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我党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贡献

2015-08-15谢霄男王让新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谢霄男 王让新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611731)

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选择。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履新后,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政府管理的权、能、责结构,在行政审批、大部制、行政管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大范围的改革,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精简放权

行政审批是我国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然而,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逐步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原有的行政审批制度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从审批事项上来看,存在过多过滥的现象。政府管理一些不该管,即使管也不一定管得好的事情,不仅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也有碍于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从审批程序来看,存在审批耗时长、环节多、效率低的现象[2]。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有碍于行政部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管理方式来看,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审批轻监管、重利益轻服务,甚至以批代管;从管理的责任与权力来看,存在审批权力与责任脱离、与权力主体利益挂钩的现象比较严重;从审批收费的角度来看,许多审批项目本身,或者与之有关的审批前的鉴定、检验和年检以及办理手续都设立了收费环节;从审批行为本身的角度来看,存在自由裁量权大,办事透明度低等问题。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3]。

行政审批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其一,进一步调整、精简乃至清理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但凡超过《行政许可法》六个方面许可范围的行政审批事项,应尽可能地加以规范。其二,切实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行政审批程序繁杂,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我们应认真甄别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剔除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尽可能地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此外,还应严格规定审批期限,超过审批期限的,要予以严厉惩处。其三,进一步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是秉持“应尽必进”的原则,将分散的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统合在一起,使各部门的审批相互连结、相互监督、相互制约[4]。我们选派到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是业务骨干、技术精英,让百姓们切实感受到行政审批的快捷高效。

二、大部制改革扎实推进

大部门体制改革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将政府相近或相同的职能整合起来,归入一个部门为主管理,其余各部门协调配合;其二,是将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机构合并为一个较大的部门,各机构协调配合。大部制改革能够实现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机统一,避免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由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而成的大部门,具有履职范围宽、组织形式优、涉及领域广、协调问题顺、部门内部工作衔接紧密的特点。大部制改革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由大部组成的政府,剔除了冗余的政府办事机构,优化后的政府机构精干、合理、有序。此外,这一改革将部门协调由外部转向了内部,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边界,避免了相互推诿和相互扯皮[5]。十八大以后,我党扎实推进大部制改革,集中表现在由外延式向内涵式改革方向发展。所谓“大部制外延式改革”,是指从数量、规模以及职责上对政府部门的结构做形式化的调整;所谓“大部制内涵式改革”,是指政府职能须与机构职责有机整合起来,这种协调一致具有整体性。转变政府的职能和职责,是大部制内涵式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大部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是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要朝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从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角度看,要朝着便民利民、协调高效、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方向转变;从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角度看,要朝着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转变[6]。

三、行政管理改革不断创新

行政管理结构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部门的构成方式,其行政管理方式直接关系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我党的行政管理方式,一直沿着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方向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党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创新,首当其冲的是理念上的创新。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上台执政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如何把这个政府建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政府,是一个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以及服务型政府。要建好这样的政府,我们首先在理念上要实现创新。要建设好一个法治政府,我们需要秉持依法行政的理念;要建设一个责任政府,我们需要秉持权责一致的理念;要建设一个效能政府,我们需要秉持高质量高效率的理念;要建设一个廉洁政府,我们需要秉持清正廉洁的理念;要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我们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引下,我们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经济、市场、社会以及公共服务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7]。关于如何把我们的政府建设好的问题,我党在完善、健全决策机制、责任机制、政务公开和行政监督制度、依法行政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完善、健全决策机制,主要是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完善、健全责任机制,主要是使其更具合理性和有序性;完善、健全政务公开和行政监督制度,主要是使其更具公开性和透明性;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主要是使其更具公平性和规范性。我党通过不断创新行政体制改革,打造了一个亲民、便民、为民的全新政府。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其与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后,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往往是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而向前推进的。之所以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条不紊地推进了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因为事业单位改革在前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集中表现在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上。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实践,为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范例和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健康发展,我党于2013年3月,制定并颁行了《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我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想,并对此作出了整体性的安排和部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的旨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高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主要是将其划分为公益服务、经营以及行政等几大类别。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在制定改革路线以及确定方针、政策上,是不尽相同的。公益服务类的事业单位,要强化其公益属性,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将其转变为企业;行政类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原则是“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将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的人数多,改革的任务重,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因此,应该是渐进性的,不能急于求成。我党领导人审时度势,分别制定了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以及2020年的总体性目标,对有条不紊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机构编制改革渐趋完善

自建国以来,我党一共进行了六次较为集中的机构编制改革。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机构编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本着建立节约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的原则,严格控制我国现有机构编制。控制机构编制的总量,盘活机构编制的存量,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关机构编制改革的创新点,是做一个新的“加减法”。从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的角度看,是在做“减法”。只要机构编制的总盘子不突破,我国的行政成本就能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线上。机构编制与机构职能部门成正比,机构职能部门减少了,机构编制自然就会减少[8]。从盘活机构编制存量的角度看,是在做“加法”。机构职能部门减少的同时,意味着原有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和工作量会增加,这个时候就涉及到机构内部调剂的问题,这种调剂是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调剂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竞争意识。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可以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剂,这对于调动不同部门的活力,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大以后,我党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的成功范例,还表现在破解了领导职数偏多的历史性难题上。我国历次机构改革,尽管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均未妥善解决领导职数偏多的问题。领导职数多,突出表现在领导副职多。同时,领导们的分工又很细,这就很容易造成职权交叉问题。十八大后,我党将部门领导职数严格限定在一名正级,两名到四名副级的范围以内。部门内的机构,原则上一名正级以下不得超过两名副级。从经验和实践上来看,领导职级的减少,非但没有影响工作,反而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因此,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表明我党机构编制改革正在渐趋完善。

[1]董娟.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N].朔州日报,2012-11-13.

[2]查志刚,马靖芳.行政审批改革与法治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3]任珂.人大代表痛批行政审批弊端[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3/10/c_119699502.htm,2014-03-10.

[4]朴民.加快转变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3(11).

[5]王澜明.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3(1).

[6]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学习十八大精神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3(1).

[7]张茅.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深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在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9).

[8]齐红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水平[J].机构与行政,2013(4).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