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的高效、有效及『优化』

2015-09-09孙志毅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行数轴一节课

孙志毅

近十年,“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绝对是基础教育的时髦词。拥趸、跟风者、见机生利者蜂拥而上,不一而足。

最早的口号似乎是“有效教学”,其后,大半觉得不醒目、不震撼、不蛊惑,于是便生出“高效教学”。高效,对应的是“低效”,这本身没有错,似乎比“有效”更科学些、严谨些。 “有效”对应的是“无效”。严格地讲,“效”是个矢量,任何课堂都是“有效”的,“效”如同数轴,有正效、负效、零效之说。一节课,学生思维、情感、知识、能力、兴趣上有收获,有发展,这叫“正效”;如果一节课,使学生昏昏欲睡、索然无味、呆若木鸡,时间久了先厌烦这个老师,继而厌烦这门课程,甚至诅咒、痛恨学校教育,这就是“负效”了。而没有上述两种情况,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多上少一个样,既无收获,也无损失,谓之“零效”。如此说来,“有效教学”或许像一个“伪命题”。

“高效”原本的含义应该是“少耗时,多收获”,就是降低单位产值的耗能,与实业界的“少投入,多产出”相类似。但对教育而言,高效并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和方法,即通过什么手段和途径达到这个“高效”。54天出栏的、工业化生产的肉用鸡,是高效的,但不如散养的土鸡有营养、更安全;催熟的蔬菜、水果是高效的,品相也好,但不是安全的,味道也很不地道。就教育而言,以湖北黄冈、河北衡水中学为代表的极端性的“高效”—— “学生死学,教师死教”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高中三年不脱衣服睡觉”,以应对现行考试,定然是“高效的、有效的”,否则他们为何要这么做?肯定尝到了甜头。我们能选择这样的“高效”吗?我们要改变的不恰恰是这样一种“高效”模式吗?

高效,不仅仅是竭泽而渔般地追求短期效益(如考试成绩)好,更应该指向“长效”,即学生的终生发展,或曰学生的“人生质量”。

所以,“高效”也罢,“有效”也罢,说到底其实就是“优化课堂教学”那句老话而已。我们现行的课堂是“劣化”的。所以,与其使劲推崇“高效”,不如回归“优化”二字!

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的“罗马”是什么?就是教育规律!就是人类学习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表面上,各个“流派”说法不一样,有时还互相攻讦、诋毁,甚至为了表示“创新”而否定老祖宗说得对的地方。但撩起它们的面纱,骨子里是一样的,否则,它们更没有存在的价值了。那个“一样”的东西就是教育本真!

猜你喜欢

现行数轴一节课
抓现行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数轴的作用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托马斯的一节课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被抓了现行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