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经济评论更有力量

2015-09-10欧阳优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经济日报经济

欧阳优

【摘要】经济评论是经济类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近些年,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经济评论工作,取得不小成效。然而,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新闻媒体的经济评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让主流媒体的经济评论更有力量、更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念好“短、实、新”的“三字诀”,在“适时”、“适度”上下功夫,从而真正引导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舆论发展。

【关键词】经济评论短、实、新适时适度

评论是媒体的重器,是意识形态的敏感神经。在所有的新闻体裁中,评论最能体现立场,在引导社会舆论中也最直接、最有力。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经济评论更是评论中的核心。与时政评论、军事评论、体育评论和娱乐评论相比,经济评论的论题更为专业、广泛,信息更为实用,经济评论在解读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和指导读者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经济评论工作,取得不小成效。一是量上增加了。各主流媒体纷纷发挥评论优势、加大经济评论力度,使得经济评论日益成为经济新闻媒体的核心内容之一。《经济日报》等多家党报整合评论资源、开设评论专版专栏,比如“联席评论”、“每周经济观察”、“新观察”等,评论的领域和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影响力与日俱增。二是评论的专业性和题材上有所拓展。各经济媒体注重以权威评论来宣传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发挥评论解疑释惑、指引方向的作用。在专业性增强的同时,评论语言更加口语化,往往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专业问题,提升了经济评论的传播效果。三是经济评论的形式更加丰富。各经济媒体除了署名评论外,还加大了系列评论、编辑部文章、社论等多种形式的力度,把经济问题蕴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增强了评论的吸引力。《经济日报》近年来推出的“钟经文”、“金里伦”文章,正在成为经济评论的风向标、定音鼓。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新闻媒体的经济评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一方面,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趋势、新特点;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引发的信息大爆炸,“人人都有麦克风”,各种网络思想和观点层出不穷,充斥着我们的舆论空间。在这样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新的舆论背景下,不仅多了一些过去不常见的经济现象,而且消退了不少以前习以为常的经济形态,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领域,带来了很多新的疑问。可以说,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经济新闻评论也面临着一个新的状态和形势。面对“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受众,面对众说纷纭的舆论新态,如何让主流媒体的经济评论更有力量、更适应形势发展?具体来说,要念好“短、实、新”的“三字诀”。

一是“短”。当今时代,大众正迎来一个“浅阅读”时代——年轻人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带有很强的跳跃性,追求的则是阅读的快感。经济评论也应该努力适应新变化,文章短一点,文字顺一点,用读者习惯的方式,慢慢引导其体味新思考,品味新观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短小精悍、观点明确的评论也更有力。近几年,《经济日报》的评论以“陈言务去”为追求,推出了一系列短小精悍、说理透彻的“短评”、“快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比如,2015年4月《经济日报》推出一组“深化改革、推动创新”系列评论。因为社会上关于改革创新的各个方面、各个形式的解读已经很多,再从意义、价值上长篇累牍地评论意义不大,于是评论员就采用了选择一个方面,开门见山、点到为止的方法,每篇评论针对一个观点,1000字左右,简单精炼地提论点、做论述,刊出后,读者反应很好。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专栏、《经济日报》的“快论”专栏,均是300、400字一篇,短小精悍,说理犀利,很有看头。此外,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还推出“微评”,140字简单凝练地说明一个观点,很有传播性,也对“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实”。相对于一般的新闻评论,经济评论的专业性比较强,如何把枯燥的经济数据、生僻的经济术语,化为鲜活、通俗的通用语言,如何将一个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讲透说清,考验着经济评论写作者。对此,“实”是一个精妙的解决之道。在这一过程中,举例子,讲故事,列数据,都是很好的落实办法。《经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既要“堵暗道”也要“修明渠”》,文章针对科研经费“跑冒滴漏”的问题,举出大量的事例,用讲故事的方式做论述,把一个晦涩的经济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实实在在,很有信息量,也很有可读性。

三是“新”。评论,是对各种信息的再加工,一定要说出一点新意来才有价值。这个新,不仅指选题要新,角度要新,还指语言要新。我们在写经济评论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老生常谈”的主题,比如,转方式调结构、经济体制改革、自主创新等等。如何在这些“老”问题上写出“新”来,其实就需要评论员更多的新思考、新观察。经济主题虽有规律性,但其面临的背景、形势,以及解决问题的深度、广度,其实都是新鲜的。结合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才能真正找到这些老问题的新涵义、新价值。而且,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们还将面临更多新话题,比如,互联网+,制造业2025等,这些新的经济问题都需要评论工作者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把握新趋势,发表新观点,提出新建议。此外,除了内容新、角度新,还要学会讲新话、用新词,这样才能更好地让读者接受、更喜闻乐见。如,最近《人民日报》的一篇本报评论部文章——《推进改革不讲条件》,文中写道——经络壅塞,在于气血不足;改革遇阻,则在于责任之气、担当之血不足。有些政府部门,迷恋审批,不肯跨前一步,造成简政放权的含金量不足;有的国有企业,享用着“垄断经营”的佳肴,抵触混合所有制改革、薪酬制度改革;一些地方在制定实施细则时,或塞私货、搭便车,或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调和”减利削权的改革方案。这是不讲大局、只讲条件的典型表现,致使“断腕”式的简政放权,有些变成了“剪指甲”;“金箍棒”式的改革,有些变成了“绣花针”。这里,“剪指甲”、“金箍棒”、“绣花针”这些浅显易懂又生动活泼的新词汇,把严肃的经济问题一下就带入了平易近人的境界,读来既有新鲜感,又容易理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短、实、新”,让主流媒体的经济评论更有力量,还要讲究两个“适”,一个是“适时”,一个是“适度”。

所谓适时,主要是强调评论的时效性。经济新闻应该跟着新闻走,要结合新闻热点,注重思想风格和特色,突出时效性与新闻性,力求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比如,近年来,《经济日报》在每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后都会有评论“发声”,针对当天会议的内容,结合历史纵向和经济发展横向,既保证突出评论的时效性,也努力在新闻背景和深度上进行挖掘,力求使评论有深度、新闻有厚度。此外,《经济日报》还专设“经济时评”专版,对社会经济热点话题及时评点,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亮明观点,抢夺信息第一解释权,使主流媒体的经济评论成为受众认识经济事件、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标尺。

所谓适度,主要是强调评论的广度与深度。这最能考验一篇评论的价值所在。近些年,《经济日报》在确保原有重大时政评论的同时,适时推出延伸的系列品种,重点是“钟经文”、“金里伦”署名文章两个系列。前者作为重大事件节点前夕的重大经济题材的深度剖析与严谨说理的评论衍生品种;后者为经济生活中思想认识和实践热点问题的分析阐释性文章。这两个品种的评论文章,正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展示了经济评论的功力。如,2015年3月《经济日报》在头版推出的“钟经文”——《迅速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文章针对时下的“创客风潮”,首次从价值和意义上定性,指出这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与当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同样级别的历史意义。这一深度定位和定性,理清了人们对于创新创业热潮的思想认识,对于人们进行下一步经济工作,有着很好的指导性。当然,这一观点的提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评论写作者深入研究中央精神、思考经济发展规律后,得出的重大结论。文章发表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全文转载,在网络上更是掀起了讨论热潮。实践说明,有深度、有热度的评论,哪怕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也具有重大的舆论引导力。

总之,经济评论是经济类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评论写作既要念好“短、实、新”的“三字诀”,还要在“适时、适度”上下功夫,从而真正从众说纷纭中展示主流声音,提升主流媒体经济评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作者单位:经济日报评论理论部)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经济日报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