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生性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5-08-16刘延金龙雪娜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师范院校人格

朱 虹,刘延金,龙雪娜**

高师生性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实证研究*

朱虹,刘延金,龙雪娜**

(成都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本文通过对6所师范院校的1400名高师生性心理健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高师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精神质值的增高而降低,高师生的精神质可以显著地预测其性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为高师生了解人格特质,健全其人格,提高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依据,为师范院校提升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师生;性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性心理是人的性生理需要与性认知相融合的产物,通过性态度、性情感、性行为等形式表现出来。”[1]性心理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面对成熟的性生理和不成熟的性心理打破了平衡的心理状态而产生困惑时,容易不知所措,极大地影响着高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师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将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性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发展以及未来的家庭幸福,也将会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于高师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教育、环境等因素。“人格作为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的多种心理特质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反映在个体身上,表现出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同的气质、性格和能力”[2],这些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的方面是否影响着高师生的性心理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如果有又如何影响呢?因此,本研究从这些问题出发对高师生性心理健康、人格特质以及性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现状进行调研,以期为高师生了解人格特质,健全其人格,提高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点实践依据,也为师范院校提升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一点科学依据。

一、理论基础

(一)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认为,遗传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者互相作用影响着两者各自的性质与作用的大小,其影响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拼凑,而是相互转化与参透,即环境中参透遗传,遗传中参透环境。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由遗传与环境交织作用产生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动机需求、价值观、气质性格和能力个性特征等[3]。

(二)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对信息的一系列的加工,包括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和提取等环节。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大脑记忆中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也就是人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对整个问题情境进行知觉与理解,辨认出之前从未遇到的问题,领悟大脑原有的知识与当前刺激情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出新的概念与理论成果。同时,人脑具有主观能动性,思维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不同的个体,其大脑中有着不同的原有性认知结构和对不同性问题情境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再加上对性认识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不同的性心理特征[2]。

(三)心理需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人有多重心理需求,有低层的生理需求,如性需求;也有人际交往的需求,如异性之间的恋爱、恋情的需求[4]。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生活经历等因素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别。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的性格、价值观等人格特质的发展,人格特质的发展继而又影响着其性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项目研究对象为1480名高师生,他们来自于四川省6所师范院校,这六所师范院校包括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研究中,印制问卷1500分,使用问卷1480份,统计有效问卷1400份。不同的调研对象所占总人数的比例情况为:男、女生各为46%、54%,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各为26%、26%、24%、24%,城镇、农村的各为48%、52%,文、理科各为45%、55%,单、双亲家庭各为16%、84%,带养人分别为父母、老人和其它人的高师生各为57%、27%、1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使用了两套问卷,即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5]自编的“高师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高师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基本资料部分包括性别、年级、成长环境、家庭关系和带养人等,量表题目包括性认知和性态度两个维度,整个题目包括正向题和负向题,正向题答“否”没有得分,答“是”得1分,负向题答“是”不得分,答“否”得1分。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对其做了调研预测,经信度检验,检验数据中,同质性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44,分半信度为0.86;在编制问卷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参考,对调研对象面对面地深入访谈,保障了问卷内容的实效性[6]。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精神质(P)、外向(E)、掩饰程度(L)以及神经质(N)四个维度。问卷有88道题目,每道题规定答“是”或“否”,在规定答是的题目中,选了是得一分,选了不是不得分,反之亦然[7]。

整个调研数据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为中文版SPSS18.0。

三、研究过程与分析

(一)高师生性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表1 高师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8]

性认知和性态度是性心理健康研究的两大内容,性认知指对与性有关问题的理解认识,是大脑中的性知识结构,性态度指对相关性观念、性情绪情感、性行为等所拥有的较为稳定的看法与评价。正确的性认知是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响着性态度,端正的性态度继而影响着性品行,决定着性行为发展的方向[6]。表1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高师生性心理健康的性认知维度和性态度维度的均值分别为12.6257和6.8422,超过了题项数半数以上,说明被调研的1400名高师生,其性心理健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状况;另外根据两个维度的题项数比例来比较两个维度的均值比例,性态度比性认知均值大,说明高师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上,性态度维度比性认知维度水平高。

研究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前高师生有着社会电子信息化的社会生活环境,给其日常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面对不平衡的性身心发展年龄特点给他们带来的性困惑时,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不同的电子信息化渠道查阅或购买相关资料进行性知识的学习;第二,现代家庭更加重视孩子的性健康教育,其教育方式方法更为科学,教养水平也越来越高;第三,目前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发展促使师范院校更加重视高师生性健康方面的心理教育。但是,少量高师生因教育的缺乏、大众传媒消极信息的影响和自身人格的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错误的性认知和不端正的性态度,影响其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师范院校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来提高其性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表2 高师生人格特质特点分析

(二)高师生人格特质特点

关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三个维度值中:内外向、情绪稳定性两维度上,分值极高表示典型外向、情绪不稳定性,分值极低表示典型内向、情绪极其稳定。而P值高分者表现出顽固不化等倔强性,攻击、不近人情等粗暴强横性,情感冷酷等铁石心肠性。现实生活中,多数人人格特质处于两极端之间,或者倾向内向或外向,倾向外向或内向的人,又可能是情绪稳定或不稳定,并且拥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质特点。本量表测验分数标准含义为:各维度T分值在43.3-56.7分之间代表中间型,各维度的T分值在56.7-61.5分或38.5-43.3分之间代表倾向型,T分值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代表典型型。

对1400名高师生进行艾森克人格特质问卷测试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表2):三个分量表的均值都在43.3-56.7分之间,其人格特质处于中间型。以上统计结果说明,整体上来看,被调查的高师生群体情绪稳定性、性格内外向处于中间状态,其精神质也处于正常状态。

(三)高师生人格特质神经质(N)测试结果

在临床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过程中,如果被测试者的神经质标准分为65<N<70时,一般可疑似测试者有轻微心理健康问题,N>=75分时,可疑似测试者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7]。表3数据分析显示,1400名高师生中有96名的神经症标准分在65-75之间,有11名的神经症标准分在75分以上。说明有96名疑似有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总人数的6.9%;有11名疑似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总人数的0.8%。大学阶段处于人生生活独立的初步阶段,在高师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活挫折事件而产生心理烦恼,导致短期内心理的不平衡,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如果高师生能够即时认识,采取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些心理烦恼,从长期来看,不仅不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而且能锻炼其意志等心理品质,促进高师生的身心成熟;但是,如果不能即时有效地解决这些生活烦恼,使其心理长期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表3 高师生人格特质神经质(N)测试结果描述性分析

表4 高师生性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表5 高师生性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质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四)高师生性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特质关系

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使用过程中,精神质有别于精神病,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人的精神质值不能过高,过高者需要即时改善,不然将产生人格问题,导致异常行为[7]。表5数据表明,高师生性心理健康的性认知和性态度维度与其精神质维度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322**和-.482**。表6数据表明高师生精神质人格极其影响自己的性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两个维度的影响度其显著性值都为.000。数据结果说明,高师生精神质值越高,其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高师生精神质人格特质能极其显著地影响其性心理健康水平,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其性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艾森克人格特质的精神质所代表的人格特质含义及其分数值范围意义,得高分者可能是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感受,且固执;迟钝、冷酷、奇特、好冒险;冲动、闹事、不好相处。拥有这些人格特质的高师生,在性认知上,表现为容易顽固地坚守着一些极端错误的性认识,拥有一些不端正的性观念,如对两性交往问题拥有过于开放或过于保守的观念;在性态度上,容易赞同一些粗鲁、不文明、不尊重对方和不自重的性行为,如性虐待、同时交往多个性伙伴等性行为。

四、讨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高师生身心发展不平衡的年龄特点以及独立生活适应期的特殊阶段,其人格特质及性心理问题尤为显出,给我们教育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与反思。

(一)建立多方协同创新教育平台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终身发展八阶段论认为,每一个阶段朝向消极和积极两品质方向发展,如果每一阶段都朝向积极品质发展,将产生健全人格,否则将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人格[9]。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论认为,人的性心理需沿着五个阶段一步一步发展,哪一个阶段没有顺利发展就容易导致心理异常,甚至产生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10]。以上心理学理论给不同阶段的教育提供了人格即性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健全高师生人格,促进高师生性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师范院校、家长和高师生自身协同建立创新教育平台,让高师生更好的度过大学学习生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高师生的人格特质、性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调查显示,有些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似有似无,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没有健全。因此,师范院校要系统地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配套经费等方面得到有力的保障,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保障性。同时,师范院校要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身学校及其高师生的实际,全面合理的地安排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重视高师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健全高师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其教育的成效;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为高师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师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人格的健全以及性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终身锻就的过程,需要一个人不断地认知,调整与完善。独立的大学生活给高师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面对自己典型及极端的人格特质给自己生活带来烦恼时,要把反思形成一种习惯,不断地健全自己的人格;在遇到诸如性心理困扰等心理困惑时,多利用现代社会信息化的便利,多渠道学习相关知识,在自学也解决不了心理烦恼的情况下,多寻求学校专家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以及同伴同学的心理咨询辅导,即时解决心理烦恼,保持心理的平衡,避免产生心理疾病。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沈明泓.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63.

[2]杨璐.普通心理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11,21.

[3]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22-224.

[4]潘秀霞,杜吉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人工情感建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3-26.

[5]Stephenson JM,Oakley A,Johnson AM.eta1.A school-based rand0m ized controlled trialof peer-led sex education in England[M].ControlClinTrials.2003,24(5):643-657

[6]杨润涛,温斌,张东枚,黄秀娴,张世嫦,周惠淇.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与测评[J].中国学校卫生,2010(6):706-708.

[7]刘正荣.“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实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34-36.

[8]W ang XJ,Luo CH,Tu XW,eta1.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eptive Know ledge,Cognition and Behaviorsamong VocationalHigh SchoolStudents[J].JReprod Contracept.2006,17(4):239.

[9]李小融.教育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107-112.

[10]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6.

(责任编辑:董应龙)

The Empirical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raitsw ith Sex PsychologicalHealth among Normal Students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ZHUHong,LIUYan-jin,LONGXue-na
(Faculty ofEducation,Chengdu 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41)

The 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sex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1400 students from the six different normaluniversities.The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re is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psychologicalhealth and personal traits.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will decrease due to the rise of level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which means that the higher the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score is,the lowe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is. Therefore,psychological quality can predict the situation of sex psychological health.In this case,psychological quality not only provides practical basis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students'personal trait and strengthening personality,but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normal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tudent.

normalstudents in universities;sex sychologicalhealth;personality traits;empirical research

G444;G65

A

1673-1883(2015)02-0116-04

2015-3-30

成都师范学院科研项目2013年重点项目“成都师范学院本科生性健康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CS13SA01)成果。

朱虹(1979-),女,汉族,四川夹江人,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师范院校人格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