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2015-08-16杜小颖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033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病史白质半胱氨酸

孙 娜 杜小颖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孙娜杜小颖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033

目的 对发生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在该院就诊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头颅MRI检查分为脑白质疏松组与非脑白质疏松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等,进一步对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生脑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诸多,包括年龄偏高、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结论 年龄偏高、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均会引发脑白质疏松症,因此在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Key words]Hrain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Risk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脑白质疏松症是由加拿大神经学家Hachinski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属于一种头颅影像学检查术语,又称之为脑白质变性[1]。临床医学表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原因中,脑白质疏松症是最为常见的;同时,发生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也非常多。该组研究抽取了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发生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120例神经内科患者通过头颅MRI检查,分为脑白质疏松组与非脑白质疏松组,各60例。其中,脑白质疏松组, 男36例、女24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2.8±2.1)岁;非脑白质疏松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2.9±2.0)岁。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询问调查,包括:吸烟饮酒史、既往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等;并对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水平进行检测[2]。

1.3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单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白质疏松组与非脑白质疏松组比较,年龄偏大,高血压病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肌酐及 CRP 升高所占比重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女性、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所占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另外,由表2可知,脑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偏高、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

3 讨论

表1 脑白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脑白质疏松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脑白质疏松症概述

对于脑白质疏松症来说,属于一个影像学概念,是一类神经传导纤维脱髓鞘病灶,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弥漫性缺血而引发的[3]。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慢性进行性痴呆、思维缓慢及认知能力减弱。经头颅CT检查,通常显示出脑室周围低密度影。对脑白质疏松症采取早期诊断措施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临床通常会通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3.2脑白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脑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偏高、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其中,年龄及高血压作为两大危险源,下面重点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①因年龄高致使脑白质疏松症发病上升的机制可能是:其一,白质区当中的神经纤维大多数存在髓鞘,髓鞘有两部分成分,即为髓鞘蛋白与卵磷脂[4]。在年龄增长的情况下,髓鞘中各成分均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便引发了白质区的大部分脱髓鞘,在小学馆周围间隙扩大的情况下,便致使脑白质及脑皮质萎缩。其二,在年龄增长的情况下,颅内动脉如果发现硬化现象,便会致使白质区长时间的慢性缺血。

②因高血压致使脑白质疏松症发病上升的机制可能是:长期的高血压会致使脑内小动脉变性,在大脑半球白质缺血的情况下,便致使脱髓鞘发生改变。与此同时,长期高血压会致使血管性水肿,进一步释放出毒素将血脑屏障造成严重破坏。

3.3主要预防措施

年龄偏高、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均会引发脑白质疏松症,因此在临床中需引起重视,在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预防。

①日常生活当中多进行一些有利于大脑保健的治理活动,比如听音乐、看报纸、读书及下象棋等,以此使大脑活力得到有效激发,进而起到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②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容易发生脑白质疏松症,因此需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多与外界环境接触。同时,需要加强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及跳广场舞等,以此改善中枢神经活动,进一步使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得到有效促进。

③注意日常饮食,不宜吃过热或过冷食物,避免少食多餐,注意营养支持,多食蔬菜及水果等[5]。

④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性,注重良好心理的培养,对于有烟酒史的人,最好戒烟,并少饮烈酒。同时,对于一些基础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做好相关防治措施。

除此之外,该统计认为,医院方面还需要开拓各种渠道,做好防范脑白质疏松症在防范方面的宣教工作,告知广大人群年龄偏高、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均会引发脑白质疏松症。以此增强广大人民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为该病症发生率的有效降低提供保障依据。

[1] 李蓓蓓,魏微,张微微,等.不对称性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3):26-29.

[2] 张帅,林志坚,吴军,等.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28-31.

[3] 黄维星,王宝军,刘国荣,等.同型半胱氨酸、溶血磷脂酸与脑白质疏松关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13):48-52.

[4] 王双坤,袁俊亮,顾华,等.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胼胝体(区)磁共振弥散特征与认知功能障碍(损害)的相关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5):13-17.

[5] 肖章红,丁立东.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8-120.

Cerebral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Risk Factor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SUN na DU Xiaoying
Dalian Central Haspital,Liaoning 116033,China

]Objective Purpose Risk factors for cerebral white matter disease, osteoporosis is analyzed.Methods Extraction in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neurolog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divided into brain white matter head MRI loose with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 loose groups, 60 cases each. The indicators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ge, sex, medical history, c-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uric acid, furthe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Result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many in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including age on the high side, a history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blood homocysteine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creased.Conclusion Age is on the high side, a history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can lead to cerebral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so need attention in the clinical.

R74

A

1672-5654(2015)02(b)-0003-02

孙娜(1980.6-),女,满族,辽宁大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病学。

2014-11-17)

猜你喜欢

病史白质半胱氨酸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