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终端环境下聋校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2015-08-15余婧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英语课堂

●余婧

移动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倚靠高效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让人们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作为特殊的教育对象,聋生更应该获得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让先进的技术补偿他们听力上的不足,使他们也能像健听学生那样接受高质量的海量的知识和信息。

一、聋校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瓶颈

(一)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是身在其中。而聋校传统的英语课堂因设备、资源、人力等局限,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是照本宣科,所用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也与聋生实际的生活相距甚远。聋生在课堂上没有办法参与体验,也没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弥补,因此鲜有聋生会对英语这门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存在困难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听和说,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受聋生生理条件的制约,教师在课堂上直接与聋生进行英语对话几乎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利用手势语拼写单词和在黑板上书写句子的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聋生即使学点英语也是靠自己的毅力死记硬背,时间一长便大量遗忘,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聋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

对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乐趣很大程度上在于英语的发音和拼读。聋生缺少了这样的体验,英语学习就变成了索然无味的字母记忆,很难有学生能对此保持较高的兴趣。

二、新型教学模式对传统模式的突破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移动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环境下的聋校英语课堂教学,突破了“教师——黑板——学生”的传统方法,为师生和生生在课堂上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可选渠道。教师通过事先在计算机上备课,可让课堂更加高效。

(一)生动性: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移动终端的发明让语言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聋生可以随时来到美国参观白宫,当然也可以随时跑到英国的一户人家感受万圣节的气氛,甚至可以扮演服务员直接在外国的餐馆里模拟点菜的过程。这些直观的体验取代了枯燥的印刷文字,给聋生带来了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聋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面对的不再是堆砌的字母和机械的记忆,而是各种真实环境下的语言应用。强大的计算机软件还可以将聋生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视频、微课、电子书、游戏等进行加工。这不仅可以提高聋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方便聋生根据需要反复观看,为聋生进行个性化和方便、高效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二)交互性:提供清晰的对话渠道

提高聋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最大瓶颈就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存在较大的障碍。目前课堂上用手语交流只是局限于中文的对话,如果用手势语拼写单词将极为耗时且容易出错。利用先进的移动终端技术,每个聋生都可以即时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可以进行生生间的对话交流,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这样的交流不一定要用语音,但屏幕上实时出现的文字一定要是清晰准确的。聋生还可以课前就某一话题进行素材和语言的准备,在课堂上对该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突破了聋生生理上的障碍,与普通学校的英语课堂几乎没有差别。

例如,有一堂写作课的主题是向你的一个外国笔友推荐中国的传统食物。教师可以让聋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收集关于中国传统食物的英文表达,然后聋生带着自己准备的材料来到课堂,利用互动交流平台畅所欲言,经过一番讨论之后选出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食物。教师通过互动平台发送带有写作支架的作文纸,最后让聋生将这节课的收获写成寄给外国朋友的一封信。

(三)自主性:高效的分层教学

聋校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几乎都是教师面对一群学生,上课的内容和进度完全由教师控制,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有了移动终端后,聋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交互式学习由点到面轻松过渡到点到点。教师可以给同在一个教室的不同层次聋生发送适合他们的学习素材和课堂练习,以便每个聋生都能学有所长。

例如,在阅读课上,虽然聋生读到的是一样的文章,但教师布置的任务却可以不同。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平台给阅读能力强的聋生发送根据文章回答问题的习题,而让阅读能力稍弱的聋生做判断句子对错的习题。聋生做完习题后,教师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批改,修正聋生练习中的错误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四)多元性:培养全方位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课上,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还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由于听力缺陷,聋生的综合能力较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基于移动终端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下,聋生获取信息能力、加工概括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分享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第八单元中出现了一篇有关在感恩节如何做火鸡的文章。事实上,由于缺乏体验,大部分聋生连感恩节是怎样一个节日都不清楚。于是,教师通过互动平台事先将这些问题布置给聋生,请聋生在课前利用自己的移动终端寻找答案并在课上进行小组汇报。问题包括:感恩节是哪一天?在这一天人们会如何庆祝?感恩节有什么来历?人们在这一天会吃什么样的传统食物等。回答这些问题时,聋生需要熟悉有关感恩节的词汇,了解感恩节的背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无形中就培养了聋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聋生经过自己的筛选和最终的成果汇报,对感恩节做火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语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尽管教聋生学习英语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聋校理想的英语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教师提供的语言素材应该是鲜活真切的;课堂对话应该是即时有趣的;教师授课应该是轻松自如的;学生的参与热情应该是积极高涨的。如今,这些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的体验活动、有趣的游戏、海量的信息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会让聋校的英语课堂更加精彩。

[1]田延明,王淑杰.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梅芙生.对我国聋人语言教学法的沉思[J].教育科学,1999,(3).

[3]乔军,吴瑞华,熊才平.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及前景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2).

[4]朱永生.语境的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英语课堂
具身德育理念下聋校德育课程建构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