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猝死1例

2015-08-27马祥涛高丽伟邹冬华

法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伊红周径主动脉瓣

马祥涛,高丽伟,邹冬华

(1.余姚市公安局,浙江 余姚 315400;2.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3)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

某女,43岁,某年10月15日在跳舞时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2 尸体检验

冰冻缓解尸体,尸长161 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表未见损伤。全脑质量1176g,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脑膜血管淤血,脑组织水肿、呈自溶改变,大脑、小脑及脑干未见挫伤、出血,脑底动脉未见破裂、出血。心脏质量578g,体积增大,心内、外膜光滑,表面呈暗红色、未见出血点,左、右心室腔扩张,心尖钝圆,心肌呈暗红色,左心室切面局部见灰白色条索状纤维瘢痕。左心室壁厚1.4cm,右心室壁厚0.4cm,室间隔厚1.0cm;心脏各瓣膜光滑,主动脉瓣膜增厚,二尖瓣瓣膜周径10.0 cm,三尖瓣瓣膜周径13.5 cm,主动脉瓣瓣膜周径7.0 cm,肺动脉瓣瓣膜周径8.5 cm;主动脉瓣膜下左心室流出道中见长3.5cm、宽0.5cm的纤维嵴(图1)。冠状动脉开口通畅,管腔扩张,未见粥样硬化改变。两肺表面光滑,右肺叶间局部粘连,两肺切面呈暗红色、高度水肿、淤血状。肝、脾、双肾切面呈淤血状。

图1 主动脉瓣下纤维嵴(箭头)

组织病理学检验:(1)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脑实质未见挫伤、出血,神经元内尼氏小体不清,脑实质小血管高度淤血,局部漏出性出血,神经元、血管、胶质细胞周围间隙增宽;(2)心内膜增厚,局部心肌纤维断裂明显,嗜伊红染色增强,局部心肌灶片状坏死伴纤维瘢痕形成,心肌间质疏松,间质小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冠状动脉各分支未见粥样硬化改变;(3)局部肺膜下灶性出血,局部肺泡隔断裂,肺泡腔融合,部分肺泡腔内见多量嗜伊红染色水肿液,肺间质小血管高度淤血伴漏出性出血,部分支气管黏膜脱落。

法医病理学诊断:(1)先天性主动脉口(主动脉瓣下)狭窄,心脏肥大,左、右心室扩张,心尖钝圆,主动脉瓣膜下纤维嵴形成,心肌灶片状坏死伴纤维瘢痕形成,部分心肌嗜伊红染色增强;(2)脑水肿;(3)肺淤血、水肿,肺膜下灶性肺出血;(4)多器官(脑、心、肝、脾、肾等)淤血;(5)肝脂肪变性;(6)肾小管蛋白管型。

鉴定意见:该女系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致急性循环功能衰竭死亡。

2 讨 论

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有3种类型:(1)主动脉瓣膜狭窄。瓣叶发育不全,多为二叶式畸形、增厚或融合成圆锥形结构,顶部留小孔,常在青年期即形成瓣膜钙化。(2)主动脉瓣下狭窄。是在瓣膜下左心室流出道中有隔膜或纤维嵴所致。(3)主动脉瓣上狭窄。由升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之上,有向主动脉腔内突出的环或带所致,也有整段动脉狭窄的,后两者极少见[1]。

主动脉瓣下狭窄,一方面左心室排血受阻,左心室收缩压增高,呈代偿性向心性肥大,室壁增厚,后期左心功能代偿性失调,出现左心衰竭,进而引起肺淤血、右心衰竭和体循环衰竭;另一方面左心室排血受阻使左心室跨瓣压差显著,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左心室肥大、心室收缩压升高和射血时间延长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心肌缺血,使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甚至心力衰竭。当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加重心脏负荷,导致主动脉瓣下狭窄急性发作,表现为心绞痛、晕厥、呼吸困难甚至猝死,多次发作者镜下可见陈旧性心肌梗死灶。本例死者主动脉瓣膜下纤维嵴形成,左室心肌增厚显著,心肌存在急、慢性缺血的病理学特征,系在跳舞过程中,主动脉瓣下狭窄致急性循环功能衰竭死亡。

猜你喜欢

伊红周径主动脉瓣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醇溶性和水溶性伊红在活检小组织标本预染上的应用比较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关于两种伊红染液在HE 染色中的选择探讨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不同酸类酸化的伊红溶液在病理活检小标本预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