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阅读的好 “导游”

2015-09-09薛淑梅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性灵丛书文言

薛淑梅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专家说:“在学生的阅读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喜欢他应该喜欢的书籍,让学生吸收他应该吸收的‘营养,而‘怎么引导是横亘在中小学老师面前的一个急需逾越的障碍,老师们首先应该大量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具备跨越这个障碍的能力;其次,老师们要培养自己的勇气,有爱心、有勇气去解决这个语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最初,面对六本“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一本教材正在困惑的我,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悟。

●引领学生“读他应该读的”

学生一般不喜欢文言文,但不喜欢不代表他们不应该学。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他们现在不喜欢但应该喜欢的文言诗文中。当然,教师必须走在学生的前头,于是我开始研读《论语》《古文观止》等。

之后,我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入经典。除了带领学生读丰富多彩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外,我还引导学生学习李家声老师编写的《北京四中高中文言文校本教材》,这套书不厚,一共三本,每本30篇文言短文。《北京四中高中文言文校本教材》的选文标准是“两个样子”:第一,“人是人样子”。因为这些文言文是李老师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爬梳出来的,这些历史人物无论好坏优劣,无一不写得栩栩如生,李老师把这些“样子”整理出来,供我们学习思考;第二,“文是文样子”。这些文言短篇的写作水平也是一流的,堪称学生写文章的样板,这些写作方法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李老师的这些选文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兼顾,是质量非常高的选文。

我带领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本着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明白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掌握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来学习。如学习王冕的好学苦读;学习晏婴的善于辞令,维护国家尊严;明白《黠鼠赋》一文的寓意:人再有智慧,不专心就会出现疏漏,只有专心,才不受外物干扰;体会魏征规劝唐太宗应力避“恃其俊才,骄矜自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谦虚的重要性……同时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文化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方法,现在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学生都能够自主阅读了。像这节课中学生阅读展示的欧阳修的《咏春诗词五首》,以及袁中道的《游西山十记》都是学生自主阅读完成的。学生渐渐地喜欢上了古诗文。还能写一些文言诗文,这节课上同学们就写了《游王爷府记》、《赞鲲鹏落草原》,还真有点文言语感……

●引导学生“悟他应该感悟的”

“在教学上,教师应该是很好的导游,把学生带到风景的最美处,然后让学生自己领略美景。”北京四中李家声老师这样谆谆教导我。我牢牢地记着李老师的话,努力依照李老师这个理念来上课。课堂上,以生为本,尽力引导学生感悟,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这节课,作为教师,我只是引导学生品、读、说、听、写,让学生自己突破目标,完成本节课的主题。公安派主张的“独抒性灵”,学生理解有难度,我在此处做了一些点拨。

在上“独抒性灵”这节课之前,我用了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几篇文章读熟,疏通文意。在本节课上,我和学生直接从品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满井游记》入手,之后品读《春游西湖》, 让学生在品读赏析中一步一步感悟“独抒性灵”的写作风格。本节课,从教材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再到生活,学生阅读的范围非常宽阔,再也不是以往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一篇文章。写作来源于生活,得法于文本,读完之后,我又让学生读写结合,完成本节课读写的目标,同时让学生感悟到了他应该感悟到的。

通过这一段的教学,我深深地感悟到带领学生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与学生一起进入阅读的大海,在海里遨游,才能真正地有所感悟。否则,在小池塘里再怎么翻腾,也难以激起思想的浪花,也难以领略到语文海洋的辽阔人生的壮美。我想,这也正是“语文主题学习”为什么倡导课内大量阅读的原因所在。

附:八年级“独抒性灵”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满井游记》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山水人生》:《峡江寺飞泉亭记》《春游西湖》《游西山十记(一)》《咏春诗词五首》

○学习设想

本节课从教材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再到生活,既有文本,又有生活。写作来源于生活,得法于文本,让学生读写结合,在生活中读写,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品读文章,感悟优美的意境。

2.抓住事物的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个性描写。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乐寓于目而会于心,在与自然风物的对话中,物我交融,寓情于景,个性得到了张扬和抒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感悟公安派那 “独抒性灵”的写作风格。

二、品一品

1.按照作者的游踪品读《满井游记》的优美意境。

总写——水——山——柳条、麦田——游人——鱼、鸟——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满井游记》,深切地感悟文章的优美意境。

3.品读赏析《春游西湖》,感悟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议一议

1.体味“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这句话,联系文本,你悟出了什么?

2.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个性描写?

四、说一说

说说自己认为最有个性的、特点最突出的景物描写。

提示:可以是课本的,可以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可以是自己课外阅读的;可以是文言文,可以是语体文……

五、赏一赏

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

(展示赤峰草原独特风景的图片,同时播放草原歌曲《天下最美》)

六、写一写

把你眼中最有个性特点的事物介绍给大家。

提示:用自由之笔写自然之景,抒自然之情。

七、记一记

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答。——江盈科《敝箧集序》

猜你喜欢

性灵丛书文言
“人梯书库”丛书
博雅文学社:抒性灵之真情,写人生之华章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杂说书家之性灵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