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预测和政策走向

2015-08-16罗丹婷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族裔双语政策

罗丹婷

当代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预测和政策走向

罗丹婷

(广东金融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521)

语言教育政策是美国多元社会结构中重要的教育政策。美国双语教育法在实施30年后,目前遭受严峻的挑战。多元文化的社会规范将引领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未来的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必须能反映了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儿童的宽容、宽厚和宽待、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以及慷慨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的价值观。

语言教育政策;多元文化;少数族裔儿童

一、多元文化的社会规范将引领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美国面临着如何解决少数族裔儿童特殊的语言教育需求和学业成绩提高的棘手问题。美国有关政策至少在联邦政府层面上属于大熔炉模式[1]。从第一批欧洲移民来到美国,盎格鲁血统的美国人就一直信奉着这样一个原则:美国人要尊重个人自由和权力,任何强加于“他人”的企图都是不明智的,也是徒劳的——尤其当他人的方式并不侵害自己的时候。考虑到美国的民主理念是使公立学校“服务每一个人”,每个儿童都必须拥有平等的机会通过教育进入上层社会,并实现经济流动[2]。然而,在目前美国种族和语言多样性不断增加的环境之下,当下美国语言教育政策是否能在体现美国历史传统价值观的同时,还能满足民主社会对现代公民的要求,也就是语言教育政策是否既能够反映美国主流社会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化价值观、传统、观点和追求,又能考虑到作为理想-典型规范模式的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对语言少数族裔学生的语言习得、学业进步以及认知能力提高的影响。

美国公立学校一向被视为是培养儿童民主精神、平等意识的场所。所以,从双语教育争论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双语教育足以检验美国是否正在践行自由民主这一理念。移民的不断增加遭到了美国保守人士的反对,他们将反对双语教育视为拒绝移民来到美国的一种策略。但是这一做法绝对是过于简单、过于保守的表现,也许不会得到美国主流社会鼎力支持,因为美国如果关闭了移民大门,美国的民主就不会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多元化的社会规范法则可以促进美国社会朝着培养儿童民主精神和平等意识,以及尊重儿童尊严的最高境界不断地变化。另外,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应该是一个容器,容器首先是一个“容”字,即容忍之意。容忍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皮肤的人,容忍讲各种各样语言的人,容忍有各种各样想法的人。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呈现出的双语教育和惟英语教育的特征,实际上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社会等诸多因素在语言教育政策中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的信仰、价值观等,这些因素对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各州不同背景中语言教育教学的实施和评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世界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美国语言政策在公立学校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了主流社会的规范法则从严厉逐渐到宽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加州是美国种族最多元化的一个州,该州的白人不足50%。在洛杉矶,许多有钱的家长已把孩子从公立学校中转出来,剩下的学生中,白人只占十分之一。但胡桃市(Walnut)却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模式,它不仅具有多元文化(白人占少数),而且有不同文化的接触,其公立学校中,差异不仅必须被容忍,而且必须被看作是必要的多元化的源泉,那里的小学已开始尝试培养所有学生宽容的态度。胡桃中学是一流的学校,辍学率低于1%,设有严格的大学预备科课程,因此,鲜有学生流失到私立学校。每逢举行家长教师联谊会,会场座无虚席。如果要指出胡桃市种族多样性的唯一催化剂,那就是学校制度[3]。

可见,加州不同地区的公立学校中已经开始践行多元化的语言教育政策,它体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传统和观点,对语言少数族裔学生的语言学习、学业成绩和未来生活的影响。

二、当今美国的两大语言教育政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双语教育法》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公平,《英语习得法》则追求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另一不同之处是惠及对象有所区别。《双语教育法》惠及对象经历了一个由政策初期的单一到多元的渐变过程,体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理念已渐入人心,其政策宗旨是帮助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解决阻碍学业成绩提高的语言问题,彰显了联邦政府将少数族裔儿童的语言和文化作为一种国家资源加以培育和发展的理念。

《英语习得法》虽然界定了英语听说读写有困难的学生都属于应该接受双语教学的对象,但该法案没有对如何界定英语学习者以及英语学习者何时、以什么标准达到州或学区制定的英语熟练标准作出明确规定。由于政策缺乏对“英语能力有限”作出明确和客观的解释,给各州和学区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问题。对英语能力有限这个概念的界定不同,进行的测试也不尽相同,更有各自不同的鉴别和评价标准,再加上各州和学区的双语教学师资和管理者的大量缺乏,导致许多本应该继续接受双语教学的英语学习者,被迫提早进入主流课堂,以便为新来的英语学习者腾出空间。联邦语言教育政策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模棱两可的指导方针,使学区和教师成为政策的主要形塑者。教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在执行语言教育政策时是积极执行还是消极抵抗或者是讨价还价的态度,在语言教育政策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语言少数族裔儿童的剧增将对英语习得法发起挑战

为了简明扼要地说明美国人口增长和种族结构的变化情况,本文将以图表的形式对2005年的美国人口增长和种族结构统计,以及2050年美国人口的增长和种族结构趋势的预测进行比较。图1显示了2005年美国人口和宗族比例:白人减少至67.3%,黑人为12.1%,拉美裔美国人和亚裔则分别增至15%和4%,印第安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各占1%。图2是对2050年美国人口增长和种族分布的一个预测:白人将减少至51%,西裔增至22%,非裔增至16%,亚裔将增至10%,土著人仍保持在1%。如果这个预测实现的话,届时,现在被称为“少数族裔”的美国人将成为美国人口的多数,而现在属于“白人”范畴的美国人将成为美国人口的少数[4]。

此外,2008年5月美国人口统计署发布的信息表明[5]:2007年加州少数族裔已经达到两千零九百万,占美国人口的20%,德克萨斯州的少数族裔已达一千二百五十万,占全美的12%。美国有四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成为“多数的少数族裔”(即人口的50%以上不是由非西班牙血统的单一民族的白人组成)。夏威夷在这个方面位于榜首:2007年有75%的人是少数族裔,位居第二的是哥伦比亚特区,68%的人是少数族裔,新墨西哥州有58%的少数族裔,加州有57%、德克萨斯州有52%的少数族裔。还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美国人口中少数族裔成员,特别是18岁以下的学龄儿童将占更大的比例。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美国将是一个更加多样化的国家。事实上,在美国没有哪个种族、族群宣称自己是大多数族裔。

图1 2005年美国人口与种族比例[6]

图2 2050年美国人口增长和种族分布情况[7]

然而,目前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群体的特殊教育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英语习得法的惟英语特征,使美国公立学校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考验,这种人口发展的趋势,不但对主流社会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状态产生重大的冲击,同时也向英语习得法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诉求,而且,公立教育制度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同时也给美国的外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但其前提条件是将多元化的语言和文化作为一种国家的资源来对待。

可以预见,《英语习得法》所倡导的惟英语的语言教育政策,不符合儿童语言学习规律,有违与双语认知和教育理论,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语言少数族裔儿童的特殊需求,对语言少数族裔儿童缺乏包容、有失公正。所以英语习得法并不是简单地解决语言教学的问题,它与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强大以及国家发展战略有密切关系,它与美国的民主、文明和社会进步更是紧密相连,语言教育决策者只有调整好国家利益和这些儿童的长远发展,秉持多元文化主义理念并依据双语认知和双语教育理论重新修正英语习得法。

三、美国今后语言教育政策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走向

人类创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他想要建立和维护的社会模式。然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对政策变化提出了诉求。严格地说,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是在必须面对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迫切的教育诉求或受到民族运动巨大的政治压力时,做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政策回应。《双语教育法》具有公平的理念,但缺乏评价和质量标准。《英语习得法》强调效率,但未能很好地平衡教育公正和效率这二者的关系。因此,《双语教育法》和《英语习得法》还称不上全国范围的规划精细的语言教育政策,因为这些政策时而是相互矛盾的,时而又处于两难困境。它们更多地体现了政策决策作为法律功能及其政治性的一面,但不足以应对变化着的时代。

鉴于政策本身无法要求或制约学校教育体制必须根据政策的理想-典型规范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双语教育法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遭遇了主流社会低层面意识形态和精神状态的抵触和干扰。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英语一直是美国的主要语言,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语言,然而,语言多样化在美国及其学校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鉴于英语习得法本身存在着不符合语言教育和认知发展规律的缺陷,学校教育体制不能适应语言少数族裔儿童人口剧增和高流动性带来的教育问题,实施八年的英语习得法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语言少数族裔儿童的英语习得和学业成绩低下的问题,还使这些儿童的语言和文化屈尊于主流社会的语言和文化。《英语习得法》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新的语言和文化限制主义的特征。很显然该法案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

然而,我们可以预见2030年语言少数族裔儿童人口将超过讲英语的主流儿童,2050年主流群体的白人和非主流群体的少数族裔人口比例发生了逆转。这些数据意味着一直处于被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少数族裔人口在崛起的同时,会对美国主流社会形成一种团体压力,并向主流社会发出强烈的多元文化主义的诉求。这种政策的诉求带有极大的必要性和普及性,而正是这种自然环境的变化为美国制定语言教育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当今国际社会正朝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200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强调各国应实施多元文化政策,鼓励人们保留自身语言和文化的同时,提倡和帮助大家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努力消除因民族、语言和宗教多样性造成的隔阂与歧视。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实施的多元文化政策给全世界做出了榜样。在全球化时代,美国也必将受到世界范围的多元文化主义潮流的影响,也会促使决策者重新思考美国当下的语言教育政策。如果美国联邦政府继续执行以牺牲众多少数族裔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文化保存为代价的惟英语政策,这种过于追求效率、忽视公平的政策取向,将会遭致更大的不利于语言少数族裔儿童和美国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情况发生。

未来美国语言教育政策要想成功,必须建立在美国大多数国民的抱负和期望上,并通过政策使得这些抱负得以调整,以便与国家的目标相一致;未来的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必须能反映了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宽容、宽厚和宽待、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以及慷慨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的价值观。通过要求联邦政府机构和接受政府财政拨款的途径来提高语言少数族裔儿童的英语,缩小与主流同伴的学业鸿沟。这将对美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国家安全、提升经济竞争力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未来的美国语言教育政策,会逐渐体现尊重移民和本土少数族裔的语言,将其语言视为一种“资源”而不是一个“问题”。这种政策应该保护和发展多元语言技能,以培养社区和谐、鼓励文化的表达以及满足国家的需要,而不是继续实施“惟英语”的语言教育政策,导致美国语言和文化多样性被搁置、浪费甚至受到鄙视。

四、结语

美国语言教育政策是在面对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迫切的教育诉求或受到民族运动巨大的政治压力时,做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政策回应。《双语教育法》具有公平的理念,但缺乏评价和质量标准。《英语习得法》强调效率,但未能很好地平衡教育公正和效率这二者的关系。因此,《双语教育法》和《英语习得法》还称不上全国范围规划精细的语言教育政策,它们时而相互矛盾,时而又处于两难困境。它们更多地体现了政策决策作为法律功能及其政治性的一面,但不足以应对变化着的时代。

美国未来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将基于多民族构成的美国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之间进行的一次次重大博弈,但正是多元文化主义与同化主义的相互博弈,最终可以推动语言教育政策的向前发展。目前“大熔炉”意识形态占上风的《英语习得法》,面对制约语言教育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待改革的学校教育体制、面对日益增加的、多元化的语言少数族裔儿童的特殊教育诉求,必须进行彻底的反思和修正。“责任制时代”的联邦政府如何在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诸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等诸因素的前体下,认真考量并承认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语言和文化多样性,让学校扮演好保存、培养及延伸语言和文化多元主义的主要角色,让多元文化教育帮助所有孩子做好应对未来多元文化社会的准备。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张勇.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激辩[N].人民日报,2005-9-23(3).

[2]珍妮·奥克斯.教学与社会变革(第二版)[M].钟启泉,等,主编.程亮,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9-110.

[3]布托·布托-加利.多语化育文化的多样性——在接受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仪式上的演讲[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3).

[4]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2):44-80.

[5]蔡永良.语言一致与文化趋同——解读美国惟英语运动[J].江苏教育科学,2005(3).

[6]Capps,R.,Fix,M.,O st,J.,Passel,J.,&Herw antoro,S.The new demography of American schools:Imm igration and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M].W ashington,DC:The U rban Institute,2005.

[7]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大趋势:2020年的世界[M].相蓝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董应龙)

On DevelopmentAnticipation and FutureStrategyofAmerican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ies

LUODan-ting
(College of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Finance,Guangzhou,Guangdong510521)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is themost importanteducation policy in themultiple socialstructures in the US.Thebilingualeducation policy encountered severe challenges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Multiculturalnorms in the USwill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The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reflect the tolerance to ethnicminority children,show the respect to the civic rightsof themainstream society andmeet theneedsofvalues in differentsocialgroups.

American languageeducation policy;multicultural theory;languageminority children

H 002

A

1673-1883(2015)02-0154-04

2015-03-30

罗丹婷(1979-),女,广东韶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政策和教学法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族裔双语政策
政策
政策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助企政策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政策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浅析《砖巷》中的男性角色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