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视障学生在写作的海洋中遨游

2015-08-28林光何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积极观察提高

林光何

摘 要:为提高盲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教会盲学生用独特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为盲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盲学生;观察;积极;提高

一提起写作文,盲学生就觉得头痛,尤其害怕写物、写景的作文。一说写作文,盲学生们就会叽叽喳喳道:“我都不知道什么是红色,什么是黄色,我如何去描写彩虹呢?”“小猫长什么样啊,它会咬人吗?怎么描写小猫呢?”……由于视觉缺陷,盲学生信息来源的渠道很窄,生活经验不足,感性表象欠缺,导致他们语言贫乏、缺乏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面对写作,他们往往一筹莫展,提不起兴趣。

我们都知道,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多种因素和多种能力构成,其中观察能力是基础和前提。这几年我为提高视障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会盲学生用独特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生活,并在课堂教学中为盲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此外我以教材为依据,以班级语文教学活动为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通过探索和实践,盲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了,盲学生再也不是提到作文就头痛了。他们由被动的写作变成主动写作,一到写作练习就很期待,期待自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的盲孩子也能在写作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了。这几年我指导的学生习作《读书梦》《红领巾——我生命的太阳》、《珍爱幸福》等一批作文在全国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广西、南宁市中小学各种征文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现把这几年提高盲学生写作能力探索与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 教会盲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会观察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方面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应该贴近生活。

但盲学生看不见,他们如果去观察生活呢?触觉、听觉、嗅觉与味觉是盲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源泉。所以盲教教师要有意地通过触觉、听觉、嗅觉与味觉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写作材料的难题。比如在课上,要求盲学生以一种水果为题材进行作文片段练习,我首先向学生描述苹果的外形与颜色,于是他们便在脑海中开始想像:“圆形?红色?青色?”接着我就拿苹果给盲学生去触摸、闻。盲学生便有所感悟:“原来是这样的圆形,原来苹果闻起来是这样的清香。”最后再让学生每个人慢慢品尝苹果。经过这样的认识过程,盲学生的大脑皮层受到复合的刺激,形成比较完整的联系,使苹果这个概念掌握得更准确,能够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之中。以下就是本班一位学生描写苹果的作文片段,运用了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去观察苹果,描写得很真实。

2 为盲学生創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为盲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引导盲学生去关注身边的事,积累写作素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要尽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庭,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把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的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从而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猫》的时候,由于盲学生很少接触小动物,为了让学生感受猫古怪、可爱及淘气的性格,我播放了猫在玩耍、抓老鼠及玩毛线的视频,这个视频的声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之后我还拿了猫的动物仿真模型给学生们观察,实物直观能使盲学生建立真正的形象,于是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热情度很高,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了。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口头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说出这这种动物的特点。以下就是一位同学课后描写猫的片断作文,这个作文片断写出盲孩子接触猫的感觉。

3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方式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课文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所以这学期我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入手,最终将它转化为语文的应用能力。形式上从朗读开始,将它与口语交际与写作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于对学生朗读的训练我着力于文本的品读。也是就指导学生学会朗读课文、品读课文。好的文章必须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读中品,品中读,边读边品,反复咀嚼,一唱三叹,方能究其奥谛。在这个学期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基本上都是按教师范读——学生试读——课文录音范读——学生再读,这样的顺序来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朗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全班齐读、小组读、分解色朗读、个人朗读等,在学生朗读前及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与课文结合起来教他们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比如现代诗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首诗写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动人场面。所以在导入时我先播放大地震中感人的救人录像录音给学生看或者,把学生引入感人的气氛当中,然后指导学生要有感情地去读,而感情就是这样来了,同时,我又播放了课文的朗读录音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分男女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围绕课文主旨“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来朗读,当学生的感情放不开的时候,就放一句录音再学生跟读一次,再放下一句录音再让学生跟读一次,通过如此强化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得很快。原来朗读水平稍好的零春洁同学有很大进步,诗歌朗读的感情出来了,李绵延、梁强、易杏同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刚开始的不好意思读到愿意开口读到后来的带感情地读。

4 诗歌、古文背诵比赛

俗话说:“学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作文贵在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盲初二(一)班学生人数多,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一样,以比赛的方式会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的情况,我这个学期我给学生设计了诗歌、古文背诵比赛,凡是本学期所上的诗歌、古文学生都可以把它当作比赛的内容,每一节语文课花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背诵,并把背诵的内容及效果记录下来,到期末的时候统计每位学生背得了几篇,多少篇长的课文,多少篇是短的古诗歌,依据长的古文加一分,短的加0.5分的标准把它纳入期末考试成绩中。这个做法一提出来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加,今天这个学生背诵一篇长的古文,明天这个学生也不服输地背诵更长的古文,在你追我赶当中,学生把本学期所教的诗歌、古文全背诵下来了,学生掌握了课文优美的诗歌、古文,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5 小型辩论会

辩论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能力,通过辩论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新知识及思维方法,还可以促进拓宽一个人的视野,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而这些对于学生的作文是很有用的,所以我会在我所教的学生中举办小型的辩论会,辩论会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从课文上来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内容,如在学习到职业中专语文课《向芨芨草道歉》时,我就让学生辩论“该不该向芨芨草道歉”这个论题,课外的如“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等,通过举行这些小型的辩论会,学生既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课文的知识,拓展了课外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能够在脑海里思考词语、组织语言的能力。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感觉到作文有东西可写,懂得怎么写。

总之,虽然盲学生由于视觉缺陷而导致视野狭窄,但通过教会盲学生用独特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生活,并在课堂教学中为盲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以班级语文教学活动为主开展的朗读、说话、演讲等各种训练,让我们的盲孩子也能在写作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了。

参考文献

[1] 曹国辉:《金钥匙视障教育文摘》, 华夏出版社,1993年。

[2] 王明泽主编 :《盲校教育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3] 南京市盲人学校:《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南京市盲人学校教师优秀论文集(一)》,2007年。

猜你喜欢

积极观察提高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探述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