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稳定视阈下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对策探讨

2015-08-29肖克王春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互联网大学生

肖克 王春梅

摘 要:政治结构、政治过程、政治参与、国家性和政治文化共同构成政治稳定的衡量标准。政治素质培养关涉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形态风险是政治文化风险的核心内容,因此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给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创新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模式,鼓励合法合理有序网络参与,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政治素养,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更好适应时代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政治素质; 政治稳定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2.019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2-0076-04

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开、自由的空间,既包含丰富的正面信息资源,也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造成新的挑战。大学生是思想上最为活跃、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特殊群体,大学时期又是政治观形成和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同时,年龄和学生身份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和学校内的相对弱势群体,加之涉世不深,他们难免对现存体制和学校管理方式有些微辞。就微观而言,有效的政治素质培养能够正确引导和建构他们的价值观。就宏观而言,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更是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稳定的长远基础与重要内容。

一、政治稳定的内涵与衡量

政治稳定指政权性质与国家基本制度稳定前提下的政治运行有序。政治稳定的特征在于政权合法性得到认同,政治权力在制度框架内有序透明流转,政治参与渠道顺畅且对政策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全社会政治共识明显。对于政治稳定的衡量指标,本文大致上从五方面选取:第一,政治结构。主导阶级掌握权力,控制局势,政治合法性获高度认同,权力传承具有稳定性制度化;政治制度稳固度高弹性空间大;央地关系良性互动。第二,政治过程。利益博弈结果经过充分政治协商,各方利益在政治系统内有自己代表,政治政策制定遵循法治、公平、正义等程序性要求,权力行使高效廉洁,政策反馈良好,政府在调节利益分化资源分配方面具有正能量。第三,政治参与与社会流动。民众政治参与渠道畅通,对政策与人事结果具有重大影响;政治社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公民社会健康成熟;跨阶层、领域、地区流动性障碍少,社会屏蔽不严重,且屏蔽标准为集体排他而非个体排他。第四,国家性。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先于对所属族群认同,至少对两者的认同不矛盾。第五,政治文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高,政治发展方向具有共识,对国家在国际社会定位与行动具有共识。

具体而言,威胁政治稳定的因素主要有民主风险、民粹风险、社会分裂风险、政府治理能力风险、政治文化风险、国际环境风险等几类。民粹风险指由于民粹政治的盛行,民众群体性情绪的表达(如街头抗议示威等)对政府人员组成和政策选择具有决定影响。由于普通民众信息掌握不充分,更关心和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短期目标,且政治技能和政治理解力相对较差,容易被政治力量误导和动员,导致政治不稳定。社会分裂风险指人们基于族群、地域、宗教、阶层、职业等群体产生的社会分群,而且该分群各群体间竞争激烈,相互认同感极差,由此生成社会分裂。政府治理能力在国家转型中尤为重要,政府的不称职容易导致社会无政府状态。为了保护公民权利,并且为公民提供他们所需的其他基本服务,“政府必须有能力有效的行使其所宣称的在其领土上垄断而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利。即使国家没有其他更多的职能,它也必须强制征税,以供警察、法官和基本服务之费用”[1]。因此,为了施行有效的命令、管制和提取资源,必须有一个有效运作的国家机器和官僚体制。政治文化风险指适合本政治体系自我组织和管理的政治价值观,以及与该概念体系相配套的政治制度与管理机制遭到动摇和破坏。意识形态风险是政治文化风险的核心内容。意识形态风险关涉政权合法性的深层基础,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在全国范围尽可能的被接受意味着在国家发展目标与路径上更容易达成共识,增加政治稳定,减少政治风险,也意味着民众对作为转型主导力量的政府的信任。国际环境风险简单地说就是国际体系,尤其是周边国际格局对待该国的态度,以及由该态度所引发的行动所造成的有利或不利的条件。

二、政治素质培养、政治文化安全与政治稳定

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管理活动,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2]所谓素质,总结起来就是知识加能力,再加上能使知识和能力发挥作用的动力品格——做人。素质实际上是人的品格、智力、智慧、能力的综合。[3]所谓政治素质就是人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品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4]可以说,政治素质是一个政治系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中的政治意识形态)通过政治社会化作用于个体,并使得个体在政治心理、政治意识上接受主体政治文化,掌握一定政治知识,并在政治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个体化了的内在品质特征。

政治素质说到底是以个体为最基本载体,但个体政治素质的累积与叠加,将是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的反映和体现,反过来也对政治文化产生构建作用。国民政治素质培养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实现的。政治社会化亦即社会成员学习并接受主导政治文化并加以规范化,使自己成为有政治信念,掌握正确政治评价标准,持有与政治当局决策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个人社会政治行为社会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家庭的影响、学校的灌输、政治统治体系的强制规范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等。

政治文化安全指国家文化利益不受侵犯,文化主权不受损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政治文化安全主要表现为对内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合法性与稳定性,对外免于其他意识形态打着普世性旗号,利用发展优势和传媒优势将其政治价值与认知强行扩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5]。在阶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引导全社会的政治认同,塑造整个政治系统的政治文化,并将全社会政治认知的分歧与竞争限于有序可控的范围之内。因此,国民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仅意味着其个体政治能力的强弱,更关系国家整体稳定。

意识形态的安全与国民政治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意识形态的基础就是国民政治素质,尤其是青年人政治素质的培养。政治素质是人的素质,政治素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活生生的现实个体。人自出生始就处于特定意识形态规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大学阶段是政治素质逐渐固化定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政治素质培养的最关键对象之一。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国民群体的核心,更是未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和各行业中坚人才输送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对于促进国家政治系统的良好运转,保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进而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中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具有不同于传统信息渠道的特征,主要包括:(1)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使每个掌握基本操作的人都可以使用网络,并从网络上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2)灵活互动性。网络具有灵活的服务方式,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交流模式。信息提供方式不断地从“出版模式”向“私人通信模式”的转变,密切了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主体间互动。(3)信息丰富性。网络具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官方正式发布到私人道听途说,从本地本国媒体新闻到异国他乡见闻,从新闻报道到科研领域的最新文献,从数据文本到音频图片等无所不有。(4)虚拟性。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世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它以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5)匿名性。匿名性与虚拟性密切相关,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人们可以在网上不用真实身份发表见解,因此也就相应缺乏责任性,给追责带来困难。

互联网时代给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大学生作为最优秀的社会群体之一,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尝试新事物,接受新知识,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很快吸收与政治相关的知识。同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乐于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审视和怀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说,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可塑性要高于大多数其他社会群体。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学生的“被管理者”身份和年龄较低,一般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导致他们在社会中和学校内都处于相对弱势,加之一些高校对学生关心不够,管理方法存在问题,社会上一些腐败丑恶现象也通过网络被夸张放大,因此他们往往对自身状态和地位不满,认为自己是权利与资源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引发对政治体制和主流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的批评与动摇。此外,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信息跨国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西方意识形态颠覆的主要对象。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软实力和传媒优势将西方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扩散给他国,力求在全球化中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大学生又是重点目标人群。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不仅关系大学生自身价值认知,更关系我国政治稳定,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政治素质培养,同时警惕和抑制互联网的负面效应就成为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课题。

当然,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就积极方面而言:

首先,网络使得意识形态和其他政治信息获取方便,提升了培养效率。教师和高校管理者不仅可以从课本上获得培养政治素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追踪当前社会现实政治动态,对学生进行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政治素质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通过网络可以下载相关书目或是直接在线阅读,还能通过网络获悉关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决定,使自身走在掌握国家政治决策的前沿,时刻了解国家的政治动态。

其次,网络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培养效果。网络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认知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并逐步改变人们接受教育的形式,如远程教育模式、自我教育模式、交互教育模式等。在高校里,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基于课堂教学的政治素质培养模式,使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资源与手段,增加师生互动已经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结果就是学生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与吸纳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网络传递信息更加自由,拓宽了培养途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政治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多元,随之带来参与方式的变化——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日常政治参与的新方式。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只要进行简单的注册就可以在论坛里发表关于腐败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人口等问题的看法。大学生可以依据自己所学的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对这些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提出批评与建议。反过来,网络的政治信息与评价和周围同龄人的政治判断又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起到重要影响和建构作用。

互联网在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体现了一定消极影响。第一,信息来源多元,稀释主流政治文化。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科学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会掺杂很多负面、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对其政治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尤其虚假信息的轰动与煽动效应所引发对现有政治体制甚至制度的批评,更是正确政治素质培养的大敌。第二,网络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准确把握。网络是一个自由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时代大学生注重追求自由个性,喜欢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网络交流方式。在这些交流交往中,大学生不仅容易沾染虚假、负面信息,也淡化和疏远了与老师和学校的正常交流。加之多数老师对上述网络交流方式缺乏了解和应用,导致无法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政治思想情况,增加了教师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难度。第三,网络是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高举普适性大旗的西方思潮所倡导的“民主”、“自由”等思想,具有一定迷惑性,而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与互联网的普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成长的过程同时也经历着重要的社会转型,种种矛盾冲突很容易造成他们对社会理想产生困惑,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容易陷入西化的陷阱之中。对于政治敏锐力不强的大学生而言,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与政治信息无疑会增加他们判断的难度,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政治评价标准。

四、互联网时代加强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对策

面对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高校要本着趋利避害原则,扬网络优势之所长,避网络危害之所短,坚持正面引导,加大防控力度,为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政治稳定和政治文化安全做出贡献。具体而言,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规范政治信息传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

网络文化既包含主流的政治文化,同时也包含亚文化及反主流文化,主流政治文化和与主流政治文化要求不矛盾的亚文化对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正面效应,反主流政治文化则相反。规范主流政治信息传播,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基础。尽管意见往往是由信息所引发,但它的影响力却经常超越信息。因此,规范政治信息来源、途径和发布方式,并及时对信息发布后的意见生成进行反馈和跟踪,形成完整正规的信息传播系统,最大限度杜绝非主流政治信息的传播,将是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具体而言,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文化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信息渠道的管控,主动过滤负面信息和消极思想,在大学生和西方敌对意识形态之间构建起“防火墙”。另一方面,要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占领大学生网络文化阵地,帮助大学生培养民族意识、提高政治素质。

2.鼓励大学生合法合理有序网络参与,建立健全参与制度

形式多样的网络参与是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通过开展举办活动、组织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大学生通过网络积极参与政治讨论搭建平台,帮助大学生学习相关的政治知识,了解当前国家的政治现象,获悉国家的政治动态。另外,网络参与给予大学生发表政治见解,维护基本权利,监督学校管理的渠道和机会,这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养成优良而正确的政治素质。当然,网络参与的途径、程序、方式等均需通过制度化加以规范,防止网络参与的“民粹化”倾向,影响政治素质的建构培养。

3.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政治素养,提高政治判断能力,形成“自我把关”能力

素质是主体的素质,政治素质是政治主体的重要特征,政治素质最终通过主体体现,因此大学生有意识加强自身政治素质提高刻不容缓。良好的网络政治素养是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自身政治素质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把培养网络素养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教育、案例警示等方式,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甄选能力,高度的信息自律能力,正确的媒介认知能力,保证大学生在面对大量网络的信息时,能够通过自身甄别能力去伪存真。

4.强化网络信息安全,警惕和严防通过网络实施意识形态渗透行为

警惕和防止西方国家通过网络传播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抓好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保底工程。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校园网络加装必要硬件和安全软件,提升对有害信息的过滤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好预防意识形态渗透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警戒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防止西方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政治素质产生消极影响。

5.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校网络服务能力

网络基础设施是互联网时代政治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很大程度决定政治素质培养成败。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畅通的网络速度、互动式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社区与社交媒体以及内容健康丰富的校园网站,这些网络基础设施会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方面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林茨,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M].孙龙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1.

[2]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3] 田建国.大学素质教育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

[4] 李贵敏.论政治素质的内涵和特征[J].社科纵横,2005(6):4-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互联网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