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2015-08-18李华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创新教育学习兴趣

李华

【摘 要】我们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提供创新探索的情境,让他们在探索创新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思维。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其次,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思维境界;第三,寻找素材掌握时机,训练创新思维;第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注重教学反思;最后,革新教学评价机制,探索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育     学习兴趣     评价机制

随着创新教育的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也在这场变革中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们的新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与学生接受教学信息时的心理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改善学生接收状态的关键是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迫切心理需求,使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浓厚而强烈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境,乃是唤起青少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特有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好数学。作为教学改革前沿阵地的一线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探索总结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愿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一般情况下,学生是不会自觉产生内部动力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外界对学生施以某种强化方式来进行激励,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心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很多,有悬念激发、新奇激发、目标激发等。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思维境界

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知识以情境为载体,赋予其生命力,为思维活动提供确切的切入口,使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兴奋点,寻找突破口,大胆创新。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的结合,制造学习悬念,引发求知欲,使学生的记忆、思维、注意凝聚在一起,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发现规律。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节时,我先出示课件。蓝猫一上来就向同学们招手说:“大家好,我是蓝猫。今天,我想带领大家去寻宝,您愿意去吗?”学生们一听,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结果,大家在寻宝路上却遇到了啄木鸟大姐给两只小啄木鸟分饼的情节,由于啄木鸟大姐分得不公平,两只小啄木鸟都噘着嘴,愤愤不平。这时,我问大家:“啄木鸟大姐该怎么分才能使两人一样多,才算公平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人一半。”我接着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人一半吗?”大家被问住了,同时,大家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来,求知欲望也增强了。这种探索性比较强的问题情境促使着大家去主动思考,在发现其中规律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寻找素材掌握时机,训练创新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再生于创新。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课本中存在着大量的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挖掘出来并加以利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 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想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中心环节。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展思维领域,使学生不满足于定势思维,而寻求新法,在求新、求多、求异中产生一题多解的思想,这就是对求异创新思维的训练。

2. 利用互逆因素,引导逆向思维

数学中充满着互逆因素,事实上,正向定势思维经常制约思维空间的拓展,所以,我们必须利用互逆因素训练逆向思维,要利用情境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把思维浸透于解题过程中。

3. 抓住分析时机,训练联想思维

富于联想是思维灵活的表现,即善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找正确答案。联想往往是从给定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发现新方向,寻找新规律,探索新结论,解题时的分析是训练联想思维的好时机,尤其是在简单几何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注重教学反思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面对要学习的东西自己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或创造。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学生的学习不能进行“再创造”,他就难以真正准确理解学习的内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了。例如,在教学《分数》这一章节时,我不是仅让学生学会折出二分之一,而是给出他们许多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图片,让他们自己去亲自动手实践、探究、发现,自己去创造,这样他们就会对分数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在自我探索中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

四、革新教学评价机制,探索评价方式

应试教育下,学校教育就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随着知识难度一年年加深,成功地越过更高阶层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顶点。作为评价的考试,被用来决定让哪些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考试的结果和老师的判断成为学校给学生划分等级的标准。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对改进教学所起的作用甚微,对于许多学生的自我观念则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总之,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从原始枯燥的教学中摆脱出来,这与教师能否接受新理念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密不可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想象、探索,才能逐渐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协调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提供新探索的情境,让他们在探索创新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思维。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创新教育学习兴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