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耳背 装颗“小螺丝”可重获听力

2015-09-10赵非一

家庭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植入体海波老伯

赵非一

老年性耳聋是最易被忽视的慢性病,在65~75岁的老年人中,其发病率高达60%左右。传统观念认为“人老耳聋”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不必去治疗。这种错误的观念往往延误了听力补偿和康复的最佳时机,除了会出现听力损伤外,还可造成中老年人心理障碍,甚至出现痴呆等症状。耳聋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最大“杀手”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的时海波教授提醒,老年人耳聋发现早期症状要及时就医,对于已经形成的听力损害,需运用一些必要的辅助手段来帮助改善交流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读者章老伯年过七旬,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但近来家人发现,和章老伯说话交流,他有时会毫无反应,有时则如“鸡同鸭讲”。面对这种情况,子女认为是章老伯年纪大了有些耳背,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就在上周五,章老伯去接小孙女放学,正准备穿马路时,一辆拉木材的大货车也正好要转弯,司机连按了几次喇叭,章老伯却“置若罔闻”,幸好司机及时刹车才没酿成惨剧。当小孙女把那“惊魂一刻”说给父母听时,他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拖着章老伯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老年性耳聋是缓慢进行的过程

章老伯最终被确诊为是“老年性耳聋”,而生活中和章老伯有着类似情况的老年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助理时海波教授介绍,所谓老年性耳聋,即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的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对于老年性耳聋的患者来说,听力下降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表现是在与熟人相聚的时候可以谈笑风生,但当与陌生人交谈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说话犹豫不决,或者是答非所问,在嘈杂的环境中则更为吃力;若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听力会继续下降,最终就如同章老伯那样,连汽车喇叭这样强刺激的声音也不能分辨。此外,老年性耳聋还会伴随着耳鸣的发生,刚开始是间歇性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现,以后就会逐渐变为持续性耳鸣,当病情不断加重后,甚至是白天也可以听见。

慢性病亦可致耳聋

时海波教授告诉我们,老年性耳聋主要是由内外两部分原因引发的。从外部因素来看,一般就是噪声污染的影响,如长期处在交通噪声、电器、机器等各种轰鸣声中,就容易引发老年人的耳鸣、耳聋症状。而从内部因素来看,慢性病和营养不良都是诱因。比如患有血脂异常的老年人,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往往会偏高;体内缺少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如锌、铁等也会影响到耳蜗的功能,进而导致听力减退。

“应该说,遗传因子、生活条件、劳动强度、饮食营养、精神紧张和慢性病等内外因,都是老年性耳聋最常见和最凶残的‘杀手’。作为老年人来说,尤为应该关注的是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因素,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加、小脂肪栓子增多等,都可以引起脑部供氧不足,使内耳过氧化物增多而致聋。”时海波教授提醒说。

耳聋可致老年痴呆、脑萎缩

除了像读者章老伯那样,因为听力下降而可能遭遇交通意外,老年性耳聋也会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不仅会直接导致老年人社交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当老年人感觉自己听不清、听不见之后,要么慢慢变得不爱开口说话,自我封闭;要么就是喜欢自言自语,无论哪种情况,其个人情绪都不太会好。”时海波教授介绍说,在他的门诊上,许多老年性耳聋的患者往往都伴随有焦虑、抑郁的倾向,严重者甚至还有自杀倾向,因为总感觉家人不和自己交流,有被遗弃的恐惧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耳聋会使老年人反应迟钝,智力衰退。且随着听力进一步下降、听功能的废用,还可能加重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提前到来,因此,老年人耳聋发现早期症状要及时就医,‘耳老背、眼老花,天经地义,不用医治’,这种观念不可取。”

微创植入“螺丝”,重获听力不是难事

尽管老年性耳聋在临床非常高发,但遗憾的是,对于已经形成的听力损害,目前尚无特效药,需运用一些辅助手段如助听器等,来帮助改善听力。但面对传统的助听器,由于佩戴后不美观、不适应等因素,许多患者十分排斥。对此,时海波教授特别介绍了一种新型助听装置——骨锚式助听装置(Baha)。

时海波教授解释说,我们日常所听到的声音,其本质都是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通常情况下,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通过外耳—中耳—内耳,进而激动耳蜗毛细胞的纤毛摆动,形成听觉电信号。这种空气振动传导的方式称为“气导”,也是我们最常用到方式。但其实人耳还有一种“备用”的声音传导方式,也就是“颅骨传导”。如果空气传导方式在到达内耳前被中断(外耳畸形、中耳炎等情况下可引发这一问题),就可以充分利用“颅骨传导”的能力,直接将机械波传导至内耳,使耳朵听到声音。而Baha就是颅骨传导式帮听装置中的“佼佼者”,也是目前唯一的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

时海波教授介绍,Baha由声音处理器、基座和钛合金植入体三部分组成。钛合金植入体是核心,它就像一颗“小螺丝”一样,通过微创手术被固定于耳朵后上方的骨质中,借助其良好的骨融合作用,就能真实地将声波振动传入颅骨。这种植入方式就类似于种植牙,其实并不复杂,而基座则是用来连接声音处理器和钛合金植入体。开机状态时,声音处理器能感受声音变化并转化为振动,振动通过基座和钛合金植入体传入颅骨,从而推动位于颅骨内的内耳淋巴液流动,毛细胞再将这种振动转化为神经电信号,最终达到产生听觉的效果。Baha可用于任何程度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和单耳全聋患者,尤其适合小耳畸形的听力障碍患者。

术后日常护理仍不可少

有些患者担心“耳骨上放个螺丝不安全,会有感染的风险。”,对此,时海波教授解释说,Baha的植入过程是微创的,安全系数很高,而且,基座上的声音处理器大小只相当于纽扣,完全可以隐藏在头发下,对外貌的影响也非常小,在工作、运动、娱乐时都可佩戴,也不会产生传统助听器那种耳堵塞感和啸叫等不适。

Baha虽然十分好用,但并不代表术后就能当“甩手掌柜”。时海波教授强调,在做好微创手术后,患者还必须从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入手来为听力“加分”:1.不吸烟、少饮酒。2.节制饮食,特别要节制脂类食物,多吃维生素类食物。3.做到劳逸结合,心情舒畅,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适度锻炼,积极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等疾病。4.避免接触噪声,不去以打击音乐伴奏的舞场。5.要注意日常用药安全,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猜你喜欢

植入体海波老伯
搏浪
老伯和桃园
人工耳蜗术后严重皮瓣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处治效果
机器学习在口腔植入体无损测量中的应用
3D 打印下颚骨植入体设计
山清水秀
说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