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5-08-17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制成品出口商品协整

俞 淼(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俞淼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该文以安徽省1995~2012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出口和GDP的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检验对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着均衡关系,且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据此,为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安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

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在宏观层面上呈现出了相互推动的局面。但安徽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出口商品结构不是十分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根据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这会影响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那么,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和研究,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建立对外贸易的高效运行机制,通过出口结构、方式等方面的改善来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增长,获得经济利益。

一、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的特征

1.总量特征

作为内陆省份的安徽,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113.9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14%,其中人均GDP仅为244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确立了以对外开放为全省经济发展主动力之一的“外向带动战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安徽省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年GDP达到了3290.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4%。截至2012年年底,安徽省GDP规模达到17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

2.结构特征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安徽省经济增长结构尤其是三大产业的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的产业贡献率下降了45.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业贡献率上升了个13.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产业贡献率提高了31.93个百分点。

从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虽然在不同的年份有所反复,但是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且比重与第二产业逐渐接近。

(二)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的特征

1.实现了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是安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体,工业制成品出口几乎为零。90年代以后,随着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以后,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48.54%左右下降到2012年的6.39%,同期的工业制成品比重从1990年的51.46%上升到2012年的93.61%。由此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已经占据了安徽省出口贸易结构的绝对主导地位,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

2.工业制成品内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发生变化

1990年以前,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加工制造程序简单。此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却快速增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2年的37.18%,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有所提升。

3.高技术产品出口变化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2000年的0.5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2.11亿美元,年均增长量为2.62亿美元,2012年出口量同比增长9.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也从2000 年3.2%上升到2012年的12.82%。但是由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因此,虽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在逐年提高,但这一比重值仍然比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伴随着安徽省出口贸易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完善和升级。与此同时,安徽经济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二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客观存在与否我们不敢妄下结论。于是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选取相关变量,利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客观的论证和分析。

二、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鉴于资料的有限性,本文选取GDP、ME、PE三个变量分别表示安徽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初级产品出口。在实证分析中搜集了从1995年到2012年的统计数据,所有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及合肥海关统计。考虑到各变量的异方差的影响,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并把调整后的变量记为:lnGDP、lnME和lnPE。

(二)相关性检验

为了初步判定工业制成品出口ME、初级产品出口PE与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首先对三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

图1 lnGDP、lnME、lnPE的趋势图

图2 lnGDP、lnME、lnPE一阶差分趋势图

图1是各变量的趋势图,图中的三条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说明lnGDP、lnME、lnPE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图2是各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趋势图,图中各序列围绕0均值上下波动,表现出良好的平稳性。表1显示出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表1可以看出,这三个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大,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表1 lnGDP、lnPE、lnME的相关系数表

(三)ADF平稳性检验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关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问题,因为对不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直接进行回归也可表现出较高的相关系数,这时就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本文使用Eviews软件运用ADF单位根的检验方法对上述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2 各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lnGDP显示出平稳性,但是lnME与lnPE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不能直接进行回归分析。继续对上述非平稳的时间序列选取一阶差分时,其对应的ADF值都大于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表明D(lnGDP)、D(lnME)和D(lnPE)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且都为一阶单整,记为lnGDP~I(1),lnME~I(1),lnPE~I(1)。

(四)Johansen协整检验

由ADF检验可知这三个变量序列均为一阶单整,由于它们的单整阶相同,所以可以对变量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在这里用Johansen检验法来检验lnGDP、lnME和lnPE三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表3 Johansen协整检验值

由表3可知,在原假设为至多0个和至多1个协整方程时拒绝了原假设,而在至多2个原假设中接受了原假设,从而说明lnGDP、lnME和lnP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现实意义上说明安徽省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协整检验结果,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都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然而,这种均衡关系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仍需进一步验证。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可以得出三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存在与否以及方向如何。在滞后期为2的情况下,得出如下表所示的Granger检验结果:

表4 Granger检验结果

由表4可知:工业制成品出口是GDP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说明工业制成品出口与GDP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GDP是初级产品出口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说明GDP与初级产品出口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另外,工业制成品出口是初级产品出口的Granger原因,而初级产品出口不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的Granger原因。综上所述,经济增长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出口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大大的改善。

由以上实证检验的结果可知: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与安徽省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有拉动效果,但是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说明出口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反过来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出口结构,以使其更充分地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优化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提供条件,反过来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也必将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具有与生俱来的农业资源优势,农业生产方面可以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建设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及出口基地、扩展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打造生态农业园区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度和由此带来的附加值。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安徽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战略崛起的发展契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做强支柱产业,提高本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投入,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其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省的对外贸易服务业应从集中于产品附加值偏低的旅游、运输、经营租赁等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比较高的保险、专利、金融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转变,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二)进一步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内部结构

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手段对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优势产品进行改造,提高传统产品的加工程度、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和人才培养,提高安徽省劳动力素质,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从而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和层次。通过积极引进外商投资,提高外商投资水平和质量,确立一批主导项目,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使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由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可以通过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基地的方式,逐步形成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比如安徽的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企业集群,而且也形成了以创业中心、软件园、生物医药园、留学生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等为主的“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涌现出江淮汽车、合力叉车、四创电子、泰格生物、科大恒星、亚微信息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骨干企业。

(三)企业要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培养企业的技术骨干,高薪聘请高科技人才研发核心技术。企业应充分利用省内科研院所和各大专院校的研发资源,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和转让技术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与这些科研机构的合作与联系,促进新技术的研发。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国外研究机构、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合资,消化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创新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安徽的资源优势,借鉴传统品牌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自己的品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1]周静.出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中国省际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12:21~28.

[2]易力,李世美,刘冰.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出口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协整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6(09):8~11.

[3]宋晓巍,金兆怀.东北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70~72.

[4]郑晶.对外贸易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04):61~64.

[5]佘广文,韩博.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贸探索,2010(11):181~182.

[6]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62~270.

[7]丁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04):4~8.

[8]张伟楠.优化中国出口结构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35~39.

(责任编辑:吕增艳)

Empirical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por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of Anhui Province

YU Miao
(School of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601,Chin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of Anhui province of manufactured exports,primary products exports and GDP from 1995 to 2012.We use the cointegration theory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of Anhui provinc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long-term and short-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timization of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and industrial manufactured goods exports have promoting effect of single direction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Anhui province.Accordingly,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continue optimizing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of Anhui province.

export structure;economic growth;cointegration test;causality test

F061.5

A

1008—7974(2015)01—0061—04

2014-09-20

俞淼,女,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制成品出口商品协整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