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特点及意义探析

2015-09-10吴新平牛少轩

人民论坛 2015年32期
关键词: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吴新平 牛少轩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腐败问题密集表态,有案必查,形成了持续反腐的高压态势。如今,“不敢腐”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廉政建设也已经成为“四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建设凸显了理论建设严谨、制度建设严密、作风建设严格、组织建设严肃的“四严”特点,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理论建设 制度建设 作风建设 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特点

理论建设体现严谨。康德曾言:“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若想在实践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就必须有一套严谨正确的反腐理论作指导。

第一,反腐理念在宏观上的科学性,即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建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党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其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①。腐败现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背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八大以来,中央高调倡廉、高压反腐的态度,反映了其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党的纯洁,坚决服务人民的特质。另一方面,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工作的几个突出理念,集中反映了以“两个务必”、“三个代表”、“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要求。可以说,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工作与党的宗旨和党建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具有理论根基的科学性。

第二,反腐手段在微观上的稳妥性。“标本兼治,治标先行”和“纠‘四风’,正社风”是开展反腐的两大切入点。其中“标本兼治,治标先行”是关于反腐倡廉理论上对原先“三个更加注重”理念(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②)的修正,这一修正更加适应了当前的反腐倡廉需要,也巧妙解答了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所存在的治标和治本的顺序问题,即“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③,为其他反腐举措的推行争取民众支持。另外,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阻力小、收效快,能循序渐进地展开“拍苍蝇”、“打老虎”,做到润物细无声。稳妥的反腐方法论使得当前反腐的每一步更加谨慎扎实,避免了疾风暴雨式反腐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反腐过程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一方面,在反腐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实际上就是对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打老虎”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老虎”时常是“苍蝇”的保护伞,甚至是腐败现象的祸首。通过对大案要案和高层高官腐败案的查处,对热衷于不正之风的小腐败者起到了震慑作用④,从而抓住了当前反腐工作的重点;“老虎”、“苍蝇”是腐败利益链的两端,强调既惩治“老虎”式的大腐败,又要打击“苍蝇”式的小腐败,则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又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苍蝇”数量很多,对国家和社会的蚕食不亚于“老虎”的鲸吞,如果任其发展,“苍蝇”势必成“虎”。所以,当前反腐在量变质变的哲学关系中,又发展出了要抓早抓小,有病就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⑤的反腐理念。

第四,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理论的构建是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在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初步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⑥,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强调战略地位,认清反腐形势;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廉政教育;加强权力制约,完善监督机制;坚持防治结合,推进法治建设;深挖腐败行为,严惩害群之马;服务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而中央高调反腐,保持高压态势就是对“强调战略地位,认清反腐形势”的继承和发展。纠“四风”、出台八项规定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廉政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对“加强权力制约,完善监督机制”的继承和发展。建立健全约谈制度;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党内法规,是对“坚持防治结合,推进法制建设”的继承和发展。“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对“深挖腐败行为,严惩害群之马”的继承和发展。减少官员手中权力,下放行政审批权是对“服务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的继承和发展。不难看出,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工作是根植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之中的,它具有极为严谨的理论来源。

第五,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工作取其精华地对域外廉政经验进行了借鉴。借鉴新加坡从幼儿园开始抓起廉政教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借鉴瑞典的政务公开透明机制—践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一论断;借鉴芬兰一百年前的《公务刑法》—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内法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借鉴香港的廉政公署建设—改革纪检监察机构;还有美国的财产申报、新西兰的保税制度等等。

制度建设突出严密。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工作始终强调反腐倡廉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并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力求反腐的制度建设更加严密。

第一,针对党的领导干部制定的廉政制度。首先,在政治上,2014年初中央印发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工作条例》,突出强调对领导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并对“破格”、“裸官”、“复出”等情况严格考察,体现出政治上从严治吏的风格。其次,在经济上,全面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前期全国各地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各地已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严格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国家统一的标准化申报制度也呼之欲出,这将有利于上级组织通过财产对各级干部的廉洁程度进行侧面监控。再次,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常抓常新作风建设,形成了长期改进日常工作作风机制。在杜绝“舌尖上的腐败”后,中央又取消了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配车。除此之外,还进一步健全了警示教育制度,严格规范了党内民主生活会,建立了相互监督机制。最后,在生活中,制度建设突破了公私藩篱,作为领导干部,其私生活也受到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种种制度,深入到领导干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鞭策其谨慎为官,重塑其公仆形象。

第二,针对党的各级组织制定的廉政制度。首先,地方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其中,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这一制度一方面是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⑦;另一方面,各级纪委也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者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包括党委和纪委的责任。落实廉政建设责任机制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工作对反腐主体的要求,即有权必有责,权责要统一。尤其是“一案双查”制度,更加严明了各级党委反腐倡廉的职责,是对各级党组织的极大鞭策。其次,中央纪委不断改进巡视制度。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各巡视组组长一次一换;关口前移,“下沉一级”了解干部情况,对巡视的地区和领域发现的问题线索,中央优先查办,自上而下地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千钧之势。再次,各级纪委普遍建立约谈制度。约谈已经成为“防腐疫苗针”和“反腐润滑剂”,为反腐的顺利展开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各级党政机关一方面严格落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另一方面,行政部门坚决下放行政审批权,减少经济发展的行政阻力,并形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的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反腐倡廉群众参与制度等其他廉政机制,以加强党务政务公开,透明干部任用,拓宽反腐渠道。这些制度纵横交错地形成了反腐之网、制度之笼。以这些制度为主干,其他各项反腐机制也将陆续建立,制约权力的机制将越织越严。

作风建设彰显严格。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工作以扭转作风为突破口,逐步展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且坚持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第一,2012年底,中央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可以说,规定本身就是改进工作作风的范本。无论是“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的细致和坦率,还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和坚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都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⑧。第二,中央强调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同时,对于已经违纪违规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坚决处理,真正做到亡羊补牢,惩前毖后。第三,积极推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来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例如,缩短会议时间、简化会场装饰;整顿公车私用、减少因公封路;缩减办公面积、严禁新建楼堂等。抓住每一个细节纠正“四风”,通过每一件小事弘扬正气,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递正能量。第四,习近平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这一论断,直指当前作风建设问题的症结,及时回应了有关抓作风建设能否持续的种种疑虑。

组织建设强调严肃。第一,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反腐没有纪律就不会有力量。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调纪律建设,“令行禁止守纪律”已经成为我党在组织建设中关于反腐败执行力问题的核心指导思想。中央的反腐精神不打折扣地传达到地方,中央的反腐举措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值得注意的是,严守政治纪律这一反腐特点不仅局限于传统腐败领域,它还涉及到党的兴亡和国家的安全。例如,在新疆和西藏地区,一些地方官员推进维稳工作不彻底,对三股势力和暴恐袭击心存侥幸,态度暧昧,甚至妥协。相较于单纯的经济腐败行为,这种违反政治纪律的腐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破坏更为直接且严重。所以,反腐倡廉必须强调组织建设的严肃性,要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对待敏感地区的具体情况,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问题,要做到令行禁止。

第二,组织建设的严肃性还体现在对“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践行。一方面,“打铁”的主体泛指中国共产党;“所打之铁”是指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自身要硬”则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政治素养好、领导水平高、工作作风实、执政能力强。另一方面,“打铁”的主体又特指我们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所打之铁”是指当前党内军内、政府机关、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存在的腐败现象;“自身要硬”则是要求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首先要严查自身腐败问题,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不断改良纪检体制以应对当前的反腐形势,“律己是以服人,身先是以率人”。

第三,组织建设的严密还体现在对纪检监察机构的改革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改革实践来看,十八大以来的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基本遵循了“同类职能相合并”的原则,该合并的合并,该加强的加强,既重视大部制运行,又兼顾专业化要求,其核心目的是要转变职能,实现“强化办案力量和强化内部监督”的工作目标。

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意义

第一,对干部起到了健骨补钙的作用。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工作就是给党员干部“补钙”,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坚持理想信念,自觉奉公服务。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中央严明反腐态度,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并出台一系列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规章制度,防止钙质进一步流失。然后是通过落实八项规定、纠“四风”、纪委定期约谈等反腐举措,对领导干部进行健骨补钙。而“补钙”则是一方面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被动灌输反腐倡廉意识,另一方面坚持“灭蝇打虎”,巡视基层,对其进行震慑警示,令其紧绷廉政这根弦,主动吸收钙质,强筋健骨。

第二,对全党起到了刮骨疗毒的功效。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工作,清除了党员干部中的害群之马,重塑了中国共产党三个先锋队的形象;挤压灰色收入、隐性腐败和作风之弊的生存空间,重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忍痛刮骨的气魄恢复党的各级组织的健康与活力,重生了中国共产党清廉为民的灵魂。

第三,对社会风气起到了抑恶扬善的效用。通过纠“四风”来正社风,有利于扫除社会不正之风,形成廉洁社会风尚。使我党的优良作风、传统的廉政文化以及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正义感被激发出来,依法执纪,合规办事。

第四,对国家起到了改善形象的效果。由于腐败问题愈演愈烈,部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当前,党的反腐工作剑锋直指作风问题,使人民群众目睹了反腐新政的成效,切实提升了全党全国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11月25日发布的《当代中国调查报告丛书:中国社会和谐稳定跟踪调查研究》显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受访者达7388人的调查中,公众对中央八项规定收效及对未来反腐败成效的信心超过了七成(25.5%的人表示很有信心,有48.2%的人表示较有信心)。与该机构2011年的调查结果(18.5%的人表示很有信心,39.1%的人表示较有信心)相比,中国公众对今后中国反腐败取得明显成效的信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3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评分第一次达到“4”这个量级,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腐工作的评价不断提高。一年多来,反腐新政提升了国家和政府的清廉形象,赢得了民心和更加广泛的拥护与支持,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作者分别为石河子大学教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王学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学习论坛》,2004年第4期,第16~17页。

②滕刚:“论胡锦涛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理论导刊》,2009年第6期,第53~55页。

③陈良飞:“中共反腐新思路初现‘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报刊荟萃》,2013年第6期,第25页。

④“‘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辩证法”,共产党员网,2013年5月30日。

⑤金德成:“反腐倡廉要抓早抓小”,《军队党的生活》,2014年第4期,第78页。

⑥黄红平:“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研究述评”,《桂海论丛》,2011年第1期,第18~22页。

⑦陈党:“构建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机制”,《求实》,2006年第3期,第24~26页。

⑧宁鸣:“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一场斗争—推进制度反腐的十项建议”,共识网,2014年8月4日。

责编/于岩(实习)

猜你喜欢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