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研究

2015-08-15霞,杨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科竞争力毕业生

邹 霞,杨 霞

(重庆理工大学 a.机械工程学院;b.学校办公室,重庆 400054)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大学生正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这一过程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大检验。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同时,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的影响,众多企业出现规模急剧萎缩的趋势,直接冲击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以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遭受着就业难的困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除了社会能否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企业能否保持旺盛的用人需求外,还取决于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是否具有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显示,每年电气、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排名都在前几位。因此,结合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工科大学生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既能够帮助工科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提高其竞争力和实现满意就业,又能够指导工科院校采取更好的措施来增强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声誉。

一、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传统意义上竞争概念的深层次拓展,源于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来德、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中发表的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该文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企业能够据此推出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独特能力。尽管普拉哈来德、哈默尔对核心竞争力的论述是从组织角度进行阐述的,然而当这些特质集中于组织中的个体时,其对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样具备很好的参考价值。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不断学习和创新过程中充分整合并凸显各种资源要素的效用,进而获得自我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工科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群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专业背景为工科,其培养的是在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型人才或技术型人才,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工程师。因此,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则是工科大学生在上述方面的综合素质结合工科特质的综合体现,其主要包括4个构成要素:一是以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工程素质,二是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学习能力,三是推陈出新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科学素养。当然,良好的道德素养与心理素质、较强的求职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是整个大学生群体提升就业竞争力都必需的要素,工科大学生也同样需要。

良好的工程素质是构成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要素,是实现工科大学生充分就业、奠定未来发展的核心。工程素质是指从事工程实践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备的潜能和适应性。工程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素养融汇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实现目标化、整体化的过程。

学习能力是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鉴于外部世界日新月异,在技术与经济中的工程问题不断出现,以致工程师所面临的工程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而大部分工科大学生未来将逐步成长为工程师,因此具备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学习能力就成为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工科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工程的根本任务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种转化便是创新。”无论工程科学还是工程应用,唯有创新使科学与工程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因此,工科大学生必须树立自觉的创新意识,训练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工程实践。

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给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科技发展的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工程是科学理论在生产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实践者,理应比其他大学生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并以此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制约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一)当代工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普遍发生变化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1]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则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体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以前的国家包分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致其就业价值取向不断发生变化,并呈现出如下特点:就业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淡化社会价值;就业标准趋向现实化,以个人发展为取向,以经济利益为保障;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功用化、多元化和矛盾化;就业观趋于相对成熟,择业态度主动自信,注重自身职业能力锻炼。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上述特点,在工科大学生身上同样显现,其在择业过程中价值观与择业行为的矛盾冲突也日益明显。因此,如何使工科大学生在追求个体利益的同时,适当兼顾社会和国家利益,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定位和制定职业规划,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就业价值取向,已成为当前工科大学生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现有的教育机制、培养模式制约了我国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提升

第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制约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年来,应试教育都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也是如此。这导致学生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从长远看,也扼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从实践中寻求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轻视工程实践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另一个弊端,其结果除了导致学生难以深刻领会和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还致使其普遍缺乏动手能力,这也是用工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反映最多的问题。

第二,工科院校不“工”。近年来,许多工科院校的教师队伍新增了大批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他们往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非常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因此,教师也亟需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此外,由于受学校的自身定位、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国家科研政策等因素影响,某些工科院校很难独立承担重大的工程攻关项目,出现不“工”的尴尬局面。

第三,工科院校适应市场经济多样化发展需要与改革创新不够。工程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教育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工科专业的工程素质应该具备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工程环境。因此,这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环境和条件差异进行综合培养。然而,我国的很多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存在滞后或雷同现象,人才培养模式整齐划一,专业教育仍然比较狭窄,课程设置照搬照抄,致使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并且缺乏科学的、具有特色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所以,无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制约了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工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工程设计训练环节不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相比,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是表现在目标的含糊、技术的落后等方面。近年来,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成功加入华盛顿协议,但相当部分学校特别是地方工科院校对此仍重视不够,突出体现为在课程体系中有关工程实践、工程训练的学时偏少、环节不够,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足导致学生缺乏专业兴趣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对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将来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准确,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发潜能和形成特色,以致在就业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此外,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开设在大四且侧重于教学生写简历、面试技巧等实用性知识,而忽视了专业引导。这使得相当部分工科大学生刚进校时职业目标模糊,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处于较浅层面,不知道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职业与现在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缺乏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欠缺,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四)学生就业心态“残缺”制约了工科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通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受到大学教学环境相对宽松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被动接受课堂教育,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他们一味沉溺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根本未曾想过毕业之后的就业形势会如此严峻,也从未为自己制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案,自我培养意识相当缺乏。因此,这往往导致其在毕业之后综合素质不高和工作能力不强。而且,部分工科毕业生对就业现实认识不够清楚,对就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一无所知,这些往往导致平时学习涣散,学习成绩不理想,造成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部分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对自身缺乏合理定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多关注工作环境、地理位置等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因素。然而,工程技术人员偏偏大都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这导致许多工科毕业生为了留在大城市而改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科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实质是毕业生通过展示自身优势、胜过竞争对手、获取就业机会和赢得用人单位认可的一种能力。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端正工科大学生择业观念以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要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树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组织“创业者风采”系列活动,通过演讲、报告和座谈等多种方式,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本科生全程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强化专业导论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要帮助学生以简历为导向对自我进行客观分析,结合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进而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社会及将要从事的行业发展状况,找到职业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结合自身价值观、喜好等,明确自己的优势,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并进一步确定自身在不同的阶段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具体目标,制订自身的培养发展计划,不断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想,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完善工作机制以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高校应着力建立健全学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如招生就业处)、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学生工作办公室及教学系及教研室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班导师)、教师职工“四级联动”就业工作机制和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全面启动并紧抓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以形成学校主导、处室统筹、学院主抓、学生主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不断改革创新以提高培养质量

2012年,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高校应进一步加大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加强对毕业生的培养和教育,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二是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项目,二级学院可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等方式,拓宽学生就业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或者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项目化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强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开展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培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四)构建服务体系以提升服务水平

高校应着力打造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比如从学生进校开始,通过专业导论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专业、职业与就业,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模式,积极引进校外讲师资源,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二是建立职业与就业团队辅导室、咨询室,开展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咨询指导服务;三是加强分类指导与帮扶,对优秀学生群体指导其合理择业,对中间学生群体促进其积极就业,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助其努力实现就业,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分类帮扶和强化责任落实;四是加强基层就业项目宣传和服务,了解和帮助有需要的毕业生积极申报;五是发挥好网络作用,方便毕业生查询和办理就业手续;六是加强就业反馈,服务人才培养。高校应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在当年的10月1日前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在12月31日前公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可以采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模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评估,确保是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高质量完成并在校园网上公开发布,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服务水平和就业质量。

(五)加强市场建设以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通过创新思路和机制,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拓宽了就业渠道,构建起多元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回访调研用人单位,积极参加各类校企就业交流会,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学院、专业在相关行业、企业的影响力,不断巩固传统就业基地,拓展新兴就业基地,挖掘潜在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加强“引进来”,在开展常规化专场宣讲招聘活动的基础上,坚持专题化、小型化和经常化原则,积极开展校园春秋双选月活动。一是进一步做好集团化、区域化的专场招聘活动;二是开展专题化招聘活动;三是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合作,承办项目化校园招聘活动;四是利用校友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并积极推荐和组织单位开展招聘活动,助推毕业生就业。

(六)大力提升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复旦大学前任校长杨玉良曾指出:“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2]当前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容乐观,而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发展后劲与发展潜力。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是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开设素质教育系列课程,比如人文艺术模块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块课程、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模块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课程等,加强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努力构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人文育人环境;二是要优化设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学校要善于抓住各种时机,通过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勤工助学、大学生创新实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寒假社会调研实践、教学实习以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等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和团队合作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某些大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三是工科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身人文精神,大量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精髓,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文化活动,以提升自身人文修养和丰富大学生活。

四、结语

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此,工科院校必须树立工程教育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多渠道培养工程型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同时,也需要社会、高校、研究设计院(所)、用人单位创造合力,为工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与实践环境。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1] 方留,孙祥,李宏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48-49.

[2] 林颖颖.复旦大学校长谈教育理念教学只为就业是自弃[N].新闻晨报,2014-09-13.

[3] 王志峰.金融危机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117-120.

[4] 方昌敢,朱良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及培育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5-26.

[5] 杨章成,王湘林,谭竺雯.浅议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科技经济市场,2013(4):93-95.

[6] 曹军芬.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4):76 -77.

[7] 方卉,郑加仁.当代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浅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8-32.

[8] 张丹.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4-27.

[9] 杨其滨.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35-37.

[10] 王金凤,郭荣幸.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3):22-25.

猜你喜欢

工科竞争力毕业生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