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

2015-08-18耿国彪

绿色中国·B 2015年6期
关键词:村屯钟山村民

耿国彪

古树参天,篱笆护院,用大理石废料铺成的环村道干净整洁,蜿蜒伸远,房前屋后各种蔬菜青翠欲滴,微风吹过,村后的竹林沙沙作响。在丛林绿树中,一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村边水塘堤岸新种了不少柳树。休闲公园里,老人在闲聊、妇女在跳舞、小孩在欢乐地追逐嬉戏……6月10日,记者走进钟山县回龙镇茅栗岗村,不由觉得眼前一亮。

“实施‘生态乡村建设,我们村的环境变美了,像城里人的花园小区一样,心情自然舒畅了。”村民陶富考和记者谈到村里的变化时,不禁喜形于色。

目前,“美丽广西”活动进入了“生态乡村”阶段,类似于茅栗岗这样的生态乡村,正是钟山今年大力打造的首批生态乡村示范点,共有24个。该县通过狠抓生态乡村示范点建设,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助推乡村环境改造升级。

在打造生态示范点工作中,钟山县深入调查摸底,注意规划布局,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切实把握群众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基础条件,围绕村屯怎样绿化、饮水如何净化、道路怎么硬化与群众一起想办法、做决定。通过实行村务公开、村事民定、民事民办,让群众切实参与到“四化”活动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监督等环节中来。探索建立群众合作性质的劳务派遣公司、工程承包施工队等经营管理实体,让群众有能力、有基础、有动力成为活动主体,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注重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参与生态村建设,为生态家园建设出力。

“钟山财政拿出2000万元以1:1的配套资金支持生态乡村建设,我们就是要让改革的阳光照到最基层,使村民受益,让美丽的生态乡村构成钟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钟山县委书记唐先程手扶一棵近800年树龄的大樟树满怀信心的说。

自“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进入“生态乡村”升级版以来,钟山县先后出台了《钟山县深入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钟山”活动实施方案》等10个实施方案及制度,建立了检查和奖惩机制、领导干部联系和包干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制度、清洁乡村投入保障机制、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文明创建评比机制、源头管护机制等制度,促进了生态乡村活动持久、深入开展。同时依托生态优势,借绿建景,在自然美中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寻找、发现、展示美丽乡村内在美。

整治“空心村”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荒草没人身。”以前,在钟山县的农村地区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说的就是人走屋空、荒草遍地的农村“空心村”。如今,这一个个“空心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拆旧房,植绿树,铺石板路……处处都是群众自发建设生态家园的场景。

去年以来, 钟山县以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为契机,以“空心村”整治为载体,围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任务,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特色生态建设和产业致富带富,一个个百年老村上演了一场场美丽嬗变记。

2月12日,在钟山县石龙镇上黄龙村休闲公园,钟山县的干部群众一同挥锹培土,种下了桂花、樟树、榕树等绿化苗木270株。按照“谁护绿,谁受益”原则,该村村民主动将新种的树苗护理任务领了下来,实现了“人树对号”管理。令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片空无人烟的破烂老屋地居然变成人气旺盛的休闲公园。

“起初,为了修建这个休闲公园,村民们可没少拌嘴。”上黄龙村理事会会长黎家宏告诉记者,一开始,村民们纷纷表示不理解,更不支持拆房。原因是有的村民担心土地产权会丢失,还有的想依靠老屋的土地拆旧建新。“在农村只有说建房,还没有听说过拆房的。”村理事会进行摸底时,有的村民还撂下了这样的话。

对于村民的不同意见,钟山县挂村干部认真听取,记在心上,并与村民理事会商量,拿出解决方案。通过政府积极协调争取危房改造项目和置换土地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了建房用地和土地归属等问题,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最后村民不但同意拆除破旧房屋,还主动免费筹工筹劳,支持公园建设。

村事自理,“理”出一片新气象。钟山县在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做好“三化”试点建设,引导各村成立生态乡村建设理事会,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旧房拆迁、土地整合、村屯绿化、风貌改造等方面经验,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把资金筹集、建设规划、卫生管理等事项形成村规民约。当前,群众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2月14日,在钟山县凤翔镇同枝村委底村,虽然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200多名村民却冒雨一边拆除破旧的老房子,一边疏通村里的污水管道和建设村内道路。

底村村民大部分种植砂糖橘,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然而,村里60多座无人居住的残破老屋不但占据着大片香樟林,还是村里“脏乱差”最严重的地方。

“不能落后,别的村子能做我们也照样可以做。”在县里组织参观生态新村后,底村村民再也坐不住了。

通过发动,该村村民的积极性高涨,自发筹集生态乡村建设资金21.09万元,组成施工队,拆除破旧房屋85间,腾出公用土地2500平方米,完成了村屯排污管道的清理和道路的修缮。与此同时,该村也相应享受到了县政府以1:1比例给予的20多万元资金补贴。

钟山县及时将底村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创新推行“自主管理、自筹资金、自己动手、财政奖补”的“三自一补”生态乡村建设模式,对以空心村整治为突破口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自然村,优先列入生态乡村建设扶持名单。2015年,该县财政设立年美丽乡村建设奖补专项资金2000万元。

清明时节,绿意盎然,花红柳绿。走进钟山县凤翔镇生态乡村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条整洁宽敞的道路,一栋栋整齐有序的楼房,一棵棵桑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桑葚,浓郁的生态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要做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但要打造村容村貌整洁、风景秀丽宜人的生态乡村,还要着力引导与带领群众树立‘纯朴、淳厚、互尊互爱、崇尚礼仪的村风民风。生态环境是‘硬件,村风民风是‘软件,只有软硬兼施,才能打造出一个个‘村屯漂亮,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心灵更优美的生态文明村。”凤翔镇党委主要领导在“生态乡村”班子扩大会议上慷慨激昂地说道。endprint

借着“生态乡村”活动的东风, 凤翔镇强化组织领导,整合各项资源,通过绘制国学漫画、清洁漫画和墙体文明宣传标语,制作文化宣传栏,悬挂文明标语,建设“文化楼”“文化广场”和“幸福院”项目,狠抓村屯文化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培育清洁文明行为,引导广大家庭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乡村。

杨岩塘村位于钟山县城北面,距县城7公里,交通便利。村子依山而建,村内古樟成林,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村旁涓涓流过。村里天然的湿地、天然的生态,却与大量破旧、废弃的空宅极不相称。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村里的垃圾少了,卫生好了,但是闲置的土地却多了!”在春节返乡青年座谈会上,杨岩塘村村委主任杨瑞算动员大家说:“返乡青年是家乡建设的主力军,希望你们可以为村里的建设出一把力。”

村委主任的一席话道出了返乡青年的共同心声,大家纷纷响应,说干就干。同时,该村还成立了理事会,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完善村屯的整体规划。

在拆与建的过程中,如何建出自己的特色呢?该村通过“政府支持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方式,首先整合了550万元资金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修缮,绿化村屯30亩,完成进村、环村路等硬化14.5公里,新建生态三面光水渠500平方米,建成了村级活动中心、生态停车场、篮球场、娱乐室,配备大批体育健身器材。此外,该村重点建设香樟公园、生态休闲公园、湿地公园等三个村级公园,依托距离高铁西站近、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品牌。

一拆一建,一村一“品”,擦亮生态建设品牌。在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钟山县始终坚持生态保护和民俗传承的有机结合,加快完善村屯规划,根据全县各村屯地理条件、自然禀赋和群众积极性,保护农村特有的自然风光,注重融入古屋、古桥、山歌、书法和少数民族等优秀乡村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发展贡柑、砂糖橘、大头菜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保留“乡音、乡情、乡愁”特色与生态产业化同步的优质生态乡村品牌。

此外,钟山县还先后制订了《钟山县“美丽钟山·生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和“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活动专项实施方案,出台了《钟山县生态乡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钟山县生态乡村建设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该县已完成村屯规划100个,成功申报广西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18个。

逐步兴起的美丽乡村游

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乡村建设,钟山的优势也进一步凸显出来。很多人来到钟山的乡村都陶醉于满眼的绿水青山,怀想着童年的故乡情结。

每次车子一进钟山,在钟山投资地产的老梁总要深深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作为钟情乡村休闲产业的人,他比谁都更清楚钟山今天的价值所在。

老梁告诉记者,他钟情钟山的理由在于: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的建成通车将钟山带入了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背靠桂林,地处粤、湘、桂三省边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水和谐的绿色家园、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构成了一个“天蓝、山青、水绿、气净、境美”充满乡愁的生态钟山、美丽钟山。在这样一个地方搞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自“生态乡村”活动启动以来,珊瑚镇把龙岩村作为生态乡村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充分依托龙岩自身优势,把建设生态乡村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生态资源优势和发挥理事会引擎作用,着力打造美丽龙岩。

珊瑚镇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休闲观光项目,依托石山、泉水、古树、溶洞等自然景观,修建了龙泉湖景区、古榕迎宾景区、中心广场等景点。深入挖掘历史民俗资源,进一步提升龙岩文化内涵。根据有关传说、宗族文化和历代碑刻,深入挖掘整理出了螺地传说、神仙踹石等神话传说。龙岩村村民还依山傍洞兴建了龙泉窖酒,酒窖外围将建设绿色长廊,专供游客赏花、品酒。

此外,龙岩村还成立了由党员、经济能人和有较高威望的村民等24名成员组成的党群理事会。在理事能人的带动下,村民自发拆除废旧房屋56户、77间,拆除面积3800平方米,并在拆除后的空地围建了小花园、小菜园;理事会成员利用自身的人脉优势,邀请中国知名书画艺术家到龙岩采风以及向港澳台老板推介龙岩投资项目,进一步提升龙岩知名度,助力生态乡村建设。

通过生态乡村建设,龙岩村焕发了新的活力,展现了独特魅力,一幅小桥流水风貌和秀美田园风光的山水画卷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龙岩村美丽的生态环境惹“火”了美丽乡村游,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小长假来此观光的游客就超过1000人次。

时下,是草莓成熟上市的最佳季节,也是钟山县回龙镇龙虎村生态草莓采摘园园主董世斌一家最繁忙、最开心的时候。其主打的“绿色水果”与“欢乐采摘”的生态观光农业牌子,每天都有游客络绎不绝地慕名来到他的草莓采摘园来体验欢乐采摘活动。

“平时‘朝九晚五、加班应酬,生活单调乏味,身心更是疲惫,能与大自然亲近的时间少之又少。如今置身在这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乡村田园里,踩着松软的新土,沐浴着香甜的春风,休闲地采摘着草莓,别提有多舒服、多惬意!”在县城某机关单位上班的小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创办农家乐要有自己的特色,别人主打‘绿色蔬菜,我就主打‘绿色水果。通过入园欢乐采摘,既为游人找乐,也为自己找钱,一举两得!”谈及草莓采摘园的发展现状,董世斌数着一沓钞票乐呵呵地说。

董世斌介绍说:“凡是入园采摘的游客都可以免费享用鲜甜的草莓,饱食之后再称剩下的草莓,虽然草莓价格要比市场价高一点,但是大多数游客并不在意这一点,这就为我赢得了更多商机。就目前的良好发展态势,我的12亩草莓采摘园今年除去成本后纯收入至少近10万元。”

记者了解到,到董世斌草莓园后,游客们还可以到该镇东寨村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拍照,也可以到镇上附近吃农家土鸡、牛杂火锅等农家小吃,还可以到东寨村后不远的狮子庵去参观礼佛。狮子庵是当地有名的佛教圣地,风景秀丽,吸引了无数人登顶膜拜,每天“许愿、还愿”的人群络绎不绝,同时吸引了无数采风赏景的驴友前往。董世斌告诉记者,狮子庵景点近年来平均年接待游客达30000人次。

朝阳村本是一个较为贫困的移民村,如今却成了城里人农家游的好去处。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不少游人纷纷邀朋引伴或携家带口来到这里。在这儿,游人可以沿着通幽石径,登山赏景;可以采摘果园中的贡柑、橘子尝鲜,分享果农收获的喜悦;也可自由垂钓、烧烤,寻觅乐趣;还可到农家尝一尝农民家养的鸡鸭鹅和无公害瓜菜。

村长董时约告诉记者,村里耕地少林地多,过去群众不懂经营,守着金山却过着苦日子。2006年以来,朝阳村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种养产业,依托特色农业基地,大打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品牌,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种养助推生态旅游的增收致富之路。

在生态红利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钟山山水和乡村,首批生态乡村示范村也开始发展民宿经济,一个以生态乡村为引领的产业体系正逐渐成型。而这也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实现经济转型的有力抓手和生动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屯钟山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金钟山秋色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青年学者风采 钟山
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