面强化它在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另一方面平衡中国在这一地区日渐扩大的影响。正如新西兰前外交官、惠灵顿战略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迈克尔·波尔斯所言,多年来,华盛顿忽略了这些贫穷且战略地位也不高的岛国,而中国则通过援助与双边协定与它们培养起外交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得绝对是最低程度(的投入)之后,美国突然开始在太平洋投入更多了,而中国在过去数年里一直相当积极。”这种外交上的时进时退有力地诠释了太平洋岛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外交战略中,只是一枚棋子,是被利用的对象。而中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关注却从未间歇,不会因为忙于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或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而遗忘或忽视这一地区,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又回来”或“重返”的现象。因为中国与这一地区的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并不像某些国家所臆测的那样,是削弱他国的影响而谋求大国地区霸权的,而是中国所持的“和而不同”的文明观所决定的。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是出于一时之需之用,而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给予太平洋岛国在经贸合作方面以很多优惠措施,走共同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义利观”。2006年4月,在斐济召开的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开幕式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致辞中说:“中国并不富裕,但我们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温总理还表示,中方将免除太平洋岛国2005年底之前到期的对华债务,成立一个鼓励中国企业到该地区投资的基金,并让太平洋岛国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习近平此次对太平洋岛国访问时也承诺,“我们将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岛国提供支持和帮助,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岛国投资合作,帮助岛国解决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协助岛国把自身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共同繁荣之路。”中方多次重申,中国向太平洋岛国提供的援助是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是真诚无私的援助,旨在帮助岛国纾围解困,促进岛屿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这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而非谋求在这一地区形成政治或军事同盟。中国对太平洋岛国的这一援助立场与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外交场合下所阐明的“义利观”是非常契合的,即强调中国要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

利用多边机制来反映太平洋岛国的立场与诉求,中国在此方面发出了清晰而有力的声音,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应该担当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生了一些全球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问题,如粮食安全、全球性疫情、温室效应、反对恐怖主义等。就太平洋岛国来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粮食安全、领土安全等成为它们首要关注的议题。多边磋商机制是常常被用来寻求全球治理的一种模式。但是,由不合理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所衍生的多边磋商机制往往成为一些大国或强国操纵国际事务的舞台,广大发展中国家鲜有机会发声,即使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也常常得不到重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升。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去反映它们的呼声,从而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所以,习近平在与八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时强调了加强多边协调的重要性,重申:“中方愿同各岛国就全球治理、扶贫减灾、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道援助等问题加强沟通,维护双方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方将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向岛国提供节能环保物资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开展地震海啸预警、海平面监测等合作。中方将继续积极参与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等岛国地区合作机制,支持岛国联合自强、互帮互助、维护地区稳定和繁荣的努力。”

诚然,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小国家代言以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往往会遇到一些大国的阻力,也可能出现与大国关系失和的局面,进而失去合作机会,但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要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理性地对待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访澳期间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市场、资金、资源、信息、人才等等都是高度全球化的。只有世界发展,各国才能发展。”

推动双方全面深入务实合作

习近平对太平洋岛国的访问,是中斐建交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斐济的国事访问,也是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太平洋岛国领导人的首次集体会晤。这种突破性的高规格的外交举措既说明双边关系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为今后双边关系的发展指明方向,并注入强劲动力。

首先,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而高层交往是实现顶层设计的必要途径。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正式关系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中国与斐济建立了外交关系,后者也因此成为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太平洋岛国。此后中国与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库克群岛和纽埃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双边外交关系是在克服了诸多不利条件下才实现的。也正由于此,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在建交后也曾出现过一些反复。即使在建交后一直保持交往的双边关系,也由于种种缘故而未能前行。中国与斐济建交近40年才迎来中国国家主席的首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时期的双边关系的发展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相距遥远。太平洋岛屿地区传统上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后院”,而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以及日本逐步推行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太平洋岛屿地区又一次成为一个焦点地区,美日都加紧了在这一地区的外交与防务交流活动,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外交活动给予了超出常态的关注。地缘政治以及冷战思维的重新抬头等因素必将对太平洋岛国与中国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诸多不确定甚至是消极的影响。

鉴于上述情况,习近平主席对太平洋岛国的访问可谓恰逢其时。为确保这来之不易的双边关系平稳发展,避免一些国家或其他因素的干扰,需要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为未来双边关系的发展规划方向。这种最高层次的首脑外交最显著的作用就是增强领导人之间的尊重与信任,可以面对面地阐明各自的国家利益观以及为此而实施的外交战略,并且寻求高度集中的有效处理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途径。中方高度重视高层交往在双边关系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表示,中方欢迎岛国领导人访华,为双方关系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愿同岛国扩大政府部门、立法部门、政党对话交往,继续办好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机制性对话。这种旨在明确双边关系的发展路径以及增进岛屿国家利益的建议是中方高层对发展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所做的一项承诺,是中方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所做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这对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阶段的岛屿国家来说,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习主席的访问将推动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务实合作。与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总人口为815万,陆地面积近500000平方公里。但星罗棋布的岛屿所粘附的海洋经济区使得太平洋岛国的幅员极为广阔。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这里的金枪鱼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世界上约一半以上的金枪鱼罐头产自南太平洋地区。此外,这一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能源和各种矿藏。太平洋岛国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低,这给太平洋岛国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又存在良好的机遇: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存在对接国际市场和发展互惠贸易的前景;岛屿国家为摆脱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困而选择走多元经济发展之路的愿望较为迫切,需要外资的注入和技术的引进,需要消化热带经济作物的稳定市场。中国在市场、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方面拥有优势,对外开放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方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涵盖太平洋岛屿地区,400亿丝路基金需要合适的对接的合作项目。上述因素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务实合作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经贸合作呈不断发展态势。从1990年起,中国就派政府代表出席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2002年9月,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在北京正式开馆,此举大大促进了太平洋岛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旅游合作。1999年,双边贸易额为1.68亿美元,2004年上升至6.23亿美元,2005年则达到了创纪录的8.38亿美元。2006年4月,为了促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旅游、农渔业等领域的合作,在当年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上,时任外交部长的杨洁篪正式倡议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由此正式启动,中国专门任命了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特使。成立这一论坛的意义在于:首先,向论坛成员国清晰阐释中国对岛屿国家的外交政策,这是发展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基础;其次,了解岛屿国家的合作愿望以及在哪些领域可以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岛屿国家的发展提供助力。这是发展双边关系的内涵或动力。正如杜起文特使所认为的那样,“这个论坛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中国和岛国建立一个集体对话的平台,大家坐在一起,听取各方意见,达成共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指导”。如第一届论坛,中国就与太平洋岛国签署了近30项政府间协议。中方不仅向岛国提供了30亿元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还对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的产品实行零关税,鼓励这些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在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部长级会议,专题研讨贸易投资、农渔业、旅游和环保合作。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全面合作。双边贸易额自2006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至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了45亿美元。中国在太平洋岛国设立企业近150家,累计投资额近10亿美元,而2005年在这里的中资企业仅70家,协议投资额为1.1亿美元。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的目的之一就是深化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务实合作。习近平指出,“中方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我们真诚希望同各岛国分享发展经验和成果,真诚地欢迎岛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愿同各国深化经贸、农渔业、海洋、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将为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的输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中方将继续支持岛国重大生产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未来五年,中国将为岛国提供2000个奖学金和5000个各类研修培训名额。中方愿同岛国加强各界交流,继续派遣医疗队到有关岛国工作,鼓励更多中国游客赴岛国旅游。”习主席所展望的合作领域以及中方为促进太平洋岛国更多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给予的零关税等优惠措施,必将大大推动双边的经贸合作。

总之,中国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其市场巨大且潜力无限。太平洋岛国小国寡民,其综合国力弱,国际影响力有限。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并且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国不仅重视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而且付诸切实的行动帮助这些国家去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习主席的首访向太平洋岛国也向世界昭告,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习主席为发展双边关系所做的愿景规划表明,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尤其是中小国家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和福音。

注释

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所罗门群岛、图瓦卢等六个国家与台湾保持官方关系。

《中国借APEC会议成功展现国威》,《参考消息》,2014年11月13日。

王在邦:《大国外交新纪元——2014年中国外交述评》,《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7日,第8版。

徐秀军:《中国发展南太平洋地区关系的外交战略》,《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11期,第21页。

《习近平斐济之行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1/1121/16/ABJDF0TG00253B0H.html,上网时间:2014年11月22日。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译序第6~7页。

[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宋爱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Pacific Islands Economies-Building a Resilient Economic Bas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1996, p.103.

Jǖrg Wassmann(ed.), Answers to Western Hegemony-Cultural Practic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Oxford: Berg, 1998, pp.389-390.

《习近平斐济之行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汇通网,2014年11月21日,http://money.163.com/14/1121/16/ABJDF0TG00253B0H.html,上网时间:2014年11月21日。

《习近平“外交旋风”刮向大洋洲》,《参考消息》,2014年11月26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斐济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网,2014年11月22日,http://news.china.com.cn/world/2014-11/22/content_34122825.htm,上网时间:2014年11月23日。

《习近平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 构建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共圆发展繁荣和谐之梦》,新华网,2014年11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4-11/22/c_1113361879.htm,上网时间:2014年11月24日。

韩锋:《中国发展与南太平洋岛国友好关系战略解读》,新浪网,2006年4月12日,http://www.sina.com.cn,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日。

梁洁筠主编:《国际资料信息》,1995年第12期,第24页。

吴挺:《希拉里罕见访问南太平洋岛国》,东方早报网,2012年8月27日,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2/8/27/850905.shtml,上网时间:2014年11月23日。

Philip Dorling, "Fears over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September 2, 201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斐济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网,2014年11月22日,http://news.china.com.cn/world/2014-11/22/content_34122825.htm,上网时间:2014年11月23日。

Nick Perry," How China's gift of an aeroplane put Tonga, New Zealand at odd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June 25, 2014.

Energy and Poverty in the Pacific Island Country: Challenges and the Way Forwar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07, preface, pp.vii-ix.

[德]弗兰茨·努舍勒:《全球治理、发展与和平,全球秩序结构的相互依存》,参见[德]乌尔利希·贝克:《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张世鹏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259页。

习近平:《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 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2014年11月17日堪培拉,澳大利亚议会大厦,《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8日。

[美]埃尔默·普利施科:《首脑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461页。

C.Conand, The Fishery Resources of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Part 2, Holothunians,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1990, pp.1-94.

汪诗明、王艳芬:《用新视角审视太平洋岛国现代化进程》,《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第177~184。

《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斐济 原住民献上烤猪芋头》,中国青年网,2014年11月22日,http://news.youth.cn/jsxw/201411/t20141122_6101919.htm,上网时间:2014年11月22日。

责 编/郑韶武

猜你喜欢

斐济一带一路
澳媒抹黑中国斐济遣返行动
中国企业承建斐济公路项目竣工
斐济飓风数千人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