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2015-08-28李蓝蓝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产品开发旅游产品民族文化

李蓝蓝

摘 要:文章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等方面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产品开发

旅游业中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产品系统非常开放,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为了使市场需求得到满足,旅游产品形式也在发生了变化,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在众多旅游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围绕以上内容,对民族文化旅游產品的开发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1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

1.1 从区域系列出发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1深层次综合开发模式

很多发达城市及经济背景好的区域经常采用这种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作为旅游业的交通、管理、服务中心,区域中心城市同时是这些服务的中心。在这一区域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同时重视市场与资源,并促进各种城市功能的发挥,将网络枢纽作为区域的优势对游客进行吸引,体现出层次丰富的旅游活动,同时与市场实际需要相结合,将多种民族文化集于一身,在此基础上使其成为向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将其作为对外旅游宣传的重要窗口。

2特色产品重点开发模式

国内很多重点旅游区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主体,例如新疆吐鲁番景区、云南丽江景区等,为了将这些旅游区域的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并与区域旅游特点相结合,对最具有吸引力的资源系列进行开发是形成旅游产品的关键所在。

3耦合型开发模式

这些将民族文化资源作为辅助性资源的旅游景区,应该将开发的重点放在主体资源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配合上,并将这种理念作为一种手段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式进行确定。

4保护型开发模式

虽然民族文化资源的质量非常高,但是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顺利,例如云南三江并流区,这种旅游区现在只能将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放在保护原生民族文化上,并对更高层次的专项旅游形式进行开发。

1.2 从产品类别出发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1原生型开发模式

多数民族文化村寨采用这种旅游产品开发方式,在采用这种模式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对民族文化的挖掘,用富有原汁原味的文化作为主要特色,并在设置旅游项目中重点强调旅游资源的原生状态。

2提升型开发模式

很多以民族文化建筑作为主体而构成的民族餐饮、民族景点、民族歌舞等多采用这种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重点强调在原有资源状态下加大对文化产品的整理与挖掘力度,促进文化旅游产品游览观光功能的发挥。

3复原型开发模式

很多社会经济文化建筑、遗址等多采用这种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对当时的历史风貌或者传说中的状态进行部分还原,进而引发游客的遐想,形成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4集合型开发模式

第一种情况是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行选择,在这些地区中建立民俗旅游点,将民族文化集中反映出来;第二种情况是为了围绕民族旅游中心点,在多个不同地区同时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民俗旅游线;第三种情况是对一些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丰富的地区进行选择,并建立起综合的民俗旅游区。

2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2.1 人们的认识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资源价值,才能将产品开发工作搞好,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非常丰富,这主要可以体现在舞蹈、音乐以及节庆活动等方面在旅游活动中,以上资源不仅形式各异,同时在休闲、娱乐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只有以综合分析的思路才能对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开发。但是现阶段人们在民族文化资源的认识上过于肤浅,直接反映在产品开发商就显得开发层次比较低,存在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

更新观念是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工作做好的重要前提,常规理念上的旅游产品逐渐朝着利润水平下降、价格竞争等趋势发展,同时这也正是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个共性问题,这时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旅游业中做出一番成绩。从产品开发实践中来看,观念更新不及时始终是开发新产品的重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产品形式陈旧、区域旅游组织欠缺等问题。

2.2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为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认识程度不够,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在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产品形式单一,个性不够突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中选择体现观光型旅游产品作为主要旅游活动形式,与个体体验形式相比,后者可以使游客从心理上参与更多的体验,这对于民族文化资源魅力的发挥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民族村寨、民族节庆活动、微缩景观民族接待等方式中,都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个性不突出的问题。其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现阶段开发的旅游产品多是传统的观光产品,很长一段时间一来也没有得到创新,虽然退出了一些基础性的旅游产品,但是并没有对客源进行细分,此外,也缺乏机会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

2.3 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现代旅游来说,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能够紧密型景色的观光,很多人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能够领略一些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以及强大的生命力,人们进行旅游时,主要是为了能够对各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进行全面的欣赏。以我国广西为例,广西的民族文化对广西地区的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广西省也加大了自身旅游的宣传力度,加大了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人们去广西进行旅游,去领略其中存在的文化韵味。目前来看,广西旅游文化市场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远近结合的市场格局。

2.4 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发

对于全方位的旅游民族旅游文化开发,不仅仅要了开发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也要开发一些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层次主要是指要能够迎合一些游客的文化需要,要能够针对不同的人群来开发出不同的旅游资源。同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主要特点,来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以此来更好的吸引游客的目光,在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做到文化的传播交流。

3 结语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将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基本材料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在形成产品过程中,构成要素并不是单一的,同时包括多种资源与要素,同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不仅强调景观方面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物化,同时还非常重视在旅游产品服务、设施等要素中的具体体现,将重点放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上,促进旅游产品在层次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2] Inskeep Edward.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oroach. VanNostrand Reinhold. NewYork . 1992

[3] 程超功.文化旅游产品评价体系研究[D]. 江南大学 2009

[4] 王智远.中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 2008

[5] 王兴中,吴茜,吴菁,孙洁,赵静,许朝泓. 基于后现代旅游消费文化理念下规划项目市场门槛探讨——以景区旅游项目为例[J]. 人文地理. 2010(06)

[6] 陆军. 实景主题: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以桂林阳朔“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为例[J]. 旅游学刊. 2006(03)

猜你喜欢

产品开发旅游产品民族文化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论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成本控制问题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郑州方特游乐园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Brainstorming的旅游产品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