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原服饰对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2015-08-17李劲松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句丽中原壁画

李劲松(通化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论中原服饰对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李劲松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句丽人生活在东北长白山以及鸭绿江沿岸地区。公元前37年,北夫余(其当时的活动区域为今黑龙江省南部、吉林省北部地区)部族首领朱蒙(东明)率领族人南下,初定居于卒本川(今辽宁省桓仁)、后迁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从而建立高句丽国,势力范围已达到长白山西南麓。在这期间曾多次朝贡,所以在文化上一直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深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囊括在这种影响之中。从文化范畴的服饰文化学的角度,通过中原地区在首服及发式、体服、饰品等三个方面来探寻中原服饰对于高句丽服饰的影响。虽属管中窥豹,但已足见中原文化对于高句丽文化影响之一斑。

中原服饰;高句丽服饰;影响

一、中原首服和发式对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高句丽首服和发式是研究高句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中原服饰文化的重要一环。从正史《高句丽传》[1]、(唐)张楚金《翰苑》[2]、梁元帝《职贡图》、陈大德《高丽记》等古代文献记载中可知,高句丽人的首服有帻、折风、骨苏、皮冠、弁和各色罗冠。其中的“帻”“弁”在中国古代史料和舆服志中有相同名称的记载,通过与高句丽墓室壁画相互印证,可知其他种类亦或多或少地有中原服饰文化的渊源。

(一)中原首服对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首服即我国古代所谓的冠、巾、帻,以及戴在头上的相关饰物,高句丽壁画所绘首服有些实在难以命名,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并形成统一的名称。鉴于此,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在名称上已成定论的首服式样。如高句丽壁画中所出现的冕、进贤冠、笼冠、平巾帻等。

1.冕

冕作为一种礼冠,在我国古代用于重大祭祀活动。夏代的名称为“收”,商代则称“冔(xú)”,周代曾经称其为“爵弁(biàn)”,后来改称为“冕”。在结构上分为綖、旒、藻、武、纽、紘、紞(dǎn)、瑱(tiǎn)等几部分。下文将对冕具有象征意义的綖、瑱等部件进行具体论述。

“綖”作为冕顶部呈长方形的一块木板,又称延板或冕板。其表面裱以细布,上面为象征天的玄(赤黑色,即黑中带红的颜色)色,下面为象征地的纁色,这里的纁(赤绛色而微黄)色,其规定源自我国古代“天玄地黄”的宇宙观。是我国古人“制物象德”的智慧的体现。《春秋左氏传》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曰夏;有采章(冕服)之美,谓之华。”[3]中国古称华夏,正是依於衣冠华美而得名。綖在宽度上一般为八寸,长度为一尺六寸,前圆后方,有“天圆地方”之寓意。在冠顶之上固定时,后板比前板要略高约一寸,呈现出前倾之势,取“谦卑恭让”之意。“紞”的末端所缀玉石珠,名为“瑱”,又名“黈纩(tǒu kuànɡ)”或“充耳”,“充耳”的象征意义是告诫君王不要妄听是非。所以《淮南子·主术训》载:“故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黈纊塞耳所以掩聪,天子外屏所以自障。”

高句丽四神墓主室藻井之东南隅及东北隅绘有五位头戴冕冠的御龙天人,五盔坟五号第一重顶石西北所绘乘龙仙人(图1),亦头戴黄色冕冠。后者对于冕冠细节刻画周到,图中可见冕的前后两端垂有四旒(綖板前后两侧的珠玉串),每旒珠玉六七枚不等,綖在形制上前高后低,冕冠上并无武、纽、紘、紞、瑱等部件。

图1 高句丽五盔坟五号墓乘龙仙人

2.进贤冠

进贤冠,简称“进贤”,为我国古代文吏、儒士、公侯、皇族宗室成员佩戴的礼冠。脱胎于“缁布冠”。此冠在结构上包括起遮发托冠作用的介帻和斜俎状展筩(tǒng同“筒”)构成的冠体两部分组成。(图2)《后汉书·舆服志》[3]载展筩在尺寸上的标准是前后的高度各为七寸和三寸,长度八寸,整体上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展筩内部以铁骨支持,一根铁骨是为一梁,佩戴者的尊卑等级靠梁数多寡来彰显,两汉时以三梁为贵。故《后汉书·舆服志》载:“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4]

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进贤冠在辽阳鹅房一号墓、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98号墓都有绘制的形象。鹅房一号墓壁画中进贤冠,有着尖锐的冠顶,形似介帻的顶部。哈拉和卓98号墓(北凉时期,政权存在于公元397—460年间)壁画中所见进贤冠与朝鲜境内几座高句丽墓葬颇为近似,该时期恰是孙机所言冠耳急剧升高,展筩演变成为“人”字形的时期。如高句丽墓室壁画中安岳三号墓西侧室西壁的墓主人图、前室南壁东段的队列图、东边侧室南壁的马厩图、回廊北及东壁的行列图中描绘的人物都有头戴进贤冠者 (图3)。冠在形制上冠耳竖直,前翘高耸,展筩矮小,高度仅及耳部中段,展筩分为几梁难以确定,表面形象仿佛都是一梁。

图2 进贤的基本构造

图3 高句丽安岳三号墓壁画中进贤冠

3.笼冠

笼冠又称武冠、武弁、大冠等,起源于“惠文冠”(图4)。内衬巾帻,外罩笼状硬壳结构,冠顶水平,形状呈长椭圆形,左右两侧弧曲向下,在两鬓处呈下垂的双耳形;两晋时形制方正,高度适中,两耳长度已至耳朵的中部;南北朝时冠体长方,顶部略向中心收缩,垂耳继续延长至遮盖双耳;隋唐时期,冠的形制整体趋短,回复至方形,两侧线条率直。

高句丽壁画墓中安岳三号墓(图5)、德兴里墓、五盔坟四号等墓的墓室壁画中均绘有头戴笼冠的人物形象。在形制上与中原形制略有差别,但却都难以脱却中原形制的原貌。

图4 长沙晋永宁二年墓陶俑所着笼冠

图5 安岳三号墓高句丽壁画中笼冠

4.平巾帻

“帻”为包裹发髻的头巾,庶人直接用于包发,位尊者将其隐于冠下,作为冠内之衬。汉文帝时期,帻经过“高颜题(指帻覆额面部分),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的改进,由“韬发之巾”变成了贵贱皆用的便帽。帻在形制上分为介帻和平上帻两类,前者帻顶为屋脊形状,多为文吏所佩戴;后者平顶,为武官常服。东汉晚期,颜题在平上帻的形制中渐短,后耳渐高;两晋时期,渐趋前低后高的造型,在帻顶向后上翘的斜面上出现两条纵裂,并贯穿一根横穿于发髻之中的扁簪。此式样沿用久远,最后定型为“平巾帻”,亦称“小冠”。伴随着平上帻向平巾帻演变的过程,帻对于佩戴者身份标识的作用逐渐提高,已成为礼服,乃至于演变成正式的官服。

图6 沂面东汉画像石上人物所着巾帻

图7 德兴里墓高句丽壁画中人物所着巾帻

(二)中原发式对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高句丽发式研究是高句丽服饰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成为全面认识高句丽服饰文化面貌的重要环节。由于正史《髙句丽传》《高丽记》《三国史记》等高句丽史料中没有记载高句丽发式,所以,中外学界对于高句丽发式的研究只能以高句丽壁画为主要依据。鉴于此,本文对已发掘的117座高句丽墓室壁画发式形象中较为清晰者逐一梳理,锁定诸多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力图全面揭示高句丽发式的整体风貌及其所受中原的影响。以下种类因篇幅限制,并未囊括全部发式,只取我国古代史料中常见的进行辨析。

1.垂髻

垂髻是汉魏时期流行的一种低垂发髻之形制。初始时期梳理方法为收拢头发于脑后,在末端结扎成一缕,绾成髻状;后期发髻逐渐移至头顶部位,形制多有变异。按髻形与在头部位置差异,演化出椎髻、堕马髻、倭堕髻等等式样之别。《后汉书·逸民列传》载梁鸿妻孟光,“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4]

高句丽壁画中所描绘的垂髻,大多额发后拢,鬓发呈弯曲状前翘,也有收拢于颈后者。颈后之发扎束成髻,反绾上翘,整体形状与椎髻相似。颈后反绾上翘的发尾形制多变,有后撅如钩者,形象见于长川一号墓前室北壁持巾者、水山里墓室壁画西壁打伞女侍者图;有呈弧状内者,如舞踊墓主室左壁的进肴女侍图,东岩里壁画墓前室女侍图;或发髻散开如鸠尾,可见于长川一号墓前室北壁化妆女子;或在形状上分开呈现丫状,见于长川一号墓前室藻井东侧之女侍者图。

2.鬟髻

鬟髻又称为髻鬟、环髻,在形式上为圆环状。唐代诗人元稹在《李娃行》中有“髻鬟哦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之语。唐代诗人岑参之《醉戏窦子美人》云:“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另一方面,鬟髻作为我国古代女子的一种典型发式也用来总称女性其他种类的发式。

见于高句丽壁画的鬟髻,发环数量少者一环,更有甚者达四、五环之多。位置或在头顶正中,或倾斜在头部后部或两侧,种类多样。单环鬟髻发式可见于安岳3号墓北侧室北壁侍女阿光图。图中见一环鬟髻耸立于侍女头顶正中;双环鬟髻可见于安岳3号墓东侧室西壁右侧侍女,一双高耸的发环各位于头顶正中和侧后处;多环鬟髻之形象在安岳3号墓西侧室西壁小史头上可见颅顶梳有若干发环,因绘画只绘人物头部前半部,难见后部,数量多少难以判断。

3.云髻

云髻在形制上高耸卷曲,恰似层层云朵,所以得名。流行于三国时期,曹植《闺情诗》云:“红颜炜烨,云髻嵯峨。”“嵯峨”乃高耸之意。南北朝时期,因梳理方法的差异,又产生了多种髻式,如归云髻、随云髻、凌云髻等等。隋唐时期仍受妇女钟爱。图画资料可见于阎立本所画《步辇图》中的宫女形象。

高句丽壁画墓中亦有诸多体现,如水山里壁画墓主室西壁墓女主人像,她的髻式状似堆云,额发集束头顶之上;双楹冢墓道东壁抄手侍立女子的形象,在髻式上与水山里墓壁画中墓女主人像类似,唯一的区别是额部包有条状发巾,还有就是发髻下端略有差异。纵观全局,此几种髻式与云髻最为接近。

4.花钗大髻

花钗大髻在我国汉代已见雏形。梳法为堆发于颅顶,有的用自己的头发,也有借他人之发者,形成一个或多个大的结发形式。上插多枚钗簪,这种盛装式样称为花钗大髻。亦有学者称为“副笄六珈”。形象见于高句丽药水里墓后室北壁墓女主人,头插多枚簪钗,从形制上判断,应为花钗大髻。

5.盘髻

盘髻是以束发或辫发形式出现,并在头部将其盘绾成扁平状发髻样式的总称。在髻式上主要包括盘桓髻和反绾髻。盘桓髻即平髻,集发一束于头顶,形制盘旋堆砌,层层叠加,顶部扁平。产生于汉魏,沿用至六朝,隋代呈鼎盛之势,唐代仍见遗迹;反绾髻在形式上集发一束于脑后,并从下面反绾于颅顶部位。

高句丽墓室壁画中所绘盘髻形象,有两种基本的形制:第一种形制,如长川一号壁画墓前室藻井东侧跪地磕头的妇女所梳髻式。因为高句丽壁画没有对发丝走向做精细的刻画,初看好像男士短发,因其剪掉了鬓发和脑后头发。但经过仔细观察,可见颅顶头发微微向上隆起,整体近平形,应是结束成缕的头发或者辫发。第二种形制是反绾式,壁画资料见于通沟十二号墓(马槽墓)南室左壁车后的侍女形象、三室墓第一室左壁打伞盖侍女形象。

图8 甘肃敦煌莫高窟390窟隋代人物所梳盘髻

图9 龛神冢高句丽壁画中跪地女子盘髻

二、中原体服对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鉴于高句丽政权存在于我国汉唐时期的历史事实,所以关于中原体服对高句丽的影响,着重于汉唐期间中原体服与高句丽体服的对比研究。

(一)我国两汉、隋、唐体服对于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我国汉唐时期,在政治上国家统一,在经济上繁荣发展,在文化上既大一统又兼容并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政权不统一,所以服饰制度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隐逸山林,不问政事,所以在服饰上放浪形骸,不拘一格。个性有余而典型性不足,在这里就略过了。只把汉唐体服作为规范来探讨我国中原汉文化类型体服对于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1.汉代体服对于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汉代男子体服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曲裾型,二为直裾型。所谓的曲裾是指在我国战国时期便已流行的“深衣”,一直延续到汉代还在使用。其特征大多为方领,衣襟长度可达腑下,并旋绕于背后。这种形制大多属西汉前期,是汉代男女普遍穿着的服装样式。我国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墓主辛追的十二件深衣,基本上完好无损。其中九件在形制上属曲裾,是按照《礼记》中所载的深衣样式来裁剪的。到东汉时期,曲裾已经不常见,直裾成为流行趋势,直裾又称“襜褕”。此种服装样式在我国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但不可以用作礼服。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武安侯(田恬)坐衣襜褕入宫不敂之罪,而受到除国的处罚。[5]可见“襜褕”在正式的场合是不允许穿着的,因其在形制上类似于短上衣,当时的裤子又是无裆裤,只在膝盖部套上裤管,并用带子系结在腰部,所以二者穿在一起颇为不雅。

图10 冬寿墓(安乐三号墓)高句丽壁画中墓主所着体服

2.隋、唐体服对于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隋代的官员依据品级的高低,在服色上有着严格的区分。当时以紫为贵,所以高级官员穿紫色官服。武官着两裆铠,有的以金银为饰。隋炀帝时,在天下广招宫女,后宫几千佳丽极尽沉鱼避月之能事,形成所谓的“宫装”。民间争相效仿,这种局面一直到唐代长盛不衰。故王涯的《宫词》有云:“一丛高鬟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可见当时女装的盛况。

隋代妇女普遍穿着小袖长裙。贵妇的体服为无袖端的大袖衫,其渊源可追溯至齐梁风尚。男女官服皆大袖,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一般身份低微者,便着小袖上襦,且日益普及。贵族妇女出行或进香时要着宽袖大衫,并在衣身上搭配披风式小袖衣。这种服式多翻领,成为后来唐代胡服的雏形。

进入唐代,官员要依据服制着官服,按品位高低着不同花纹和图案的绫罗花纱衣衫。贞观中,始令三品以上服紫。之后,虽然三品以下官员的服色屡有变化,但三品以上的官员始终服紫,这种紫严格来讲是一种青紫色。唐代的平民男子体服,特别是劳动阶层,多着短衣。唐代的妇女体服主要继承了隋代传统,又有本身的特色,可以说是华丽之极,而且在着装上思想比较开放,尽显大唐歌舞升平的盛世气派。

考察高句丽的体服,在集安发现的墓葬壁画中人物的体服形式,男子无论贵贱,何种行当,或进行何种日常活动,平日燕居时的主仆装束,并无区分。上身着衣身紧瘦,为交领斜襟的短衣,衣襟开于胸前部位,属明显的胡服体系。衣袖较窄,腰间以带系扎,下体着裤。高句丽墓室壁画中的女性服饰中少数与男子服饰相近似,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判断,作为下层的劳动妇女,这样穿着有利于劳作,故沈括《梦溪笔谈》云:“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靴皆便于涉草,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挎皆湿,唯胡人都无霜。”而大多数妇女在装束上则上着长襦,下配长裙。长襦的交领式斜襟位于胸前部位,腰间亦系带。女子的这种服饰形象在高句丽舞踊墓中的《庖厨图》中有充分的体现。

图11 南浦市德兴里墓高句丽壁画中墓主所着体服

通过以上史料得出的结论是:在集安地区所分布的高句丽墓室壁画中,男、女服式大多为“上衣下裳”形制,属胡服体系。男、女服饰中的上衣衣襟的位置都位于胸部。但在长度上女子上衣(襦)已覆于膝盖下,这样的长度使衬在襦(上衣)内的裙子只能露出裙角;男子上衣相对较短,在臀部之上。在上衣的袖口、衣襟、底边处,男女服装都饰有和服装主色不同的装饰花边。但考察辽东地区同时期高句丽壁画墓葬,人物服饰形式与辽东地区汉族的“宽衣博带”相一致,集安和辽东两地服饰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有甚者,安岳3号墓壁画中女主人的“宽衣博带”则与中原体服在形式上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侍从的服装则是“上衣下裳”式,究其原由,这里有阶层的差异隐藏其内。在我国古代的服饰观中,作为贵族阶层,在穿着上一定要体现出“宽衣博带”的绅士风度。

综上所述,高句丽人所着的体服为什么会与我国中原类型体服如此相似,甚至完全一致呢?通过以下史料我们会得出答案。众所周知,高句丽王朝建立后,中原统治者屡次向高句丽国王赠送衣冠。宋代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对高句丽国王的服饰有详细记载:“常服,乌纱高帽、窄细缃袍、紫罗勒巾、间绣金碧;其会国官市民,则幞头束带,祭则冕圭;唯中朝人使之,则紫罗公服,象笏玉带,……平居燕息之时,则帛巾白纻袍,与庶民无别也”。这一段史料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几乎就是汉族品官或士大夫形象。但是品官燕居时所着体服与平民无异,说明高句丽平民服饰还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三、中原饰物对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一)金银器

高句丽饰物中的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因硬度适中、延展性好、不易氧化、色泽亮丽而成为贵重金属。金银在早期主要用于镶嵌工艺。我国对金银的使用在历史上始于夏商王朝。高句丽人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有厚葬风俗,高句丽人“喜厚葬,金银财帛,尽于送死。”[6]所以现存的高句丽金银器绝大部分出土于墓葬。

高句丽的金器饰品种类繁多,大致包括头钗、头簪、耳坠、步摇饰片、手镯、指环等。这些金器饰品在形制上受到中原的影响,同时也不无本民族的特征。

1.金步摇饰片和冠饰

《释名·释首饰》载:“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因其行步则动摇,故此得名。在我国少数民族鲜卑族的墓葬中,曾多有金步摇饰件出土。有学者考证,鲜卑族贵族慕容氏的“慕容”一词即是“步摇”的音译。在相关高句丽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步摇饰片与在鲜卑族墓葬中出土的饰件在形制上几乎一致。

2.鎏金器

我国古代鎏金工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广为应用。随着中原移民向北方的频繁迁徙,鎏金工艺也随之传入。因此,高句丽鎏金工艺非常发达。这些鎏金器除了用于饰物,还广泛用于装饰葬具、马具、兵器等。3世纪左右的高句丽墓葬中就有鎏金器出土,但高句丽大规模使用鎏金器是在4—5世纪。由此推断,早期鎏金器应当是汉人工匠制作的。

图12 高句丽禹山992号墓出土的鎏金步摇饰

(二)高句丽玉、石器

我国古代有“以玉比德”之说。在早期的高句丽墓葬中出土的玉石器,品种上有橘红色玛瑙珠、玛瑙管、水晶珠、水晶管、绿松石珠、绿松石管、白石管、琉璃珠等组成的串饰。高句丽初期隶属于幽州玄菟郡,向中央政权臣服纳贡,同时也接受中央政权的赐予,因此应有很多汉朝宫廷或贵族所用的玉、石器流入高句丽。这些玉、石器中以1958年在集安出土的白玉耳杯和1963年出土的玉璧最具代表性。出土的白玉耳杯光滑润泽,系用白玉打磨而成,隐约可见杯内几条带状白瑕。此白玉杯在形制上柔美和谐,一长条抹角附于长椭圆形杯口的长边两侧,杯耳微微翘起,足形圆短,呈长方形的四角抹圆。另一件为玉璧,此璧形状平圆,正中镂空,淡青色半透明的璧体十分光滑,上有白色微瑕。上部有佩戴痕迹。华美大方,精工磨制。玉璧作为我国古代常见饰物,在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玉璧是商周以来我国中原汉族文化中的重要礼器,亦作装饰之用,从形制和制作工艺水平判断,似由中原传入。

结语:

诚然,高句丽民族服饰有本民族所特有的形式,这一点勿庸置疑。但高句丽民族文化与中原王朝相对强势的汉文化的兼容并蓄也是不争的事实。高句丽政权作为中原政权的一个蕃属国,在文化上深受正在上升阶段的汉民族强势文化的影响,亦是历史之必然。文化无优劣,却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对本民族文化的扬弃与对异族先进文化的借鉴与吸收,是每一个民族必须直面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所以,高句丽民族没有回避这种现实,才得以存在700多年之久。高句丽民族服饰作为高句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没有回避这种现实,充分汲取了汉族服饰文化中适合本民族的合理成分,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顺理成章的。

[1]刘子敏.苗威.中国正史高句丽传详注及研究[M].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左丘明.春秋左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民国(1911-1949).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责任编辑:徐星华)

Influence of Central Plains Costume on Gaogouli Costume

LI Jin-song
(College of Fine Art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Gaogouli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northeast minority,which lived in the northeast changbai mountain and the coastal areas of the Yalu river.B.C.37 years,North Buyeo tribal leaders Jumong led the clansmen to set up the Gaogouli,spheres of influence has reached to the Southwest of Changbai Mountain. During this period,has repeatedly paid tribute to the Central Plains,so the Gaogouli culture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The costu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othing cultural studies,through the first clothing and hair style,body clothing,jewelry three aspect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entral plains costume to Gaogouli costume.

the central plains costume;Gaogouli costume;influence

K289

A

1008—7974(2015)01—0012—06

2014-10-31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252号);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儒家思想与高句丽社会风俗研究”重大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31号);通化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201229)

李劲松,吉林通化人,讲师。

猜你喜欢

高句丽中原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沁园春·赞中原
壁画上的数学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北朝、隋唐壁画
御中原 画饼充饥
《高句丽语研究》评介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