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运动背景下太极健身的重要价值分析与地位探究

2015-08-15李纯纯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运动

□ 李纯纯(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自我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再到2008年首次举办奥运会,我国人民的运动热情日益高增,舞蹈房、健身房以及各大小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如同雨后春笋出现。人们可以选择的运动项目繁多,仅舞蹈就有国标、肚皮舞、街舞、爵士舞以及后起之秀广场舞等,球类运动有羽毛球、乒乓球、棒球、高尔夫、台球、排球、篮球等,跑步健身有酷跑、田径、马拉松,功夫类运动包括跆拳道、截拳道、柔道、太极拳、散打等。在如此繁多的运动中,太极拳即是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太极运动被大力推广,如今街头巷尾均有练习太极拳(太极剑)的身影。太极运动在我国全民运动背景下发挥其重要价值,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太极运动的发展历程

太极拳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汉族一种传统拳法,将我国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中的阴阳辩证理念作为拳法核心思想,融技艺对抗、强生健体、怡情养性等为一体,太极拳法将易学中阴阳五行变化规律,中医的经络学,古代的吐纳术和引导术等多种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从而具有刚柔并济、轻灵缓慢、内外双修的特点。太极拳已经有400多年历史,1949年被国家体委改编成用于体育赛事、表演及体操的一种运动,改革开放之后将部分太极拳全还原本真面貌,之后又划分成竞赛用太极拳、体操用太极拳及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分为多个门派,包括孙氏、吴氏、杨氏、陈氏等,各派别取长补短,各有特色,如百花齐放。当前的太极拳形成于近代,流派多,拥有广泛群众基础,成为我国武术拳中极具生命力的一支。而现在常见到的太极剑实乃太极拳中的一部分,融合了剑术和拳法两种风格。太极剑是太极运动中的一种短兵器,应用时表现出绵绵不断、轻灵柔和、重意境而轻力度的特点,但同时又表现剑法的潇洒和优美,是神形兼备,修炼身性的运动。

2、全民健身背景下太极运动的价值

2.1、太极运动的社会价值

一国兴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无不与人类相关,人的素养决定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由此可见身体素质对个人未来,乃至社会未来的影响之大,人的科学文化及思想道德素养均以身体素质做基础,若将社会文化比作上层建筑,那么全民身体素质则是地基。当今全民健身的热潮无疑为社会及人类进步提供了必要条件。太极运动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运动项目,将美学、医学、哲学融合,在练习方法、运动方式、核心思想上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容易被各年龄段群众接受和喜爱。尤其是太极拳中的“和谐为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思想均体现了人的重要性,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太极运动多以集体形式进行,人们通过该运动更易缩短彼此距离,切磋技艺时也能增进感情,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个人通过集体太极运动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将“和谐为本”理念进行传播,使人与人、团体与团体间处于和谐状态,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2.2、太极运动的健身价值

武术者皆知“太极天天走,活到九十九”的谚语。太极运动发展至今已是一种具有医疗色彩的体育项目,在练习时需要将呼吸、动作、意念相合,动作柔缓流畅,以气运身,用意行气,开合转换,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这种运动方式对人的消化系统、筋骨脉络、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均有益,能调节身体状态,养身修性。长久坚持联系,能疏通经络,养阴生津,协调阴阳,延年益寿,同时能提高反应力、判断力、记忆力。目前常被应用在医院康复治疗中,能有效促进康复之效,尤其适合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太极运动多是众人参与,可以使性格消极者通过交流变得豁达,使性格浮躁者通过练习变得沉稳,持之以恒的练习也是对人的意志力的锻炼,常年累月坚持联系太极拳的人往往具备良好的耐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3、太极运动的经济文化价值

在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时下年轻人多有喜欢学习外来文化的倾向,虽然这种学习有利于我国文化多元化发展,但也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不小冲击。太极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民健身中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从而将“和谐为本”、“阴阳相济”、“内外兼修”等我国传统思想精髓发扬光大,在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上发挥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热在国外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汉语风,不少外国友人前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戏曲、书法、歌舞成为最受外国人欢迎的文化项目,太极拳作为我国经典传统运动,深得外国人喜爱,从而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在经济上,太极运动竞赛、表演、交流会等活动的开展,必定迎来不少中外游客观看,从而带动当地贸易、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3、全民健身背景下太极运动的地位

3.1、太极运动人群规模大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人口结构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度。据调查,城镇及乡村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约为11.9%,平均年龄约为30.45岁。老年人群规模的扩大是我国目前人口一个突出问题,需要加强医保、社保建设,同时要努力发展体育健身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应时代要求,太极运动成为一种娱乐、健身、养性、表演、竞赛等合为一体的运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因此太极运动将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开阔,拥有大规模人群基础,使其地位更上一层楼,成为街头巷里随处可见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体育及文化领域有其他运动无法匹及的地位。

3.2、太极拳在健身运动中的有利因素

正确的联系太极推手、太极剑法等太极运动的人群都能领悟其思想精髓,感受其健身养性的独特功效。与晨跑、骑车、广场舞等老年人适合的运动相比,太极拳不是单纯的运动,更是思想的陶冶,将儒、道家优良思想融入其中,使人通过练习感受“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的境界。此外。太极运动更是治疗性运动,能使练习者学会自我调整心态,更能改善记忆力和心脏功能。据新疆石河子市的一项调查,约75%的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认为太极拳的确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调节精神状态,且不会过度运动。太极运动阴阳相济,动作轻柔,能通经活络,与羽毛球、晨跑、散打等运动相比,不会出现伤筋动骨,安全系数高,老少皆宜。综上所述,太极拳在众多健身项目中有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健身项目不能取代的。

4、结束语

太极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结晶,体现了道家思想精髓,是我国文化及健身瑰宝。其广大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健身优势使其在我国文化及运动项目中有较高地位。太极运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并提高全国人民素质,对全民健身有推波助澜作用,其独特的价值使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广泛传播,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

[1]栾秀群,柏松.太极柔力球的文化特征及健身价值[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05).

[2]杨卓.太极健身球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8(11).

[3]杨景元,能建坤,牛拴海,郑媛.太极健身引入健身气功的可行性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11,01(11).

[4]张丹生.市场经济下城市运动的发展前景与推广——以商洛市健身太极发展为例[J].价值工程,2012,10(12).

[5]王如镇,文烨.太极拳产业分类的理论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12,06(10).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运动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世界,从此『太极』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不正经运动范
太极Ⅱ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