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钟山 绿色崛起

2015-08-18耿国彪

绿色中国·B 2015年6期
关键词:钟山生态发展

耿国彪

广西钟山县素有“两粤要冲”与“三湘入桂门户”之称。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近年来,钟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贺州市委决策部署,提出了“一轴两翼三区”发展战略和努力建设平安宜居富裕幸福新钟山的奋斗目标,加速发展新型工业循环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让城乡环境更美、让百姓生活更好。近日,本刊记者来到钟山县就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生态保护等问题采访了钟山县人民政府县长陈书莹。

记者:陈县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在一些有关钟山的资料上看到钟山是千年古郡,请您先介绍一下钟山的历史传承好吗?

陈书莹:好的。旧志云,山有石,叩之, 若钟鸣之声,是名小钟山。钟山县正因有“小钟山”而得名。钟山就坐落在五岭之一的萌渚岭和都庞岭余脉南麓,古属苍梧郡,后属临贺郡,今属地级贺州市。在钟山,可以找到新石器早期人类的踪迹,可以窥见秦皇汉武的雄风与伟业,更可以领略自然的造化钟秀与民族文化的丝丝沁润。

钟山自古人杰地灵、民风淳朴,钟山人民敢于追求真理、驱除邪恶的英雄气概更是广为传颂。据史料记载,1942年7月,桂林发生了反共“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国民党特务到处搜捕我党同志的白色恐怖中,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决定将省工委机关由桂林转移到今天的钟山县英家,在当地群众的掩护和支持下,地下党组织得到不断发展壮大。1947年6月5日,英家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了震惊广西的武装起义——英家起义,夺取了英家乡公所所在地英家粤东会馆,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各地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如今,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英家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纪念馆主体已完工,正在加快内部装修和布展工作。而这一段红色革命历史已经成为钟山各族儿女的光荣记忆,优良革命传统正在激励着钟山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的几十万大军进军岭南,踏出了170多公里的潇贺古道,也带来了深厚的中原文化。钟山人自古重视文化教育,人才辈出。如今钟山保存着较多的古民居,如龙道村、玉坡村、松桂村和英家村等等,青砖绿瓦,祠堂壁画,几乎每一处古居门前都镶嵌着石刻对联,对联雕工精湛、书法绝妙、寓意深远,钟山读书学风之隆盛,文化氛围之淳厚可见一斑,这在整个广西都是极为罕见的。徜徉于钟山的乡村寨落,玉坡恩荣石牌坊、大田古戏台、莲花古戏台和丹霞古戏台等这些散落民间的昔日明珠,虽繁华远逝,却仍有余音绕梁的乐章。今天,在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中,它们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钟山人在精心呵护着这些历史古迹的同时,也从未忘记对当地特色民风民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董家垌山歌”、“瑶族羊角长鼓舞”、“蝴蝶歌”和“门唻歌”等等,这些含有独特地域色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今天,仍在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钟山县“一轴两翼三区”的发展战略?

陈书莹:“一轴两翼三区”的发展战略是钟山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来的。“一轴”,指以323国道为中轴,构筑工业发展长廊。“两翼”,一是北翼,在公安、燕塘、花山、两安、红花等乡镇发展以旅游业和资源型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带;二是南翼,在钟山、回龙、石龙、凤翔、珊瑚、同古、清塘等乡镇发展以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业和循环工业为主的产业带。“三区”,一是县城滨江新区:建设占地3000亩集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区、综合仓储区、商业区、中心商业区、住宅区于一体的仓储物流综合区,全力打造钟山县城新城区。二是钟山工业集中区:于2008年12月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2014年10月升格为贺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园区由正科级单位升格为正处级单位,更名为“贺州市钟山工业园区”。园区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总规划面积2072.75公顷,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采选加工、机械新材料、碳酸钙新材料、轻纺产业、农林产品加工、石材建材等。三是十里画廊旅游区:钟山县十里画廊旅游区地处桂粤湘旅游黄金节点的钟山县城西北18公里处,国道323线和桂梧高速公路旁,景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景区以良好的乡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奇特多姿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基础,以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岩溶峰林景观、国内罕见的象形奇石、古朴秀丽的乡村田园风光和神秘独特的幸福文化底蕴为特色,是广西不可多得的特色旅游资源,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随着贺州市“五高三铁两江一机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加快推进,景区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凸显,交通更加便利,开发前景广阔。目前我县正加紧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和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全面实施“一轴两翼三区”发展战略,是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重大抉择。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好的发展、快的发展,幸福钟山就无从谈起。这些年,我们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要把握规律、顺时应势,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建立新的发展机制,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动全县经济转型,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风险、主要困难。但我县发展用地储备充足,一大批重大项目和重点税源企业将在年内竣工投产出效益。新常态下我县还面临“六大机遇”:一是生态建设政策机遇前所未有。贺州市于今年5月被列为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这标志着贺州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正式进入国家层面,国家将持续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示范区内安排有关专项资金和实施相关政策。这为我县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健康产业,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赢得新机遇和新动力。二是“高铁经济带”前景广阔。随着贵广高铁的开通运营和县内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钟山将成为湘桂及西南诸省通往粤港澳多条经济大动脉上的交汇点和桂东交通枢纽之一,桂粤黔三省区联手打造“贵广高铁经济带”的重大机遇将使我县更好地对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融入珠江三角洲1小时经济圈和“高铁经济带发展先行区”,把区位、生态、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三是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县先后引进资金20多亿元开发建设了河东商贸城、至尊国际、旭日财富中心、壹号商业广场等一批大型房地产项目,结束了我县无20层以上高楼的历史,总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可吸纳城镇人口1.89万人。我们要充分把握国家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自治区将钟山列为25个中小城市培育对象之一的有利时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综合承载力为支撑,以打造广西中小城市和贺州市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化规划、产业、交通、环境“四个对接”,实现城镇功能、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平安宜居“四个一体化”,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四是“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机遇难得。贺州市是广西惟一的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市县,可“先行先试、允许突破”。我们要切实把握好这一新机遇,加强规划修编衔接,深入开展空间规划改革试点,着力解决我县各项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形成横向纵向“无缝对接”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全面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改革政府规划体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工业园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优化和升级,钟山工业园区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土地、人才、资金、信息的“洼地”效应将更加突出,园区发展必将进入全新时代。六是长寿之乡创建取得重要成果。我县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中国长寿之乡”的标准,在今年6月26日的“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认证评审会上以全票通过了中国老年学学会组织的专家认证评审,目前已进入结果公示阶段,有利于宣传推介钟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进一步提升钟山影响力。2014年我们成功创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牛奶、水果、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现代特色农业体系逐步形成。我县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我们要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记者:钟山县在“一轴两翼三区”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主要发展方向有哪些?

陈书莹:一是以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去年,钟山县工业集中区更名为贺州市钟山工业园区,园区管委会作为贺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由正科级升格为正处级。这为钟山经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构建了一个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产业集群栖息地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

如今,钟山县大园区加快建设,大项目加速集聚。顺利完成了贺州市钟山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总投资1亿元,全长5.5公里、路基宽度达21.5米,集绿化、路灯、排水排污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园区主干道工业大道初现雏形,总投资1.5亿元的县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道路5.5公里、污水管网9公里;我们按照“一区多园”模式重点建设石材建材、机械新材料、碳酸钙新材料、高新综合园区及轻纺产业园,在建项目25个、新建项目2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中源人造岗石(一期)顺利投产,旭平首饰、邝氏陶瓷、香港(钟山)兴利通纺织以及九鼎饲料、宏源矿业、永辉石业、宝盛石业等重点工业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2014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增长38.6%,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2%;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41.2%,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7%。

我们紧紧围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坚持以新型工业循环产业立县,紧紧围绕贺州市培育壮大碳酸钙和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目标,加快石材建材产业培育,推动花岗岩资源依法有序开采和板材加工行业规范管理,整体包装燕塘特色石材园区项目,通过引进大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推动石材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构建“石材荒料开采—板材及工艺品加工—石材废料回收加工粉体—合成人造石材—新材料”的循环石材产业链,有效实现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同时,推进木材加工、建材等行业整治,鼓励兼并、联合、重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力争年内新增规上企业8家以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三大领域扶持发展新兴产业项目。提高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用率,推行标准化良好行为,积极推动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争取新凯骅集团创建“自治区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通过现场验收。加快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专业分工明确、产业互相配套、科技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二是以核心示范区为依托,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质量。钟山境内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属低丘陵地区,台地、谷地、盆地相间,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了优良气候条件。

近年来,钟山充分发挥政策、资源、区位、产业等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农业品牌”、“科技兴农”三大战略,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构建科技含量足、信息化水平高的特色高效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稳步发展优质稻、反季节蔬菜、贡柑、马蹄、毛豆、甜玉米以及特色养殖业,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2010年以来,钟山县扎实开展自治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行以标准为核心、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 “公司+基地+标准化”、“公司+合作社+加盟农户+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生机活力,带动了全县无公害农业发展。2014年,钟山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出口备案基地5.02万亩,特色贡柑产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获科技部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和自治区“十百千”产业扶贫贡柑示范项目立项,贡柑种植示范基地被评为2014年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英家大头菜再获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银奖。

我们要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建设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带动贡柑、优质稻、蔬菜、马蹄等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重点抓好佳欣果蔬、德福果业、田园蔬菜、佳园果业等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贡柑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将佳欣果蔬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不断开拓农村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扎实推进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引导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提高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三是深入推进生态乡村活动,进一步改善民生。在巩固完善清洁乡村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投入本级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争取上级资金2000多万元,以“空心村”整治为突破口,积极推广村民“自筹资金、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财政奖补”的“三自一补”模式,深入推进生态乡村活动。目前,全县树立了底村、唐月村、杨岩塘村等10多个群众自己动手打造的生态示范村屯品牌,新建湿地公园、休闲公园、微菜园等200多个,种植绿化苗木1.65万株,绿化面积247.5亩;完成村屯一村一“品”规划100个,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18个,在建的生态乡村综合示范村24个、精品示范村5个;确定自治区级村屯绿化示范点50个、一般村屯绿化示范点302个。

钟山县就是要通过大力实施“一轴两翼三区”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城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使钟山社会更加平安稳定,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升级,人民幸福指数更加稳步提高,加快建设平安宜居富裕幸福新钟山。尤其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力促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力促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园区转型、企业转型。我们就是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经济,着力构建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体系、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公平均等的民生保障体系,推动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改善,让钟山人民的收入更称心、居住更舒心、保障更安心、平安更放心、生活更顺心。

猜你喜欢

钟山生态发展
金钟山秋色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学者风采 钟山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