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长寿之乡的长寿秘诀

2015-08-18耿国彪

绿色中国·B 2015年6期
关键词:钟山长寿

耿国彪

云蒸霞蔚如仙境,绿掩红映似桃源,小桥流水有人家。一幢幢黛色琉璃瓦顶的乡村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面村道干净整洁。钟山县同古镇大村是一个离县城约22公里的自然屯,这个只有1285人口的小村庄,其中80岁以上老人就有39人。优美的生态环境,让村民都特别的自豪。

钟山县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它历史文化厚重、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因素和谐,山青水秀、气净光媚、文化灿烂、寿星辈出。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县80岁及以上老人10974人,占60岁及以上老人的18.786%;百岁以上老人就达50人。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钟山的长寿之乡美誉?那些散落在钟山城乡中的长寿老人又是以怎样的生活状态度过了百年时光?近日,本刊记者来到钟山县,进行了实地探访,力图寻找到长寿之乡的长寿秘诀。

良好生态促长寿

钟山县位于广西东部偏北,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东邻贺州市,南界昭平,西接平乐、恭城,北靠富川与湖南省江华县,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史称”两粵要冲,三湘入桂林门户。钟山地处萌渚冷、都庞岭余脉西南,这是块由富江、思勤江、珊瑚河几大流域汇聚而成的美丽锦绣家园。

钟山县全县60.16%的森林覆盖率,奇峰秀美的十里画廊,风光旖旎的花山水库……这是一个山水如画廊,白鹭飞成行,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这是一幅自然资源丰富,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近年来,钟山县逐步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使这里的老人越来越长寿。

走进钟山,在这块处处呈现绿色生态山水画廊般的土地上,看到一群群长寿老人,你会顿感舒畅,涌荡惬意情怀。潺潺的流水,高大茂盛的古樟树、古榕树,地毯一样的稻田,拔地而起的青秀山峰,斑驳的古墙,共同构成了钟山的村庄特色。

钟山许多像棋子一样散落在山水平原中的村落,都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钟山的村庄:“如同一本穿越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古朴而优雅的格调立即征服了人的心。”

“我们要做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但要打造村容村貌整洁、风景秀丽宜人的生态乡村,还要着力引导与带领群众树立‘纯朴、淳厚、互尊互爱、崇尚礼仪的村风民风。生态环境是‘硬件,村风民风是‘软件,只有软硬兼施,才能打造出一个个‘村屯漂亮,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心灵更优美的生态文明村。”钟山县凤翔镇一位领导对记者说。

在一个夏日的上午,记者走进钟山县回龙镇茅栗岗村,不由觉得眼前一亮。用大理石废料铺成的环村道干净整洁,引领着记者蜿蜒进入村子。村口小广场上,十几棵多人合抱的大樟树以不同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大樟树最年轻的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们见证了这个村子的兴衰变迁,村民们把这些大樟树已经当做了家庭的一部分,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呵护着它们。

在樟树群中,几位老人在悠闲地下棋,雾气氤氲间,路旁的格桑花儿正热烈盛放。古树参天,篱笆护院,房前屋后各种蔬菜青翠欲滴,微风吹过,村后的竹林沙沙作响。在这样的村落中生活,时光是静止的,人心是旷远而沉静的,想不长寿都难。一位白须老人对记者说,现在的村子干净整洁,生活舒心而惬意,自己要好好生活,享受这难得的好日子。

当记者来到底村时,感受到村民们依傍小桥流水的怡然自乐状态。一条清澈的小溪如同玉带在底村前缓缓流过,伞盖一样的樟树下一座青青的石板桥向人讲述着江南水乡的情趣。村民们三五成群的坐在石桥上谈天说地,仿佛一个静止千年的画面。

研究资料表明,现代生态学认为人类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是人长寿的最基本要求。而钟山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健康长寿提供了必要的保证。钟山人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是自然生态好。全县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60.16%。地处于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温凉适度,气候十分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而喀斯特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多方面的因素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也是重要原因。这里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地下水质不仅酸碱度适中,极少污染,而且富含锶、钼、钾等多种微量元素。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每立方厘米达3000~8000个,有的地方达每立方厘米50000个以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据科学检测,清塘、红花、两安、花山、同古、回龙、石龙一带的十几个长寿村自然生态优美,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另据有关部门对水田、旱地、菜地中土壤微量元素进行随机抽样分析,发现土壤中锰、锌含量极高,而铜镉含量却很低。这独特的自然条件中产出的农产品自然也是生态天然。这一切促成了钟山长寿之乡的基本要素。

探访百岁老人

21世纪是人类科技和生活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望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追求。健康长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很多著名的长寿之乡都有着各自传承的长寿文化以及生活特点。

钟山县境内汉、瑶、壮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长寿养生文化。这里有两安瑶族乡的“瑶族歌舞之乡”,有被称为“山歌村”的回龙东寨村,“彩调村”的燕塘石马岭村,“书法村”的石龙源头村。

钟山的养生文化、福寿文化、长寿牌坊文化、古民居文化在一起交相辉映,为广西自治区内罕见。花山、两安是养生文化圣地;公安丹霞观是福寿文化的典型之地;燕塘玉坡石牌坊拥有清朝建起的长寿牌坊,“英家、龙道、松桂、大田”等古民居村落是钟山古民居的代表,这些是钟山人口长寿现状和可持续性很好的文化支撑。

在一个细雨的清晨,记者来到钟山县清塘镇英家上街,拜访了今年已经108岁高龄的李佩珍老人。老人出生于1908年,如今已五代同堂。她手脚麻利,耳不聋,眼不矇,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并且能够独自上下楼梯、自己洗澡,还可以摘菜、扫地,做一些家务。老人见我们来了,很好客,并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她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幽默风趣。老人告诉我们,自己年轻时和长辈逃荒到钟山,作为童养媳就留在了这里。老人说生活上她早上7:00准时起床,吃饱了就和儿孙聊聊天,天天如此。老人的作息时间并不是十分规律,有时晚上要到10点多钟才睡。老人说他们一辈子夫妻从来不吵架,恩恩爱爱,从来没有感情纠纷,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老人待人宽厚,乐善好施,乐于助人,豁达乐观,家庭和睦,村风、家风都优良,一生都心平气和。人文环境良好,保障了老人一辈子心灵愉快。老人说生活上以自产的五谷杂粮大米、玉米、红薯、芋头、山药、和家常蔬菜为主食。endprint

据老人的重孙媳妇介绍,老人一生没有不良嗜好,每顿只吃七分饱,吃盐很少,每天晒太阳,阳气充足。现在她和孙子、重孙住在镇上,有时也回深山中的村子里生活一段时间。

在李佩珍老人家,记者为他们五代同堂合影,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下长寿人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莫昔远老人是钟山县龙井村人,今年有102岁高龄。老人和75岁的大儿子一起住,气度不凡,儒雅风范。老人告诉记者,他当年考上了秀才,是方圆百里的高材生。作为当时村里乃至乡里出了名的乡绅秀才,家乡的大事情、小事情自然都离不开他,而他的学识和名望也带动了家乡的发展。老人虽然已过百岁,但还能够声情并茂的背诵长长的古典诗文。他告诉记者,“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不仅是他自创的人生格言,而且也是他长寿的秘诀。

清塘镇康平塘冲村的刘玉兰老人是钟山县的长寿之星,今年已经111岁了。她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中。当我们来到她家时,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乘凉。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老人的背虽然有些驼,但精神非常好。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真不敢相信老人竟然是一个人在家里。

康平塘冲村是一个世代重视教育的村子,据说这个村子走出了二十几位人民教师,成了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这里的一座山峰也被命名为文峰山。良好的教育使这个村子的村风非常好,孝道和儒雅之风成就了刘玉兰老人的长寿。

据了解,钟山的百岁老人每天的基本活动就是劳动或者是户外活动。80%的百岁老人在耄耋之年仍从事家务、田间劳作。乡村的膳食结构较为健康,通常是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这些长寿老人们也大多性情温和、待人坦率、开朗乐观、心胸开阔、与人为善,而且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喜欢清淡饮食、喜吃五谷杂粮,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饮食随意但很有规律,喜欢吃粥,习惯两餐粥餐饭,即早中餐吃粥,晚餐吃干饭;主食大米辅以杂粮、豆类和各类瓜果蔬菜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的几位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是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坚持运动、心态平和、家庭和睦等。而这些经验大体就是长寿老人的共同生活秘诀。

打造中国长寿之乡

生态良好的钟山县如同一个绿色的天然氧吧,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呼吸清新的空气,畅饮清冽的甘泉,享受有机天然的绿色食品。再加上钟山美丽的风光和钟山人豁达本真的心胸,构成了钟山人健康长寿的几大要素,而打造“中国长寿之乡”更将钟山县的生态和文化优势推进了一步。

钟山县自去年11月13日召开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动员会以来,及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动员多部门参与到创建工作活动中,结合履职尽责“回头看”活动,迅速制定和完善了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工作方案;认真抓好信息核对、书籍撰写、史志材料整理、画刊和宣传短片制作等,突出抓好寿文化、红文化、绿文化、清洁文化、农文化等,扎实推进“中国长寿之乡”申报工作。

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钟山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三结合,加大投入,健全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全县共有农村养老机构135个,其中县福利院、光荣院各1个,乡镇敬老院12个,五保村121个,共有1701个床位,集中供养1680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7床。在五保村、敬老院内增加娱乐设施,为五保对象实施“保乐”工作,变“五保”为“六保”。

此外,该县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贺州全市率先实现县直医疗机构均通过“二级甲等”评审,新农合参合率由90.12%提高到98.75%,累计补偿金额3.64亿元,受益农民202万人次;扩大城乡困难群众低保覆盖面,累计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农村和城镇低保金4.1亿元,“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8.6万人次。

目前全县共有老年协会110个,会员人数达10516人。该县回龙镇泉岭村、石龙镇黎塘村、凤翔镇同枝村、珊瑚镇卫田村、红花镇红花村、清塘镇南妙村、同古镇和平大村等老年人协会已配齐电视机、音响、办公桌椅、麻将和扑克桌椅等硬件设施,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初具规模。同古镇和平村委大村老年协会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夕阳红”清洁队伍,负责清除节日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清洁田园江河、为美丽乡村出谋献策贡献余热,营造了敬老、爱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钟山县人宽容善良,谦和好客,钟山县民风纯朴,崇尚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喜爱自然,规律劳作,心态平和,知足常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调查的情况看,保障比较完善,镇镇建有敬老院和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全县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基础部分由县财政“买单”。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使得钟山人可以“颐养天年,乐在其中”,这些都是钟山县人延年长寿的秘诀。

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县总人口43.9524万人,实足存活百岁及以上老人50人,占总人口的11.376/10万,超过规定标准1.376/10万。人口平均寿命已达到76.812岁,超过规定标准0.12岁。80岁以上老人10974人,占60岁及以上老人的18.786%,超过规定标准将近5个百分点。7月17日,根据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关于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的公告,钟山县符合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条件,向社会进行公告。公告结束后,钟山县正式成为了“中国长寿之乡”。endprint

猜你喜欢

钟山长寿
王 建
金钟山秋色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钟灵毓秀小钟山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猫的长寿之道是『高冷』
青年学者风采 钟山
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