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流变

2015-08-16赵宇馨

关键词:信息科学德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

赵宇馨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大数据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流变

赵宇馨*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被湮没在繁多的信息海洋中,海量信息的背后掩藏着各式各样的价值观,重构着人们生活的外部及内部环境,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到大数据信息软环境的包围,客体受到大数据海量多变信息的剧烈冲击,教育过程受到大数据信息传播模式、渠道的干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大,情况也变得更为复杂。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时代的契合也是新媒体时代的要求,科学应对并在这场变革中把握主导地位至关重要,树立起大数据的思想观念,同时深入挖掘大数据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科学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理性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环境变化,认真考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局面,积极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转型,明确做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理念。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功能;信息科学

赵宇馨.大数据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流变[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14-118.

Zhao Yuxin.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5,17(3):114-118.

1 新浪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后现代这样的词语清晰地昭明了我们所处时代的鲜明特征。这样表述的背后,事实上掩藏着信息对当前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信息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与物质世界和社会关系建构同等重要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对人们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人们“拜物教”的状态了。当然,世界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智慧聚集的信息革命时代,这一场革命远远超越了人们对它的想望,跳跃地、狂奔地、令人目不暇接地加速度推进。万维网、Web2.0等信息图景尚未牢牢把握,大数据浪潮已经波涛汹汹地降临人间。大数据同互联网的出现相同它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一场革命,更是多领域、跨国界、跨文化、全天候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加速创新步伐、引领社会潮流、扮演社会变革的“弄潮儿”。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说: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大数据战略如今正在领航全球发展的先机。

著名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在《大数据》一书中,以“大趋势”、“大挑战”的视角,围绕美国政府基于数据的管理历史,讲述了大数据在政府执政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美国政治的发展,公民权利的实现以及各种自由与福利的保障,都和数据的创造性应用密切相关。全书的最终目的是想提醒读者注意:“我们正在以飞快的速度穿越我们定义的信息时代……列车将驶向何处?”[1]

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将人们置身于大数据、全媒体环境,互联网、移动平台、大众媒体、社交网络等正在全方位形成,大数据传媒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全面增强,人们获得信息、发布信息、传播信息和解读信息有了更多更快更便利的平台和渠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用话语权。

大数据的海量信息为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提供了话语环境。这些海量信息由不同的人们提供、表述、处理,不同的参与人有不同的动机,不同个体持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信息的充裕和过度包围,使得冗余信息对于“有限理性”个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些都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不确定性。在当代中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过程中,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是冗余信息给人们固有的信仰带来的冲击,充分认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是走出迷局的关键。时代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 新变化:思政教育的大数据特征

在大数据已成为现代、后现代社会语境中的关键词时,我们从该视角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进行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数据、共享数据,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现代化、最优化。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在信息包围圈中如何突出重围?人们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在思想意识上不被邪恶势力所蛊惑,不被困难险境所吓倒?这些都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再升级,再挖掘和再整理。有鉴于此,我们从内外两个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新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受到大数据信息的包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社会的政治社会化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守护底线的教化活动,主体理念必然会在其中得以彰显。作为主体性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它应该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和发展,是学生主体性苏醒的标志和政治社会化的体现[2]。

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社会向信息化社会日益迈进,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样态和思想观念的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世界的丰富多彩都通过大数据的形态走进了千家万户,深深包围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如果我们注意到世界的多样性,注意到各个国家历史文化差异,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社会发展模式各异,我们就能理解世界各民族有不同的意识观点,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不同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大数据广泛渗入的今天,我们应当以宽广的视野,包容互鉴,取长补短。

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降临,人们对信息的把握不得不以一种开放式、反思性的方式存在。西方社会思潮随着大数据载体不断涌入,整个中国社会思维主体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价值观的多样多元,价值取向的异质开放,主流价值观与其他价值形态共生,个体生活对数据的依赖增强[3],此时,人们思想活跃,文化行为多样,社会生活开放,行动场景多元以及对权威进行多元化解读。传统的认知框架不断被消解和边缘,新的认知模式正在形成。当前,过度的冗余信息对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核心思想体系产生了解构效应,对社会中的人们的信仰产生冲击。任何敏感事件都伴随着海量的大数据信息,或真或假,或左或右,或虚或实,或有或无,使得人们无所适从。人们的立场观点也由此产生角度多元、难以统一、复杂多变的特征,进而出现信仰危机、认知错乱、道德滑坡等问题。

2.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到大数据信息的冲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对主体对客体的“灌输”,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传递给被统治阶级,进而整合社会观念,引领社会思潮,占领意识形态的观念高地。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降临,作为受教育的客体和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在逻辑上可以持有几乎等量的信息,这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受教育者面对的教育者已经不是单一的“灌输”主体。此时,各种利益主体的代言人都在利用大数据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声音。他们都有自身的逻辑演绎以及或虚或实的信息来源。受教育者在这种真假难辨的信息环境中,往往采取一种工具理性的思维。工具理性的膨胀将导致对价值理性的蒙蔽,因此,作为受教育者的客体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指导下,形成自身的筛选机制,进而能够透过大数据现象,看到大数据背后的本质。

同时,大数据技术的不完善也会带来风险。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因特网随之不断普及。人们在对非结构化数据超越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量激增和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的分析中,前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第三个问题能够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数据存储、保护、迁移和梳理,想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道德缺失现象仍然存在于大数据超文本链接中,受教育者看到的正面信息容易遭受境外势力的歪曲、删除或攻击。大数据技术使用过程中,若有不当操作,就会导致泄密,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

2.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受到大数据信息传播的干扰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过程,是主流价值对人们思维和思想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个社会思潮,引导人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指出的是,人的思维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人们所思所想的原材料来源于大数据的建构。大数据的多样性使得人们思维认知产生种种调适,是在对不确定的消融中产生出自身的逻辑体系。当高速度、时交性和数据异构性的数据充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一旦缺乏理论梳理和指导,就容易对整个教育活动产生干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信息传播和衍射的过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交汇、碰撞和衍生的过程,实质就是为了消除受教育者(收信人)对主流思想的认同的不确定性(图1)。但是在大数据模式下,大量信息的出现和高速流动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冗余信息的不断增多,导致信息流动悖论的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流动模式同样可以参考信息流动的一般模式,如图2所示:

图1 信息的实质

图2 信息流动模式图

3 新要求:思政教育的大数据应对

总之,大数据已经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要积极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和大数据手段进行渗透、颠覆。因此,从信息化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认真研判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种种挑战,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机遇。

3.1要牢固树立起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伴随着新型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网络和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统的主客体二分法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是矛盾的,人们将无所适从,难以建立共识。”[5]但是,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现实的力量,更是社会历史中的一个客观领域,是人们的一种现实的生存体验[6]。因此,要回应数字化媒体化时代信息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树立起大数据的观念,配备高性能的软硬件系统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提取、抽样、分析,利用大数据进行舆论监测。同时,积极研判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时刻关注大数据带来的社会变革,更新思想观念,重视数据、尊重数据、“让数据发声”,使大数据成为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3.2要深入挖掘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繁忙、最具活力、最富有挑战性的教育工具。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已经深深地与网络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在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5后”青年大学生对于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依赖性正在不断增强,他们生存在日益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

在网络空间,大数据信息的流动往往是以“对话”的方式展开的。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7]大数据的话语权力和网络思潮的分散式传播已经重构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针对大数据的特点,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强制性的力量已经无法实现主导意识对主流意识的转变,现在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必须拒绝居高临下的高姿态,拒绝冷眼旁观的清高,而是积极地参与大数据的话语空间,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将大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归类和分析,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过滤信息垃圾,达成对教育对象的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

3.3要科学运用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要多学科、多种研究工具地利用大数据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顺应量化研究的新崛起,创新网络思想教育的研究范式;实现宏观覆盖与微观深化相结合。在宏观层面,要注重群体性特征,把握群体性思想,寻找群体性事件的内部联系和运行规律。从微观上看,用大数据思维来整理和梳理个体的行为特征和思想状况,用事件和行为来透视其思维状态,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和教化。

面对大数据信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碎片化,为了维护大数据价值的秩序,就要整合各种资源为我所用。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8]创新就是要破除不合时宜的旧的观念、旧的范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范式,因此,要不断创新,整合多种资源,科学地找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运用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功能。

3.4要理性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布迪厄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9]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社会大众拥有获得信息资源和表达思想观点的更大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受众的不同倾向性意见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大数据的意见“场域”,转接信息形成议题。如前所述,这是客观存在的复杂大数据意识形态现象。伊格尔顿指出:“意识形态远不只是一些自觉的政治信念和阶级观点,而是构成个人生活经验的内心图画中变化着的表象,是与体验中的生活不可分离的审美的、宗教的、法律的意识过程。”[10]

大数据作为现实社会的反映,依然是人的生存空间,人们会在这开放空间中表达一个真实的自我。但是,在网络中我们时刻都可以闻到一种意识形态的味道,不仅这些大数据符号充满了意识形态的深刻底蕴,就连大数据技术本身也难免沦为一种深刻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同时也许在那里,人们的独立见解不仅不会消融在意识形态的硫酸池中,而且恰恰通过意识形态表现出来。在复杂的大数据信息中,人们仿佛听到了卢梭的声音:“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11]大数据技术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形成。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这一观念,教育者可以依托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对数据及其来源进行有效鉴别,形成良好的“信息资源观”和“信息价值观”,并善于选用适当的数据计量方法或应用程序软件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大数据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找出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并对事件的发展走向及趋势进行预测,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无缝对接的“合力型”教育,促进教育内容获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言,实化为行”的实效性。

4 结语

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前瞻性地指出的那样,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重构着我们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局面。我们需要以崭新的姿态来迎接形势的变化,而“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正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克明.大数据战略与文化价值创造[J].理论研究,2014(2):60.

[2]张文卫,张锡.在大学精神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10-115.

[3]李学林,罗涵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环境的冲突及其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94-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欧阳宏生.电视传播核心价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2.

[6][匈牙利]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下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355.

[7]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2.

[9][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0][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

编辑:陈海燕

编辑部网址:http://sk.swpuxb.com

DOI:10.11885/j.issn.1674-5094.2014.12.08.02

文章编号:1674-5094(2015)03-0114-05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12-08

作者简介:赵宇馨(1983-),女(汉族),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Zhao Yuxin*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0500,China

Abstract: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not only makes people drown in a sea of information,bringing various values and reconstructingpeople’slifeexternallyandinternally,whichposesnewchallenges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e subj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surrounded by big data environment and the objects are under the dramatic impact of mass information.The education process is interfered by the big data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s and channels,whichmak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moredifficultandmorecomplex.Howeve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must adjust to the era of big data with scientific responses so as to hold the leading status in this transformation.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big data concept,to dig deeper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to use big data analysis method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to keep tune with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o achieve the above goals,we must inspect the new situ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n,examine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igure out specific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new media;big dat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function;information science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德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
山西大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简介
三元重要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文献类型矫正影响因子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中的实证分析
信息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