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

2015-08-15崔玉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性休克休克输液

崔玉红 王 梅

(高青县中医医院 山东 淄博 256300)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人体受到严重的打击出现重要脏器损伤和大出血等现象,从而使得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微循环灌注严重不足,患者创伤后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和恐惧等现象,由于多种因素形成机体代谢失调的综合症状。当患者发生严重的创伤性休克时,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及早识别创伤性休克早期的各种症状和临床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抢救患者的生命,在急救的过程中急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熟练的急救技巧和护理措施[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性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段为15-67岁,平均年龄为(43.57±3.27)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29例,高处坠落伤18例,切割伤9例,重物砸伤6例,其他伤3例。

1.2 方法:其一,体位护理。由于患者严重创伤性休克,其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置于休克体位,将患者的下肢抬高15°-3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5°左右,有效的避免膈肌和腹腔脏器向上移动,从而造成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对患者及时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可以为患者的进一步抢救和治疗提供相关帮助。

其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应激反应程度比较严重或者时间较长,就会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心肌耗氧量增加,造成肝、肾和胃肠道缺血缺氧性损伤,也会使得病人免疫力有所下降。针对严重休克的病人需要进行高流量吸氧,给予气管插管,确保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及时清理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将口腔中内活动义齿、血块、碎牙等异物取出。休克的病人正处于缺氧的状态,对病人的呼吸功能进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常规行鼻导管或面罩支持给氧,当病人有所好转后,可以改为间断吸氧。

其三,及时扩充患者的血容量。要实现扩充血容量这一目标通常会建立静脉通道和中心静脉插管来完成。在对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急救的时候,为了有效、快速的恢复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大量的、快速的输血和输液,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建立2-3条静脉通道,并对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控,避免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现象。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输液的部位,通常情况下输液的部位需要选择在距离受伤部位较远的大静脉。例如病人头部、胸腔以及上肢受伤,应该选择病人的下肢静脉进行输液。如果病人受伤部位在腹部、下肢以及盆腔,应该选择颈外静脉输液。

其四,心理护理。创伤后患者大多数存在心理障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通常创伤后患者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恐惧、忧郁、愤怒等,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鼓励、关心,向患者讲解良好的愈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好患者的心理问题。

其五,术前准备。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通常会伴有严重的脏器破裂和骨折等现象,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创伤清理,在术前需要提前准备相关事宜。例如在术前需要做好配血、药物试验等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6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通过手术抢救后,治愈的有59例,死亡6例,总抢救成功率为90.77%。6例患者因失血过多,救治及时间较晚,入院抢救时已经濒死状态,经过尽力抢救,最终死亡。

3 讨论

休克会导致人体机能和器官功能不全或者衰竭,也是创伤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创伤性休克更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创伤性休克是人体受到创伤刺激后引起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代谢功能和微循环等具有较大的损害。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病死率,针对严重创伤性患者首先需要迅速处理患者的出血伤口,迅速止血,同时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和静脉通畅,以便维持有效的血容量[2]。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受伤到救治的期间通常是病情比较危重、凶险、发展快、死亡率较高的情况,对这类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抢救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严重创伤性休克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征,如果抢救工作稍有延误,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的首要目标就是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在救治和护理方面,还应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专业技能,以便有效的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抢救意识、快速的反应能力、病情鉴别能力等。还需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的护理质量管理,通过合理的分工,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3]。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性患者进行急诊护理,65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通过手术抢救后,治愈的有59例,死亡6例,总抢救成功率为90.77%。6例患者因失血过多,救治及时间较晚,入院抢救时已经濒死状态,经过尽力抢救,最终死亡。表明,及时有效的急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减少病死率的发生。

综上所述,合理运用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休克患者的死亡率,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成功率。

[1] 何秀凤.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2009,20(14):118-120

[2] 王玮.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7):137-138

[3] 刘桂平.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25(08):158-159

猜你喜欢

性休克休克输液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颈枕输液袋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