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的困境及出路问题探析

2015-08-29李雁冰王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问题对策

李雁冰 王平

摘 要: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是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加强党支部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党内民主生活会的相关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提高大学生党员对民主生活会的重视程度、完善民主生活会相关制度和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来改进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民主生活会; 问题; 对策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2.024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2-0097-03

民主生活会是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有效途径[1],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就逐步形成并完善的一种党内民主生活方式。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则是一种党员在支部里交流思想,对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找出解决办法,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2],它对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党的团结统一,是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很重要的法宝。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生力军,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2013年7月,中央三部委联合发文,对健全党员管理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严肃组织生活纪律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如何在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多元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确保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国家培养具备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良好作风的高层次人才,逐渐成为诸多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共产党员民主生活会的理论溯源与历史传承

高校要开好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必须对党内民主生活会的相关理论有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从共产党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就对共产党员民主生活会及其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见解,历史上党的领袖和经典作家如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丰富着这一领域的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时就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注重党内民主生活,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875年,德国民主党当局由于害怕其思想上的领导者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民主党自身提出的批评会给敌人提供武器,而未将其公开。但恩格斯断言:“担心这封信会给敌人提供武器,证明是没有根据的。……一个能给自己奉送这种东西的党该具有多么大的内在力量呵![3]”坚决主张要把这种批评公开化,终于使马克思这一批评在15年后得以发表。恩格斯坚决反对掩饰和调和矛盾的做法,主张通过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实现团结。他指出:“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4],且“为了党本身的利益,批评必然是尽可能坦率的”[5]。

2.列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样注重在党内开展民主生活,把进行尖锐的批评视为革命者的责任,初步制定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指导性意见。第一,列宁指出:“在批评缺点或向党的各个中央机构分析这些缺点时,应当慎重、合乎分寸,否则就成为搬弄是非”[6]。主张对党内同志的批评应实事求是、全面看问题,与人为善、掌握分寸火候。第二,要团结、保护发出批评的同志,严禁打击报复。1921年一位同志因批评领导被逮捕,列宁在得知此事后,立即要求有关部门放人,并逮捕指使抓人的领导。第三,要公平对待已改正错误的同志。1905年卢那察尔斯基在布尔什维克党内要求以宗教思想统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认真听取列宁的批评后,卢那察尔斯基正视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且继续受到重用和信任。

3.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生活会理论

民主生活会制度发轫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提出“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此后,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党内政治生活方式”和“治病救人的党内民主价值原则”[7]。延安整风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可以算作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生活会,而在中共党史上正式使用“党内生活会”的提法则是在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会上毛泽东要求大家“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要让人家讲话,让人批评”。并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为民主生活会的方针,使全党上下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过程,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的民主生活会理论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大力倡导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指出:“在真理面前屈服是可贵的精神,绝不是耻辱”[8]。 并重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9]的“三不主义”,要求以民主方式处理政治生活,反对压制和打击党内人士及人民大众。而对党员参加民主生活的制度性规定则始于1980年颁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该准则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二、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党员和支部对民主生活会不够重视

第一,就学生党员自身而言,不少党员对民主生活会和党章中关于组织生活的相关规定缺乏了解,认为这种会议可有可无,不能按时参会。第二,就组织者而言,很多学生党支部干部对民主生活会的组织策划不到位。民主生活会原是致力于发现、剖析和解决问题的会议,但当前很多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在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缺乏必要的征集民意和访谈过程,致使会议内容和目标不明确,整场会议泛泛讨论,缺乏针对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民主生活会内容空洞、形式呆板

第一,就民主生活会的内容而言,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不具备应有的实质内容,他们往往把民主生活会单纯地开成发展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会议。即使召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也很少会有党员能真正地对组织、他人和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和指正,批评会往往被开成变相的表扬会。第二,就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而言,室内座谈会是当前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主要形式,能够变更会议地点或在会议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的支部寥寥无几,沉闷的会议气氛往往会限制党员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3.民主生活会的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第一,学生党员未能真正理解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没有真正学会通过参加民主生活的方式来解决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第二,民主生活会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作为支部生活的主要内容,本应起到使学生党员正确认识自身,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功能。但在各高校的现实组织生活中,党员很难在民主生活会上听到能够帮助自己深入认识自身、查找并改正缺点的批评,也很难获得在党性修养上的升华,部分党员甚至在思想和行动上背离了党性原则,与社会人员同流合污。

三、提高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对策

开好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是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解决支部组织及其成员自身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应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学生党员对民主生活会的重视程度

广大学生党员要从思想上重视民主生活会,并通过民主生活会来解决自身和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党内同志改正缺点和错误。第一,学生党员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参加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性。一方面,端正入党动机,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体系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明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和责任,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广大学生党员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民主集中制这一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在会上对议题进行民主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第三,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的自我评价、自我矫正、预防警示、督查整改、力量整合、折射透视功能[10],在民主生活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开展切实有效的批评,敢于讲真话、讲实话。

2.健全民主生活会各项制度

习近平同志强调:关键是专题民主生活会标准要定得高、尺子要把得严、功夫要下得深。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各项专项制度。第一,实行报告审批制度。会前支部干部要广泛征求意见,发现问题,以此确定会议主题,并交由上级党委审查。第二,实行支委会干部责任制。会中支委干部要加强对会议的组织引导,带头营造平等、舒畅、和谐、民主的会议气氛。并引导全体与会者在干部发言、问题讨论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所有环节都要联系所在集体实际,联系个人思想实际,联系周围同学所提意见。第三,建立整改措施督办落实制度。会后支委干部需整理会议材料,书面报告本次会议所做出的解决方案,并定期向上级汇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3.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开好民主生活会,一要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共识,二要充分谈心谈话,消除误解隔阂。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民主生活会可以为民主生活会加入更多的生活因素,有助于调动党员参会积极性,减轻心理拘束,提升会议质量。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变更民主生活会的会议地点,拓宽会议内容。在定期进行室内讨论和学习的基础上,支委干部可以适当拓展当期会议的主题,带领学生党员去相关地点进行参观或去相关岗位顶岗实习。第二,在民主生活会召开前,可以举办素质拓展和心理分享活动,给党员们更多培养团队精神和增进相互了解的机会。第三,运用网络载体,创新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方式、方法。学生支部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群组和讨论平台,便于学生党员参加讨论,也便于非党员学生发表意见、建议。

参考文献

[1] 祁培文.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质量[J].求是,1998(1):35.

[2] 何友龙.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的困境及出路探究 [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报,2014(3):55.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23.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1.

[6] 本书编写组.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8.

[7] 高琳萍.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历史考察[J].求实,2012(1):73.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2.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4.

[10] 郝敬江.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领导科学,2011(10):41.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